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统计局门户网站!现在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计视点
平顶山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及全年走势展望
文章添加时间: 2017-09-14     文章点击数: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求真务实,积极应对,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中心任务,主要经济指标延续和发展了去年四季度以来回升向好的基本态势,经济结构渐有积极变化,运行态势好于预期。但由于能源、原材料为主的固有结构尚无实质性改变,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06.01亿元,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4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469.6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178亿元,增长5.7%

(一)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尽管去冬今春遭遇严重干旱,但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市夏粮生产再获丰收,总产达99.5万吨,同比下降0.65%。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市肉类总产量16.1万吨,同比增长2.0%;禽蛋产量6.3万吨,同比增长1.5%;牛奶总产量9.1万吨,同比增长5.9%

(二)工业生产波动回升,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比去年同期(13.6%)提高0.2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排第16位,比去年同期前移2位。多数行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行业结构积极变化。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覆盖的36个大类行业中有29个保持同比增长,22个行业高于全市平均增长水平。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食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11个行业增速超过30%。上半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1%,超过全市平均水平17.3个百分点,比重比去年同期提升1.9个百分点。七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行业结构正在积极变化。传统支柱产业比重持续下降,轻工业和加工工业发展迅速。上半年,和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的轻工业同比增长33.8%,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14.0%,比去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加工工业同比增长29.2%,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17.5%,比去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传统支柱产业中采掘和原材料工业同比增长7.4%,占全市的比重为68.5%,比去年同期下降3.6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对工业增长贡献大。上半年,全市大中型企业同比增长2.0%,小型企业同比增长33.4%,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44.5%,比去年同期提升6.8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12.7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92%。经济效益有所改观,对财政税收贡献加大。1-5月份,全市工业实现利税107.9亿元,同比增长23.4%;其中,税金增长20.6%。今年上半年,税务部门共收缴工业税收44.4亿元,比去年同期多收2.5亿元,增长6.0%,增幅比去年同期(-7.1%)提高了13.1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投资增速有所回升。上半年,全市累计完成投资322亿元,同比增长25.4%,较1-5月回落了0.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比重上升,是拉动投资增长的绝对力量。上半年,全市民间投资累计完成260.5亿元,同比增长41.2%,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80.9%,比上年同期提高9.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116.5%。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从产业结构看,三个产业间投资增速差别较大,第一产业投资下降,第二产业投资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投资低速增长。上半年,全市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9亿元,同比下降40.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89.4亿元,同比增长37.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23.8亿元,同比增长18.3%,三产业投资比例为2.858.838.4。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销售面积销售额大幅攀升。上半年,全市房地产开发、销售整体状况良好,在建项目(小区)164个,其中,蓝湾新城、建业桂园等22个项目完成投资过5000万元,上半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34.7亿元,同比增长46.7%,较1-5月增长了5.2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9.2%上升为10.8%。上半年,全市房屋施工面积720.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9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3%;商品房销售面积54.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5.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6%;商品房销售额14.7亿元,同比增长94.2%,其中住宅销售额14.2亿元,同比增长100.8%

(四)消费需求稳步扩大,消费增速回落。受国家促消费政策效应递减等因素影响和全市经济大环境制约,全市消费市场在经过前两年的高速增长后,消费增速回落。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15亿元,同比增长16.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缓慢上升0.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速回落。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单位实现零售额61.55亿元,同比增长27.2%,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回落3.78.7个百分点;吃、穿、用类商品需求呈刚性增长。受物价上涨影响,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单位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销售同比增长24.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销售同比增长25.3%;日用品类销售同比增长35.5%。金银珠宝、家电类持续旺销,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5.0%,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6.9个百分点; “家电下乡”产品销售336707台(部),同比增长35%,销售金额8.5亿元,同比增长7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实现零售额4.6亿元,同比增长41.3%。汽车销售增幅进一步收窄,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4.8亿元,同比增长22.0%,增幅较上年同期、一季度分别回落22.95.9个百分点。

(五)进出口贸易形势不佳。1-6月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2.19亿美元,下降12.5%。其中出口1.57亿美元,下降11.6%;进口0.62亿美元,下降14.5%;进出口、出口、进口均出现下滑。上半年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8亿美元,下降21.4%,增速居全省第18位,较去年同期后退5位。

