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统计局门户网站!现在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计视点
1-7月平顶山市服务业发展情况
文章添加时间: 2020-08-25     文章点击数:

 

由于平顶山市服务业经济活动涉外业务很有限,随着复工复产渐趋正常化,1-7月平顶山市服务业大部分主要经济指标逐步呈现稳向好局面。

一、服务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邮电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1-7月,平顶山全市累计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11.00亿元,同比增长40.0%,,较上月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邮政业务总量完成8.14亿元,同比增速为40.0%,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全省排第9,较上月后移1位;电信业务总量完成202.85亿元,同比增长40.0%,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全省8,较上月前移1位

(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上月回升。1-7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0.9%,低于全省增速(-9.8%)1.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5较上月前移2位。

(三)金融机构存款增长较快。截止7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365.20亿元,比年初增加309.50亿元,总量居全省第9位。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1.1%,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比上月前移3个位次。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270.40亿元,比年初增加200.10亿元,总量居全省第4位。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9%,低于全省1.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4位,比上月前移2位。

(四)财政收入持续增长。1-7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4.46亿元,同比增长4.8%,居全省第3位,同比提升4个位次。增速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提升19.1个、2.4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4.3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7.1%,税比居全省第9位。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69.36亿元,同比下降0.5%,高出全省1.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8位。

(五)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位次前移。1-7月,全市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2.2%(全省平均-3.8%),高于全省平均1.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0位,较上月前移4位。

(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运行渐趋平稳。新的核算制度中其他服务业主要采用了4个行业门类(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个行业大类(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合并各自同比增速参与核算季度增加值,1-7月5个指标同比增速分别为16.5%,12.2%、3.7%、-24.5%和13.3%,除了文化体育娱乐业外增速比上个月都有不同程度提升。

二、服务业发展存在问题

(一)单位数少,规模偏小。近5年平顶山市“四上”法人企业中服务业法人单位数基本没有大的变化。从2016到2020年分别有1333家、1404家、1446家、1168家和1169家。

从规模以上其他服务业单位数来看,2020年1-7月全省8369家规上单位(含直管县),平顶山市是388家。除去省会城市郑州2113家,与我们市况差不多的许昌市607家、商丘市552家、周口市772家、驻马店556家,差距非常明显。

传统为主,创新不足从发展角度讲,平顶山市在库服务业大多数为传统行业,科技含量高、质量效益好的现代服务业企业较少,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为特征的“三新服务业”少之又少,1-7月全市388家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只有6家单位,占全部规上单位1.5%。

(三)个性不足,品牌稀缺。平顶山服务业企业发展缓慢,知名品牌稀少。鲁山县的旅游,尧山景区十几年变化不大,而同样是煤城的焦作市,若干年前云台山远没有尧山出名,现在几乎成了焦作旅游的名片;曲艺之乡宝丰的文化产业,除了一年一度的马街书会声势较大,赵庄魔术始终没有闯出去形成自己的品牌。

三、发展建议

平顶山经济经过这几年的转型和积累,基本完成了三次产业结构结构由二三一产业到三二一产业的转变,上半年三次产业机构为8.1:44.5:47.4,服务业占比为47.4%。长期以来作为能源和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城市,服务业是平顶山市发展的短板。要实现平顶山经济落后被动的局面,就要加大服务业发展力度,补足短板。

(一)发挥好专班力量。服务业发展首先要有一定的经济载体作为支撑因素,要有新鲜力量补充,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通过培育来增加规模以上单位数,平顶山市服务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已及时成立了发展专班,具体的抓手就是要发挥10多个服务业专班的作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把自己的行业单位数抓上去,消除短板,提升质量,增强竞争力。把服务业经济发展重心转移到现代服务业上面,改善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以及第三产业不同层次的比列,引进新型产业,构建优良循环产业系统,使得供求达到健康状态的均衡。

(二)提升在库企业质量。一个地域服务业的发展,整体上看服务业企业的质量是决定因素,一个质地好、效益高的企业有很好的引领带动作用。单靠服务业市场主体数量优势已经成为过去式,质量不高,数量再多,对科学评估相关指标未必有利。把竞争力强、发展空间大,发展速度快的单位集中起来。具体的举措建议依托专班载体,各县区、各部门、要关注监测各行业几个主要的综合实力靠前的重点单位,把这些单位培育好、支持好、发展好。

(三)加强企业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有效保障,是统计源头数据真实准确的保证。要加强指导企业建立完善规范的财会制度和统计报表制度,做到不重不漏,应统尽统。

(四)提升全社会重视程度。转变发展观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逐步上升,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机制,实现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增强市场机制的作用,提升整个产业的综合质量。通过政策扶持,领导重视、部门努力、统计科学,企业配合,社会认知度提高,形成共识,全社会齐心合力,支持符合行业发展趋势、不断增强服务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才会有更大的优势、更大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