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统计局门户网站!现在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计视点
关于平顶山市贫困区域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文章添加时间: 2017-09-14     文章点击数:

         产业发展是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保证,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平顶山市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索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发展壮大贫困地区的支柱产业,平顶山市统计局会同鲁山县有关部门深入鲁山县乡镇、村、组和贫困群众当中,就鲁山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分析,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差距

        鲁山县地处河南省中西部,伏牛山东麓,县域面积2409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一,辖25个乡(镇、办事处),559个行政村,2014年年末总人口93.57万人,占全市的比重达21.6%。2014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30.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5%,占全市的10.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7.32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6.79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6.34亿元,增长7.5%。人均生产总值16729元,同比增长5.1%,比全市少15289元,仅占全市的52.2%。一、二、三产业的结构由上年的19.5:38.2:42.3变化为20.9:35.9:43.2。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108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1%,占全市的5.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3.9亿元,增长17.6%,占全市的11.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值44.6亿元,增长13.4%,占全市的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43.28元,增长9.2%,比全市少7449.8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65.5元,增长11.4%,比全市少3123.2元。城镇化率达到32.5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2.1亿元,较年初增加12.02亿元。常年粮食总产量20万吨左右,肉类总产量3万吨左右,油料总产量2万吨左右,是一个典型的工业滞后、农业脆弱、服务业欠发达经济弱县。

        截止2015年底,鲁山县贫困区域涉及21个乡(镇、办事处)174个行政村;有贫困户17337户、65678人,主要分布在交通不发达的偏远山区。该县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不但人均耕地少,而且分布极其不均,贫困人口集中的山区乡,人均耕地在0.4亩左右,其中深山区有6万人,人均耕地在0.2亩左右。是一个生态大县、旅游大县、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

        二、产业发展布局

        根据资源优势,产业发展基础,乡村农民从业习惯,《鲁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鲁山县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鲁山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产业扶贫规划》规划在西部山区的14个乡约46个村重点发展旅游业,在西部、南部、北部丘陵山区12个乡约110个村重点发展食用菌;在西部、北部、南部中浅山、丘陵山区12个乡约75个村重点发展林果业;在沙河南4个乡(镇)86个村重点发展蔬菜生产基地;依托产业集聚区龙头企业在全县发展蚕丝被加工为主的家纺业。

        三、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鲁山旅游资源丰富,尧山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中原大佛、百里温泉线“佛、山、汤”核心资源全国少有,发展旅游经济的潜力巨大;食用菌生产原料充足,技术普及面广,技术支撑体系健全,木耳、香菇产业基础较好;柞蚕养殖历史悠久、丝绵加工、家纺生产与销售基础良好;辛荑生产基地全国著名,核桃、桃、杂果生产搭上旅游发展便车,发展势头强劲,鲜食葡萄、梨产业园初具规模;以张良姜为名片的张良蔬菜扬名省内外等。

        四、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一)食用菌生产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们积极实施食用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引导农户发展以地栽黑木耳、代料香菇为主的袋料食用菌生产,逐步减少椴木生产规模,突出抓示范带动,以规模化种植基地示范引领促进全县食用菌稳步发展。在董周、张店、让河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新发展董周张扒、张店绿菌苑等规模20万袋以上种植基地3个,各类食用菌总种植量达到3亿袋。福建、浙江等地食用菌生产企业也在马楼等地从事袋料香菇规模化生产,平顶山源泉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投资的尧峰食用菌深加工项目已生产场房已建成,全县食用菌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2015年全县食用菌总产量达4万吨左右,产值预计18.8亿元,占农业生产总值的51.2%、第一产业产值的36.8%。全县种植食用菌村378个,种植户5万户左右,已成为全国较大的木耳、香菇生产基地县。食用菌作为鲁山县的特色主导产业,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农村经济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董周乡是我县袋料木耳种植规模最大的乡镇之一。2010年开始调整木耳种植结构,由过去单一种植黄背木耳,到主打地栽黑木耳种植。2013年全乡种植食用菌1.23亿袋,总产值2.4亿元,从业农户6000户,1.5万人,户均纯收入3万元,其中地栽黑木耳种植0.45亿袋,产值1.5亿元。土门办事处庙庄村在财政扶贫到户增收项目的扶持下,2012年利用封山育林栎树修枝抚育材,种植袋料香菇25万袋,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纯收入175万元,101户项目贫困户户均收入1.73万元,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高。