(六)财政金融运行良好。上半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实现70.9亿元,增长34.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8.5亿元,增长19.7%,增速居全省17位,比上月后移4位。收入规模在郑州市(261.5亿)、洛阳市(92.6亿)之后居全省第3位,比去年同期持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272.9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储蓄存款余额787.4亿元,同比增加57.2亿元。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773.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8%,增速比上月提高1.5个百分点。


(七)居民消费价格继续高位运行。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在上年价格上涨惯性的推动和其他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继续高位运行,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同比上涨5.7%,高出去年同期3.6个百分点。八大类价格“七涨一降”,食品价格领涨。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半年,食品类价格累计上涨12.4%,烟酒类价格上涨1.3%,衣着价格上涨6.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1.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4.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4%,居住类价格上涨5.7%。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0.1%。据测算,食品价格上涨拉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了3.4个百分点。

(八)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44元,增长10.8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092元,增长22.2%;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285元,增长13.0%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居于全省较后位次。1-6月份,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9.7%,增速低于全省7.8个百分点;总量居全省第3位,增速居全省第17位,比上月后移4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5.5%,低于全省4.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5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8 %,增速低于全省4.3个百分点,在全省位列第16位;1-3月,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3%,增速低于全省1.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6位,同比后移3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居全省第15位,后移9位;出口总值增速后移2位,居全省第18位。

(二)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行业结构内在矛盾凸显。全市传统行业比重大而增量少,新兴行业成长不足,对整个工业经济拉动力偏弱。煤炭和钢铁行业占全市的比重达到53.2%,而上半年仅同比增长4.6%,剔除由于设备升级改造产能提升的炼焦行业仅增长4%,对全市工业经济的增长仅贡献2个百分点。食品、化学医药、装备制造、建材和电力行业虽然同比增速均接近或超出20%,建材和食品工业还分别达到了37.9%35.0%,但由于比重只占全市的36.7%,对全市工业经济的走势不起主导作用。

2.新增产能和停产限产因素对冲后对工业经济的拉动不足。上半年,全市新增工业企业和新投产项目共完成增加值10亿元,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3.7个百分点。6月份全市共有停产半停产企业277家,其中完全停产企业180家,停产面高达22.4%,减少增加值约12亿元,影响全市工业增速4.4个百分点。新增产能被停限产因素对冲后已无力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3.部分行业增速低于全省同行业平均水平。上半年,全市 36个行业大类中,有17个行业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炼焦、煤炭和化工等7个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63.4%,增速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6.513.110.69.92.92.80.8个百分点。这些行业既是平顶山市的传统主导行业,又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中的能源化工、特宽厚钢和装备制造业中的主体部分。这些行业的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直接导致了平顶山市上半年工业增速与全省的差距。

4.大型企业增势乏力。微观来看,影响全市工业经济与全省同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大型企业增势乏力。上半年,全市大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虽然较一季度提升了5.9个百分点,但同比仍下降0.2%,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4个百分点。中平能化集团平顶山矿区,受安全生产约束加紧,生产安排不够饱满的影响,工业总产值剔除价格因素仅同比增长2.7%,其中煤炭采选业产值剔除价格因素同比下降8.2%。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受订单不足影响产值剔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8.2%

(三)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合理。

虽然全市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但投资总量偏低、投资结构不优等特征也非常明显,具体表现为:一是投资率偏低、投资总量偏小,不支撑全市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投资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率)为54.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低于新乡48.2个百分点。2010年全市城镇投资占全省的比重为4.16%,列全省第11位,明显落后于平顶山市经济总量在全省的位次,低于新乡3.63个百分点。二是工业投资中资源性投资占主导作用,装备制造业投资比重低。2006-2010年,平顶山完成工业投资1229亿元,比新乡少1065亿元。2010年,全市能源化工原材料行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65.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3个百分点,而装备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三是大项目对投资增长的带动作用不强。上半年,全市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54.5亿元,同比增长59%,虽高出同期全市投资增速33.6个百分点,但远低于全省亿元项目投资平均增速,居全省倒数位次,和多数省辖市超过100%的增速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大型项目对投资增长的支撑带动作用不强。

(四)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上半年,全市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178亿元,增长5.7%,全省平均增长8.2%,平顶山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全市第三产业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6.4%下降为25.2%,形势非常严峻。

