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统计局门户网站!现在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政策解读
经济普查之行业划分
文章添加时间: 2023-09-05     文章点击数: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已经拉开序幕。单位清查是经济普查前期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准确界定普查对象,明确普查登记实施范围,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作为历经多次经济普查的统计专业人员,我觉得单位清查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说主要任务是单位清查对象(市场主体)行业的正确划分,是普查后期各种分类汇总及核算增加值的基础和依据,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操作中,行业划分错误的现象比较普遍。

单位行业划分工作具体由统计机构专业人员根据清查对象单位业务活动来正确判断、合理界定和准确赋码的,这就要求统计机构人员对行业划分有全面准确的了解和把握。对于业务活动相对较为单一的情况,普查员按规则要求只要正确书写业务活动,单位清查数据处理系统对于行业智能赋码一般偏差不大,但现实往往是清查对象经营范围较广,情况复杂多样,要我们灵活判断才能确定。以下是我结合国民经济行业划分有关制度和标准的一些认知和理解,供大家商榷!

.关于行业和产业认知一定要准确清晰 

首先对于行业与产业的概念、内涵外延、分类标准、划分范围、统计口径一定要有清晰的认识。行业界定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一)行业: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行业是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行业由企业或组织组成,行业着眼于生产、销售或服务的微观领域。

行业分类用行业代码标识。标准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依次为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四级。代码由一位拉丁字母和四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目前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最新版本是GB/T 4754-2017, 经过微调形成的最新分类。具体分20个行业门类,包括97个行业大类,479个中类和1380个行业小类(2017标准)。

1.A (大类01-05,下同)农林牧渔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一产业)

2.B(06-12)采矿业(2-5为第二产业)

3.C(13-43) 制造业

4.D(44-46)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5.E(47-50)建筑业  

6.F(51-52)批发和零售业(以下15个门类为第三产业即服务业)

7.G(53-6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8.H(61-62) 住宿和餐饮业

9.I(63-65)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0.J(66-69) 金融业

11.K(70) 房地产业  

12.L(71-7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3.M(73-7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4.N(76-7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业

15.O(80-82)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6.P(83)教育

17.O(84-85)卫生和社会工作

18.R(86-9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9.S(91-96)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T(97)国际组织

需要说明的是15个三产门类中除了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金融和房地产业中房地产开发开发大类称为其他服务业,统计上常说的服务业往往指其他服务业。

(二)产业: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产业的着眼点是生产力布局的宏观领域,体现的是以产业为单位的生产力布局上的社会分工,产业由行业组成。

产业、行业的不同之处是它们在国民经济领域中,从着眼点的层次上是由高到低,概念上涉及的范围是由大到小。产业由行业组成,行业由企业或组织组成。

常用产业分类有以下五种。

1.关联式分类法

就是按照一些比较密切的技术关联关系,划分企业的经济活动。概括为5类:技术关联(如制造业)、原料关联(如纺织业)、用途关联(如制药业)、方向关联(尼龙上游产业)、战略关联(如主导产业、先导产业)。

2.三次产业分类

第一产业是指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第二产业是加工取自自然界的物质生产部门,第三产业是指非物质生产部门。

3.国家标准分类

一国(或一地)政府为了统一该国(或该地)产业经济研究的统计和分析口径,以便科学的制定产业政策和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并根据该国(或该地)的实际而编制和颁布的划分产业的一种国家标准。具有整体性、广泛性和权威性的特征;在运用上具有强制性和代表性;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具有特殊性;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我国经常涉及用到的合并或叠加有几十个:比如服务业专业内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其他分类派生的比如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叠加的三新服务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服务等;专业交叉兼容的有数字经济(互联网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体育产业、健康养老产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业等等。

这里,顺便提下数字经济,数字经济统计是本次经济普查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数字经济是指以数据资源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涵盖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部分。在技术层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在应用层面,“新零售”、“新制造”等都是其典型代表。

统计分类将数字经济产业范围确定为:01数字产品制造业、02数字产品服务业、03数字技术应用业、04数字要素驱动业、05数字化效率提升业等5个大类。

4.国际标准分类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实际上同三次产业分类法基本是一致的。

5.两大部分类

是马克思为了解释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所采用的产业分类方法。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为第Ⅰ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为第Ⅱ部类。

6.农轻重产分类

将物质生产部门分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大部门。

7.生产要素分类

根据所需投入生产要素的不同比重和对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依赖程度可以将全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三类。