        (二)蔬菜生产基地初具规模

        全县蔬菜总面积6.65万亩,总产量20.6万吨,其中张良镇已形成了总面积1.6万亩的塑料大棚蔬菜种植为主的蔬菜生产基地,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具有地域特色。鲁山县张良镇蔬菜种植已有2000多年历史,张良姜也成为鲁山蔬菜的一张名片。近几年全县“两菜一粮”、“三菜一粮”间作套种蔬菜(两菜:春季以黄瓜、辣椒、莲豆、西红柿为主,秋冬季以萝卜、蒜苗、莴笋、芹菜、香菜为主;三菜:是除了以上的两菜外夏季套种大葱、时令青菜等生长周期短的速生蔬菜)种植面积77700亩(其中大棚数量1.5万座,覆盖面积1.2万亩,种植规模20亩以上大户96家),占全部农作物的比重达到7.1%,占经济作物比重达34.7%,蔬菜成为仅次于粮食、油料的第三大农作物,全年总产量20.6万吨,总产值为43455万元,蔬菜产值占种植业(扣除食用菌)总产值的24.3%,占经济作物总产值的33.7%。张良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已发展专业村24个,各类蔬菜种植面积23500余亩,塑料大棚覆盖率达80%以上,年产量8.6万吨以上,产值2.5亿元,并带动周边马楼乡、磙子营乡几十个行政村种植蔬菜,带动项目区1.1万户4.2万人脱贫致富,年人均纯收入新增4000元以上。如云飞金源实业有限公司在让河乡马圪塔、老东、石佛寺、袁寨等村建设生态农业产业园。现第一期工程已流转土地1300亩,已投资1500万元。在2014年9月开始连片种植“广东菜心”、“芥兰”,并进行初加工、贮藏,采用冷藏保鲜运输,主要供应广州、东莞、深圳等市场,部分已供香港地区。

        (三)畜牧养殖业平稳发展

        2015年新增畜牧养殖合作社7家,大中型养殖企业5家。涌现出康盛农牧有限公司、豪成牧业有限公司、双河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民丰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天泽牧业有限公司、龙潭峡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瑞亚牧业有限公司等多家畜牧养殖龙头企业,全县大中型养殖场(户)达到130家以上。其中以位于昭平湖畔的河南省龙潭峡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土鸡蛋最具代表性,该公司生产的“昭平湖”牌柴鸡蛋已注册了商标,鸡蛋产品进入市区各大超市销售,实现了农超对接,提高了蛋鸡养殖的整体效益。

        (四)万亩林果业生产基地发展迅速

        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发挥优势,合理布局,根据各乡镇不同条件,分区域规划建设林果基地,同时,为果农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服务,推行无公害管理,建设林果高效优质示范基地。全县形成了以桃、杏、梨为主的水果基地,以核桃、板栗为主的干果基地,以辛夷、山茱萸为主的药材基地,以油桐为主的工业用油料基地。总面积达到36万亩,经济林年产量达9000万公斤,群众年来自林果业的收入达800元以上。1、葡萄生产基地:以辛集乡张庄为中心,覆盖辛集、汇源办事处、露峰办事处10个村的鲜食葡萄生产基地已发展到1万亩以上;2、水果基地:主要有五里岭特色经济林长廊、下汤万亩桃园。五里岭特色经济林长廊是以五里岭为中心覆盖3个乡镇12个村的酥梨基地和林果业经济长廊达2.6万亩。该基地以栽植优质梨树为主,种植户发展到450户,从业人员900多人,涵盖砀山、黄冠、红香酥、杏水、风水、园黄等10多个优质品种。亩产平均2500斤以上,年产值达5千余万元,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下汤镇万亩桃园是下汤镇社楼和林楼村群众依托当地荒山资源开发建设,最早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山地全部以自留山、责任山形式分给一家一户经营,但由于许多农户不懂林果管理技术,效益偏低,2001年,社楼村5组把100多亩山地统一收回来,组织群众统一挖坑、统一栽植桃树,然后承包给本组有经验的群众经营管理,取得了良好效益,从而调动了社楼村、林楼村及周边村庄群众造林种果的积极性。目前,两村有1000多户从事桃树种植,总面积达到1万多亩,年产量3000多万斤。同时,该村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自2005年起连年举办桃花节,每年前来观光的游客达10000多人。林果业已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富民产业。2015年,社楼、林楼两村林果业总收入达到4000多万元,户均收入2.5万元。3干果基地:主要有核桃基地、板栗基地。建成了以梁洼、董周、观音寺、瓦屋、土门等区域以核桃为主的干果业产业集群,百亩以上基地全县有20余处,面积达3万多亩。目前,进入盛产期的有造林户谷得红(库区乡搬走岭村),武太顺(梁洼镇连沟村)等,从事核桃种植户,目前已有收益农户年均增收达1万元以上。板栗种植主要分布在团城、四棵树等乡镇,面积达2万余亩,以群众零星种植为主,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4、药材基地:主要有辛夷、山茱萸。团城乡、四棵树乡辛夷基地面积达到3万亩,种植辛夷400余万株,辛夷药桃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被誉为“中华辛夷之乡”,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山茱萸主要分布在团城、四棵树、赵村、尧山等乡镇,面积达3万亩,年产量在500吨以上,户年均增收达1000元以上。