(五)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今年上半年,受工业能耗过快增长带动影响,全社会能耗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预计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不降反增3.4%。今年以来,全市受高耗能项目集中投产或恢复生产影响,工业能耗快速增长,单月综合能源消费量始终保持在100万吨标准煤以上,月均能耗比去年多出近12万吨标准煤;初步统计,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636.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6.1%,比去年全年平均增速(4.6%)增快11.5个百分点,比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13.7%)快2.4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去年同期不降反增2.1%。工业能耗过快增长,已经成为影响全市总体节能形势的主要因素。

三、对全年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

综合分析判断,今年形势依然复杂,从国际到国内,从宏观到微观,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全市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随着国家紧缩政策效应的初步显现,资金、土地等要素供应更加趋紧,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趋于放缓,在这种格局下,平顶山市经济将呈现整体平稳、形势严峻的态势。整体平稳,是指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全市经济增速大幅度提升很难,出现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也不大,将保持当前经济发展的态势;形势严峻是指平顶山市在全省位次落后的状态近期难以扭转。初步预计,全年全市GDP同比增长10%左右,

四、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一)抓好骨干企业的生产经营。要扭转平顶山市工业经济目前的状况,缩小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的差距乃至走在全省前列仅靠现有的企业规模是不够的,但是抓紧抓好现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当前的主要抓手之一。一是抓紧抓好现有传统支柱行业中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保持现有企业的稳定增长,不断做强做大传统优势产业和企业,推动企业规模扩张,做到以丰补欠。二要着重培育和扶持处在价值链高端的新的产业和企业,为全市工业经济结构转型和未来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培育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三是在经济运行调节工作中更多的运用经济调控手段,使那些被市场淘汰、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的企业退出市场竞争,为新兴产业和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腾出土地、能耗空间和资金、技术支持,使全市工业经济有一个健康的肌体。

(二)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要继续积极争取中央投资支持,坚持把扩大投资需求、调整投资结构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着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在建的亿元以上投资项目要加快工程进度,并尽快形成施工高潮。要进一步做好后续项目尤其是亿元以上项目的储备和前期准备工作,拟开工的项目要加快步伐,尤其是大型骨干项目要争取早日开工,形成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有力支撑。

()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建设产业集聚区是省委、省政府着眼中原崛起发展全局,适应新的竞争态势和发展格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平顶山市要认真落实省市一系列的政策,迅速掀起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新高潮,使之成为全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实现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方式的战略突破口。一是加强规划引导,优化空间布局。要把产业集聚区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合理确定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和发展规模。二是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承载力。要尽快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性服务设施建设、生活性服务设施建设“三个到位”,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三是突出特色,提高集聚力。要围绕主导产业,突出特色,以提升产业集聚度和延伸产业链为重点“招商”“选资”,加大互补型招商引资力度。要围绕产业集聚区产业定位,优化产业集聚区结构及产业链,加大产业结构集聚效应,瞄准国内外“互补型”的龙头企业、龙头产品、基地型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加快形成集中度高、关联度大、竞争力强的产业群,集聚发展优势,引发“产业聚变”,做强做大产业集聚区。四是促进创新,增强发展动力。政府有关部门要不断研究激励集聚区发展的制度,提高制度供给能力,提高经济体制运行效率,增强发展动力。企业或企业集群要积极创立和扩大自己的研究机构,提高与大学、科研院所及国际科研机构的联姻能力,提高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创新力。

(四)抓好第三产业发展。切实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第三产业也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是提高全市综合竞争力的强大支撑,坚持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增强发展第三产业的紧迫感,遏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相对下降的趋势,形成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格局。一是加快发展旅游文化和物流业。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对外宣传推介力度,促使旅游产业的不断壮大,积极推进文化产品市场化和专业化培育,培育壮大一批文化重点企业和文化产业品牌,积极支持物流企业兼并重组和规模化经营,推动物流业与其他产业联动发展;二是大力发展金融商贸和房地产业。积极引进国内外股份制银行落户本地开展业务和竞争,壮大金融业,加快构建以中心城区为中心,各县(市、区)为支撑,城市商圈、社区商业、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农村商业为网络的现代商贸体系,要扩大经济适用房建设规模,提高商业地产建设层次和水平,不断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消费需求;三是着力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重点推进社区服务、科技服务、商务中介服务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四是研究解决影响第三产业发展的因素。第三产业的核算执行下算一级,即省统计局利用省直有关厅局提供的平顶山市有关部门统计上报的数据直接测算,因此政府要加大对直接影响第三产业增速较大的财政、税务、交通、金融、邮政、电信等有关部门的督查力度,使其能对全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 

2011-8-2 10:44:41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