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统计局门户网站!现在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计视点
2022年上半年全市经济保持领先势头
文章添加时间: 2022-07-22     文章点击数:


       今年以来,面对外部发展环境、国内疫情散发等超预期突发因素的严重冲击,我市深入贯彻国家、省“两稳一保”决策部署,高效精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顶住经济下行压力,稳住全市发展大盘,实现了全市经济平稳有序运行,继续保持了全省领先的良好势头。工业生产增长企稳,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消费市场明显改善,财政收入高速增长,高质量发展呈现“稳中加固、稳中提质”态势。

经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5.3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4.7%,居全省第3位,增速比全国(2.5%)、全省(3.1%)分别高出2.2和1.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5.57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681.07亿元,同比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658.74亿元,同比增长3.3%。二季度当季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0%,比全国(0.4%)、全省(1.7%)分别高出2.6和1.3个百分点。

        一、工业生产增长企稳,制造业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打好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攻坚战,一系列惠企纾困政策措施对稳定工业生产发挥积极作用。二季度当季,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其中4月当月增长6.3%,5月当月增长5.3%,比4月回落1.0个百分点,6月当月增长6.5%,比5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2.4%。1-6月规上工业累计增长7.2%,居全省第4位,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8个和1.8个百分点。制造业支撑作用明显。从工业三大门类看,制造业增长12.2%,快于规上工业5.0个百分点,贡献率为90.4%,拉动全市工业增长6.5个百分点。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0%;重点行业带动明显。39个行业大类中29个行业生产保持增长,增长面达到74.4%。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2.0%,占全市工业比重8.3%,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9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17.4%,占比为5.2%,拉动增长0.9个百分点;新增企业贡献提升。今年上半年新增入库规上工业企业30家,新增企业生产增长较快,对全市贡献率达到11.9%,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3个百分点,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中小型企业快速成长。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精准发力,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推动企业达产达效,取得显著成效。上半年,全市中小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高出规上工业3.6个百分点,贡献率为83.6%,拉动全市工业增长6.0个百分点。

          二、服务业恢复加快,现代服务业增长提速

        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1%,金融业增加值增长4.6%。初步统计,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8%,比1-5月加快3.6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0.5%,比1-5月加快5.1个百分点。公路货运周转量持续恢复、提升明显,6月份全市货物周转量增长28.4%,比上月加快26.3个百分点。

         三、消费市场明显改善,商品零售增势良好

        今年以来,全市消费市场承压前行,5月初主城区消费市场在突发疫情影响下受到较大冲击,6月份逐步回暖。6月当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7%,比5月当月回升7.9个百分点;上半年累计增长2.5%,居全省第5位,增速比1-5月提升0.1个百分点,全市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2个和2.2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支撑作用明显。上半年,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30.9%的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同比增长15.6%,拉动全市增长3.9个百分点。分城乡来看,限上城镇和乡村消费额分别增长15.1%、18.5%,乡村市场发展快于城镇;占比69.1%的限下单位零售额同比下降2.5%,下拉1.4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增势良好。1-6月全市各类消费品限上单位零售额持续快速增长,在纳入统计的23类商品中有19类商品增长,增长面达82.6%。从环比提升幅度看,中西药品类、汽车类、石油类等占比较大商品加快回升,6月增速比5月分别提高27.6、13.6、0.3个百分点,比5月提升幅度加快18.0、14.8、7.8个百分点。可穿戴智能设备类、化妆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等升级类商品分别增长25.2%、24.9%、21.9%。

         四、投资保持强劲增势,新开工项目拉动有力

        全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鲜明导向,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扎实推进“三个一批”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发挥。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以同比增长12.7%的速度居全省第1位,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6.6个和2.4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拉动作用明显。全市新开工项目入库403个,同比增加11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7个,同比增加29个。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67.6%,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1.5个百分点;采矿业投资高速增长。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0%,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92.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82.7个百分点和64.9个百分点,是拉动工业投资增长的重要动能;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0.2%,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3.1个和43.4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增速保持在50%以上。其中道路运输业投资高速增长,焦作至唐河高速公路平顶山段、省道327沈舞线舞钢段改建等项目进展顺利,道路运输业投资同比增长151.6%,拉动基础设施增长28.2个百分点。

        五、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财税质量稳步提升

        全市财税系统不断挖掘增收潜力,拓宽财税收入渠道,重点税源稳步增长。据财政部门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9.55亿元,同比增长20.8%,比1-4月、1-5月分别提升6.8个、5.5个百分点,总量居全省第4位,增速居全省第1位。全市税收收入完成94.03亿元,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2.6%,比全省平均水平(58.1%)高出14.5个百分点,税收占比居全省第2位。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12.68亿元,有力保障各项民生和疫情防控、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资金支出,积极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六、市场主体不断壮大,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

        全市上下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以新兴产业培育为导向,坚持创新引领、项目带动和绿色发展,聚力发挥特色优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企业入库数量明显增加。《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市场主体提能升级激发活力的若干意见》印发实施并采取重奖举措,有效提高了各级各部门稳市场主体、保经济增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半年,全市“规上”单位累计入库132家,比去年同期增加68家,同比增长106.3%;其中:工业新增入库30家,同比增加18家;贸易业新增入库40家,同比增加31家;建筑业新增入库37家,同比增加23家;服务业新增入库9家,同比增加7家;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快于规上工业5.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53.8%,拉动全市工业增长3.9个百分点,新动能增长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快于规上工业增速2.4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16.2%,贡献率为26.3%,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9个百分点,有力推动了产业迭代升级;绿色低碳转型强力推进。全市建成投运风力发电场34座、太阳能发电站16座,“风光”总装机容量达到2616.33兆瓦,占全市总装机容量的33.6%,居全省第3位。今年1-6月,全市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达到20.6%,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能源生产结构不断优化;节能降耗形势持续向好。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2.2%,增幅比上年同期收窄3.8个百分点,低于同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0个百分点,工业企业节能效果明显。1-5月,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9%,1-6月份预计继续保持下降趋势;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企业研发费用保持快速增长势头,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增长54.4%,高出全省(35.3%)19.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6位。研发增速分别高于营业收入增速和四项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合计增速26.9个、50.8个百分点,研发投入提速明显。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市克服困难,顶住压力,保住了经济平稳运行的良好态势,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潜力,为稳定全省经济大盘和中原更加出彩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同时也应看到,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明显增加,疫情防控对消费、物流等领域的不利影响仍会在一段时期内存在,稳定发展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和夯实。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惠企纾困政策效应显现,我市市场空间广、发展韧性足、治理能力强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经济增长步伐会进一步加快。

        下阶段,全市上下要继续以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狠抓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激发新活力,增添新动力,推动全市经济加速健康发展,努力保持全省领跑势头,以优异成绩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