        (五)乡村旅游红火发展

        全县共有旅游资源单体2378个,占平顶山市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的56.6%,占全省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的6%。目前,全县共有旅游景区13家,其中国家5A级景区1家(尧山—中原大佛);4A级景区1家(画眉谷);3A级景区7家(昭平湖、龙潭峡、好运谷、秘洞、尧山大峡谷漂流、森海湾、尧山滑雪乐园);2A级景区1家(林丰庄园)。全县已形成了“佛、山、汤”(“佛”即大佛,“山”即尧山,“汤”即百里温泉带)为核心的旅游格局和山水观光游、康乐温泉游、祈福文化游、刘氏寻根游、军事探秘游、田园风光游、红色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在鲁山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历年来,鲁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特别是近年,提出了“旅游立县,加速崛起”发展战略,针对乡村旅游发展出台一系列引导扶持政策。据统计,截止2015年底,全县乡村旅游发展涉及尧山镇、赵村乡、四棵树乡、下汤镇、团城乡、熊背乡、让河乡、库区乡、董周乡等9个乡镇,有农家乐旅游村40余处,农家乐宾馆900余家,床位2万余张,从业人员万余人,年均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乡村旅游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如该县尧山镇过去是鲁山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乡镇,该镇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搞旅游开发,境内除尧山风景名胜区外,还有十八垛、四道河、铁匠炉、上坪、想马河、营盘沟、西竹园、下沟、桃林等9个行政村开展了乡村旅游经营活动,全镇6400户居民有2000多户从事与旅游相关的第三产业。该镇四道河村开发了画眉谷、好运谷两个乡村旅游聚集区,全村四个村民组,107户中有98户开了家庭宾馆。全村家庭宾馆收入10万元以上的户20余户,收入5—10万元的户70户,最少的也在3万元以上。

        (六)鲁山家纺“衣被天下”

        鲁山县是全国典型的一化性柞蚕主产区,河南省柞蚕生产基地县,蚕业生产历史悠久。全县现有柞树和柞坡资源137万亩,适宜养蚕柞坡84.5万亩,主要集中在下汤、赵村等14个山区乡(镇、办事处)的168个行政村,常年放养春季柞蚕卵3200公斤左右,利用柞坡面积20万亩。2008年以来,通过技术攻关,实现了由一年放养一季春蚕到一年放养春、秋两季柞蚕的新突破。2015年,全县春秋两季放养柞蚕卵3311公斤,涉及赵村、尧山 、下汤、库区、瓦屋、土门6个乡镇,产鲜茧926.5吨,平均单产276.5公斤,产值3224.5万元。涉及农户2135户8000多人,养蚕户户均收入15000多元,人均增收近4000元。全县从事柞蚕茧丝绸及其副产品绵蛹蛾粗加工和精深加工的企业、手工作坊和个体加工户达3000多家,其中,县内柞丝绵被加工企业6家,注册“鲁山家纺”、“仙女织”、“鸿威家纺”、“洋瑞”、“千禧公主”等多个商标品牌,年生产能力近百吨;县外注册丝绵深加工企业70多家,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南通市国际家纺城。其中,有5家丝绵加工厂年销售额都在1000万元以上。丝绵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畅销上海、云南、广西、台湾、香港及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县从事丝棉加工、销售3万多户,8万多人,在河南、辽宁、云南、贵州、四川、广东、江苏、重庆等二十多个省市设立柞(桑)丝绵加工厂、批发零售加工门店、手工作坊,年加工原料茧壳3500吨,生产柞(桑)丝棉被2800吨,年加工销售柞(桑)丝棉被140万床,销售收入10亿多元,带动山区群众近10万多人致富。

