欢迎光临平顶山市统计局门户网站!现在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计视点
2019年平顶山能源产品生产情况简析
文章添加时间: 2020-05-12     文章点击数:


平顶山作为全省重要的煤炭生产城市,2019年受淘汰落后产能及环保减煤控煤政策影响,能源生产企业由去年的75家下跌至63家,主要能源产品产量下滑趋势明显。

一、能源生产现状

(一)原煤生产持续下滑。

今年以来,受国家政策要求超千米矿井按其产能的80%进行生产及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一主力矿井四矿采矿许可证到期停产影响,原煤生产延续了去年的下滑态势。截止12月份,原煤产量累计2712.4万吨,同比下降8.9%。

从累计生产情况来看,自4月份起,全市原煤累计产量开始出现负增长的趋势。4-12月份原煤累计产量分别为-2.9%、-6.1%、-6.9%、-7.8%、-9.2%、-9.6%、-8.9%、-9%和-8.8%,整体上呈线出加速下滑的趋势。                                              

原煤累计.jpg


从月度情况来看,原煤产量较去年同期普遍降低,月度间产量呈现小幅波动,全年最高值的10月为245.5万吨,较去年最高产量256.0万吨减少了11.5万吨。如下图:

原煤.jpg


(二)洗煤生产企业市场回暖,产量有所回升。

受国家环境保护措施管控和发改委减煤控煤目标的影响,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洗煤产量逐步下滑,致使去年同期基数前高后低。受此影响,今年以来洗煤产量增速呈现先抑后扬态势。全年洗煤产量达到1352.4万吨,同比上升16.7%。洗精煤本年增速如下图所示:

洗精煤累计.jpg


从月度情况来看,2019年上半年洗精煤产量处于稳步生产的势态,6月当月产量达到全年的最高值为117.9万吨。平顶山市天鸿洗煤有限责任公司和平顶山市东鑫焦化有限责任公司这两家企业停产,导致8月当月洗煤大幅减产。洗精煤月度产量及增速具体情况如下图:

洗精煤.jpg


(三)焦炭减产明显,降幅逐步扩大

今年以来,受环保管控、个别企业停产检修及东鑫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拆除原4.7米高炉停产,新建高炉未完工投产影响,全市焦炭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产量较同期不增反减。截止今年12月份,全市共计生产焦炭335.8万吨,焦炭产量同比下降5.2%,其中全年最低谷为9月的-5.5%。全市焦炭累计增长速度情况如下图:

焦炭累计.jpg


从焦炭生产的月度产量来看,2019年上半年产量相对平稳,9月份受河南中鸿集团煤化有限公司焦炉设备停产检修影响,全市焦炭产量仅20万吨,同比下降72.07%。焦炭月度产量及增速具体情况如下图:

焦炭.jpg


(四)发电量持续下降

受环保管控、淘汰落后产能以及省发改委生产调度计划的影响,全市发电量一直保持着同比下降的态势。特别是平顶山姚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该企业受环保管控影响3个30万机组均停止运行,只余2台60万机组运行,发电量大幅下降;平煤坑口电厂落实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彻底关停。2019年全市累计发电量184.988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1%,12月份降幅较2月份扩大了11.6%。发电量累计增长见下图:

发电量累计.jpg


从月度情况来看,由于受到省内统调电厂负荷率、部分企业机组停产检修的影响,全年的月度发电量最低值出现在今年的10月份,当月的发电量仅为10.9亿千瓦时。受社会用电需求的影响全市的发电量在10月份后的两个月,有了小幅的回升,具体月度发电量情况如下图:

发电量.jpg


(五)热力生产起伏较大

本年全年热力产量为9110514.5百万千焦,12月份累计增速13.1%。全年增速最高值为7月份的28.5%。热力全年累计增速情况如下图:

热力累计.jpg

一季度社会用热量增加导致3月当月企业的产量达到全年的最高值3218932.7百万千焦。7月份热力产量只有253874.24百万千焦,7-9月份是热力生产的低谷期,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彻底关停和国家电投集团平顶山热电有限公司配合省调为保电负荷也进行限产,导致热力产量大幅度下降。具体热力月度生产见下图:

热力.jpg


 

二、能源生产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一)原煤生产走向不容乐观。受环保政策及核定产能的影响,全市原煤生产不景气,原煤产量基数偏小。原煤价格的波动、企业盈利能力不强、销售渠道相对不畅通和新能源的不断开发利用等因素的影响,全市原煤生产企业走向不容乐观。

二)清洁能源生产发展缓慢。平顶山一直是以传统能源产品为支柱产业,从分行业来看,全市工业重型化结构明显,主要是靠煤炭生产、炼焦、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等高耗能产业支撑,而一些新兴的环保高效的清洁能源发展较为缓慢。

三、全市能源产品生产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对能源生产企业高新技术的扶持力度。加大对企业在生产技术的研发、推广方面的资金、政策扶持力度,力求在保持生产增长的同时,实现原材料减少、利润扩大、同时减轻对环境的破坏。

(二)加快清洁能源的建设。加快清洁能源项目的达产达标,大力发展新能源企业。一方面,传统产业能源生产不能放松;另一方面,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等新兴清洁能源。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