8.其他分类法

其他分类主要了解下四次产业分类法。美国经济学家马克·波拉特的四次产业分类法: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我国学者王树林的四次产业分类法:第三产业属于物质产品再生产总过程的领域,第四产业属于精神产品再生产总过程的领域。

二、行业划分的规则和依据 

1.划分行业的原则

根据企业经济活动和营业收入构成划分国民经济行业,每一个行业类别按照同一种经济活动的性质划分,而不是依据编制、会计制度或部门管理等划分。

2.确定单位行业归属的依据

按照单位主要经济获得确定行业性质,从事单一经济活动时,按照该经济活动确定单位行业,从事两种以上经济活动时,按照主要活动确定单位行业。判断单位所属行业的基础:主要业务活动。判断主要业务活动的依据是单位营业收入。

3.按营业收入划分时,应当从上到下原则,从门类、大类、中类、小类依次判断行业,再填写主要业务活动。

例如某企业营业收入构成:工业1%、批发26% 零售34% 规模以上服务业39%,按照自上而下原则,批发和零售业所占比重为60%,因此该企业应当属于批发和零售业,再继续判断大类,由于零售业占34%,因此应该属于零售业相关行业。如果单独按行业大类分,服务业所占比重高于零售业,将该企业划分为服务业,是不正确的。

三、如何准确获得企业主要业务活动

1.仔细询问企业,具体从事的业务活动。不经询问和调查,完全照抄单位名称和证照上的“营业范围”作为主要业务活动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2.查看企业收入明细表(利润表)。如果企业主要业务活动通过简单询问难以判断,可以通过利润表中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等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每项业务活动大致收入,通过计算占比进行判断。

3.查看企业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通过查阅了解企业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中的增值税纳税税率来辅助判断企业行业归属。工业、建筑业税率相对比较单一,服务业点多面广,行业复杂,税率种类繁多。在服务业行业中,修理、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的增值税税率为13%;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服务、不动产租赁服务行业的增值税税率为9%;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鉴证咨询服务、广播影视服务、商务辅助服务、其他现代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文化体育服务、教育医疗服务、旅游娱乐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其他生活服务等实行的增值税税率为6%。可据此对企业的行业归属进行辅助判别。

4.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信息。如果企业有官网,可浏览官方网站,找到企业主要业务或者主要项目的信息;通过“天眼查”等网站,查询企业登记注册、关联方等信息;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搜索企业新闻,有时从新闻中也能获取相关业务活动信息。

四、做好行业编码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强业务培训。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经过专门培训是难以掌握的,但在以往普查工作中,对调查业务的培训往往比较重视,而对如何做好行业分类的培训比较薄弱,因此应加强对此项业务工作的培训。首先是在对普查员的业务培训中,将被调查单位的业务活动内容的填写作为下一个重点,提高普查员对各类单位业务活动填写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准确性。如不能笼统为“软件开发”,要填写清楚是“基础软件开发”、“支撑软件开发”、“应用软件开发”还是“其他软件开发”。其次是要加强对各级编码人员的培训。在正式编码前,要对参与编码的人员统一进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专题培训和指导。

2.编制重点行业界定表。对一个县区来说,国民经济的行业类型一般来说是比较集中和比较有限和相对单一的,因此,各县区可根据当地经营行业的分布特点,编制本县区国民经济主要行业代码一览表,便于编码人员查找和掌握,提高编码的准确性。

3.编制常见问题对照表。正式编码前,各县区应根据在以往编码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和容易混淆的经济活动,编制常见问题对照表,并重点予以讲解,以使编码人员不致“重蹈覆辙”。如交通行业的“旅客票务代理(行业代码5822)”与商务服务业的“票务代理服务(行业代码7289)”。5822旅客票务代理包括:铁路、水路、航空等客运票务代理服务;7298票务代理服务指除旅客交通票务代理外的各种票务代理服务。包括:电影票务服务;文艺演出票务服务;体育赛事票务服务;展览、博览会票务服务;其他票务服务。

4.采取集中办公的方式。参与编码的业务人员一般往往只熟悉自己领域内一两个专业,而编码时是按普查区进行分工的,即每个编码人员要对普查区内的所有单位进行编码,就可能涉及到许多行业。因此宜采取编码人员集中办公的方式进行,一是便于编码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提示,遇到的问题随时可以澄清。二是有利于及时地对编码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审核,保证编码准确性。

5.做好与原代码的对比工作。编码工作结束后,应做好与名录库中原有单位的代码的核对工作,以便相互验证,进一步保证编码。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
下一篇: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