        (七)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

        正式登记注册并在农业部门备案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85家。目前共培育国家、省、市、县示范社55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社21家,县级示范社28家。专业种植大户19户,经营土地面积17176亩。家庭农场10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2家,县级7家。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26家。有林业农民专业合作社35家,其中一家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入社户数1425户,共3.5万亩。 初步形成了“合作社(协会等)+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以食用菌、林果、蔬菜、葡萄等专业合作社为带动,发展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150余个,涌现出了宏基种植、林丰果业、广林种植、万鑫农业、恒源苗圃、银可银杏、军昊农业、林丰庄园、景舒农业、万鑫农业、玫瑰实业、宏丰种业、康盛农牧、天泽牧业、云飞金源实业、豫尧农林、绿邦园林等带动能力较强的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这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对促进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引领农户致富增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八)劳务输出产业稳定增长

        劳务输出是鲁山县贫困群众的传统增收产业,多年来各部门高度重视劳务输出工作,通过积极引导和群众自发相结合,拓宽劳务输出渠道,积极搞好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外出农民工的技能水平,促进贫困地区劳务输出由劳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转变,提高劳动力输出的含金量。我县是典型的山区大县,人口大县,农业大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要县,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着手抓劳务输出工作,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动员起来,通过自发或政府组织,送出家门,输出到大中城市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近几年来,一是县委县政府格外重视劳务输出工作,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民生工作,动员全县上下集中精力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目前我县外出务工人员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和地区,转移人员呈现“打工族、创业族、老板族”三大方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并涌现出了像焦云常、吴仔、姜顺、任现红等一批务工典型,在北京振远护卫中心务工的焦云常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和“全国优秀保安员”称号,在长春市务工的吴仔火海救人事迹感动中国,被誉为“火海英雄”;拾金不昧的姜顺被长春市政府授予“长春市荣誉市民”。在河南大厦工作的任现红被誉为“河南形象大使”。截止2015年全县外出务工人员总量达到25万人以上,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52%。2015年创劳务收入近75亿元。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走出去同时全县先后有50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返乡创业,引进资金5亿多元,引进项目80多个,创办成各类经济组织40多个,年创产值10亿多元,安置城乡富余劳动力8万多人,涌现出了燕金凤、徐志国、段发、陈聚京、叶晓娜、刘子平等一批创业典型,培育和打造了绢花、雨搭、腰带和尧山玫瑰红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品牌,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主要问题

        1、县域经济较快发展,但总量偏小,比重提升难度较大

        总量作为衡量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基础指标,在各种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增长速度看,地区生产总值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水平;从总量看,占全市的比重在逐年提升,提升幅度虽逐年提高,但总量偏小,占全市比重偏低,快速提升难度加大。主要是工业和第三产业当前发展水平对总量提升的支撑力度不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小,个数少,存量小,增量少,原有企业产能充分释放,快速增长缺乏有力支撑,比重提升困难。

        2、工业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

        目前,规模以上工业共涉及21个行业中类,从增加值比重看,电力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位居前三,占全县的70%,铁矿采选、腰带制造、专用设备制造、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占全县的22%,剩余的14个行业占全县的8%。从行业结构看,电力、非金属、有色金属、铁矿采选、化学原料、纺织等能源、原材料工业占全县工业的90%以上,在当前经济转型期,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尚未根本性好转、宏观政策调控约束、生产产能相对过剩、需求不足等问题依然是传统能源及原材料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3、区域特色优势明显,但散而弱,资源整合力度需加大

        近年来,鲁山县一直把培育区域特色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心来抓,利用资源优势,在食用菌、绢花、腰带、雨搭、茧丝稠、旅游农家乐等多个特色产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居民收入增加,但产业小、散、弱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目前,全县食用菌、茧丝、农家乐等特色产业均以门店、摊点或个体经营为主,缺少产业龙头。按照现有统计制度要求,只有达到规模标准且申请入库后才能纳入全面调查,未入库企业和个体户只能参与样本抽取,抽中后再进行数据调查,参与推算,但由于受抽样调查样本随机性大、抽取单位数少、抽中区域分散等因素限制,不能全面反映一些特色产业的规模和效益,因此,扶持、引导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对特色产业发展、居民收入增加和县域经济总量壮大都具有重要作用。二是产业链条短,加工转化层次低。食用菌、绢花、茧丝等产业多以直接产品或初级加工产品走向市场,产品开发深度不够,价格低,影响了产业的转化增值。三是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品牌效益低。目前,鲁山县的食用菌、蚕丝绸、绢花、茶叶、玫瑰等特色农产品也不少,但均以分散经营为主,缺乏统一的品牌推介,形不成品牌优势和效益。

