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统计局门户网站!现在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计视点
经济普查探究平顶山市的工业发展
文章添加时间: 2016-06-22     文章点击数:

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是以采集原料,并把它们加工成产成品的工作和过程。是社会分工和发展的产物,它经历了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现代工业几个发展阶段。平顶山作为一个新兴的以能源化工开发利用为主体的结构相对单一的工业城市,工业的发展对促进全市经济稳步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等许多重要领域起着主导作用。

一、基本情况

(一)、单位数减少,对全市经济总量的支撑力度减弱。2013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3662个,比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下降10.3%,与全省下降趋势一致,但下跌速度快于全省5个百分点,与全国增长趋势相反,且慢了36.9个百分点。2013年全市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占全省的3.4%,比2008年减少0.2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内资企业占99.5%,外资企业占0.5%,内资企业中占比最大的是私营企业,达到56.4%,该项指标数据占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2%,占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我市制造业所占的比重最大,为83.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采矿业占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数的13.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所占比重为2.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

(二)、总资产贡献率下降,企业效益举步维艰。2013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334.89亿元,比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增长59.5%。与全省相比增长速度减慢103.5个百分点。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煤矿开采和洗选业在资产总计中占比最大,达18.4%,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所占比重最小,为0.02%。

2013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总资产贡献率为13.1% ,比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下降2.3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为20.5%,比2008年下降1.0个百分点,制造业为10.9%,比2008年下降2.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为11.0%,比2008年上升7.9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总资产贡献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高于全省4.2个百分点,制造业分别低于全省7.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高于全省2.8个百分点。

(三)、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偏少,企业发展后劲不足。2013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市有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R&D或研发)活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62个,比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增长77.1%,与全省相比增长速度减慢26.4个百分点。全市有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R&D或研发)活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总数的9.2%,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

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20.07亿元,比2008年增长65.9%,与全省相比增长速度减慢136.6个百分点;2013R&D经费投入强度为0.99%,比2008年提高0.16个百分点,经费投入强度与全省相比高0.5个百分点,但与国际上衡量工业企业研发能力投入强度5%的标准相差甚远。

(四)、高技术产业单位数量少,比重严重偏低。2013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法人单位21个,比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增长16.7%,与全省相比增长速度慢26.6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4.0%,与2008年相比提高0.1个百分点。2013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0.38亿元,比2008年增加0.37亿元。2013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24件,比2008年增加23件。

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模以上企业数量锐减。纵观我市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状况,规模数量相比较来说在不断的缩小,且缩减的速度高到了两位数,幅度已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和全国递增趋势相反,工业经济下行的相关因素在不断蔓延,由此将会进一步加大主导行业在困境中前行的难度。

2、资产总计结构性矛盾突出。资产是通过使用直接可以为企业、社会产生效益的,有限的资产在行业之间配置份额的多少,其带来的利益会有相当大的差别。众所周知,我市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煤矿开采和洗选业的资产占有量较大,随着劳动生产成本的逐步提高,企业拥有的预期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被摊薄,利用其责权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无形中受到限制。

3、单位总资产贡献率下滑。单位总资产贡献率是工业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考核和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该指标的走弱,表明整个工业行业的资产运作方式方法不尽乐观,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有弱化的迹象。随着有关资源的缩减,取得同样多原材料,所需投入的人、财、物数量会相应增加,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赢利水平下降。

4、研发水平增速相比减慢。有科学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R&D或研发)活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不多,全市有研发的企业占比有一成,企业研发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增速依然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26.4个百分点,反映企业科技实力的弱化,行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不足。反映企业科技研发水平的重要指标经费投入强度不强,三经普显示该指标虽已经高出全省平均水平,但其强度不足1%,在此情况下,一般被认为是缺乏创新能力,即研发活动仍然处在初级阶段。

5、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数量少、增速慢。高新技术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其所拥有的核心技术、关键部位开发难度很大,这些方面一旦取得重大突破,则具有明显高于一般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个产业规模数量扩张的力度需要获得该领域前沿性工艺或高新技术知识的支撑,普查显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数量增加的比较慢,从此次普查得到的结果分析发现,每年平均增加还不到一个,增长速度也不及全省平均增速的一半,总体数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不到半成。

三、工业企业稳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1、大力发展工业企业,遏制单位数量缩减的势头。一是加大企业兼并重组的力度,打好企业做大的坚实基础,扶植龙头企业,培育小微企业,厘清行业间优势互补的充分必要条件,明晰企业之间的产权,即把私有使用权、收入的享用权、自由转让权明确到位,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交易成本。二是加快落地项目的建设进度,尽快产生效益。我市部分已开工的工业项目因多种因素进展缓慢,政府应针对企业存在的困难,尽快帮助解决,促使工业项目早投资、早收益。

2、有效扩大资产规模总量,增加优质总资产的可控数量。注重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求总资产利用效率最大化。

3、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力度。在政策和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逐步增加研发投入费用,提高R&D经费投入强度。要发挥政府在企业自主创新的规划和引领作用,加强工业企业在R&D投入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领企业主动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间形成产业创新联盟,提高我市工业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