        4、农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繁,产业化水平低

        贫困地区农业生产主要以旱作农业为主,靠天吃饭的现象较为普遍。土壤瘠薄,中低产田面积较大,耕地质量不高。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程度低,现有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水土流失严重。农业机械化程度低。自然灾害频发,防灾减灾能力弱,很难抵御和应对市场、自然和人为风险,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低下。

        5、贫困地区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增收渠道单一,后劲不足

        据我们对鲁山县赵村乡圪垯庙和宽步口两个国家级贫困村,抽取59个国家级贫困户调查显示,被调查的贫困地区农民家庭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仅占8%,未上学和小学文化程度占53.9;接收过技能培训的劳动力也只有  16.1%。劳动力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就业技能与掌握农业新技术的能力,经济意识不强,信息接受与反馈能力差,大部分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工资水平普遍不高,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专业化、技能化的需求。调查显示,39.5%的劳动力都从事第一产业;有近一半的打工收入在5000元以下。贫困地区大多生产条件艰苦,人均耕地少,传统农业占据主导地位,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优质、高效、生态、绿色农产品的比重偏小,粮食增产潜力不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产业相对脆弱,增收能力有限。

        6、资本条件缺乏

        贫困地区贫困村的贫困人口比例相对较高,一般达到30%~50%,贫困地区由于金融服务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金融体系不健全,融资难,融资贵,扶贫对象的性质决定了他们还处于资本积累阶段,缺乏投入再生产所需要的资本,因此,所选择的产业只能是一些初级的、低附加值的、抗市场风险较差的产业,对一些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投资较大的产业显得力不从心。据59个国家级贫困户调查显示,有86.4%的调查对象希望得到资金、项目和技术方面的扶持。

        7、认知尚存模糊

        贫困地区部分群众思想保守,观念落后,信息闭塞,科技文化素质低,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致富的认识不足,对如何依托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形成了看别人种什么自己就种什么,什么价格高就种什么的不良现象,造成贫困群众在产业选择上一拥而上、盲目跟风、相互效仿,致使一些农产品出现积压和卖难等现象,挫伤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致富的积极性。一直以来,在贫困村产业发展的认知上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是重基础设施建设而轻视产业发展,认为只要基础设施搞好了,产业发展自然就会上去,从而将工作重点和精力全部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缺少对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和正确引导。二是对发展产业存在畏难情绪,缺乏持之以恒、持续发展的信心。认为贫困地区基础差、底子薄,群众接受能力低,发展产业极为难。认知的缺失,降低了对产业发展的积极性,阻碍了产业发展的步伐。

        8、龙头带动作用不强,产品档次品位低

        从目前各地特别是贫困地区产业来看,总体规模小、区域分布杂乱、集约化程度不高、缺乏优质产品和知名品牌、经营管理粗放、专业化程度不高等不足,加之在深加工、品牌包装、推介宣传等方面工作不到位,导致农产品产业链不长,附加值不高、市场流通渠道不畅,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效果不突出,对贫困地区经济推动作用不明显。此外,产业连片开发与扶贫到户的矛盾也是影响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按照目前产业扶持政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只针对扶贫对象户,其他农户无法得到扶持,这样,影响了产业的连片发展,从而影响产业的规模效应。同时,机制不活、龙头不强、带动不力也影响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促进产业发展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如何加快我市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调研组认为必须在提高认识,理清思路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对贫困村群众的技术培训,提高培训的质量,以此尽快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和技术、管理水平,并以此为支撑,通过选好合适各自发展的产业,增加资金投入等措施,达到加快贫困村产业发展的目的,同时,还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把产业做强做大。

        (一)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要突出重点,集中安排,以产业建设为重点,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管理,注重发挥资金的规模效益。积极研究出台针对贫困地区的产业扶持政策,通过产业建设增强贫困农民的造血能力,带动他们逐步脱贫致富。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对有关党政领导、行业部门扶贫工作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行业、各部门的积极性,推动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二)积极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一是因地制宜,合理确定产业扶贫开发项目,按照区域性布局、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将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农户组织起来,加强基地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养殖业,形成规模效益。二是培育龙头企业。把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强龙头带动作用。三、促进产业向龙头企业和合作社集中,提高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中要围绕蚕丝、食用菌、林果业等主导产业,开发和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和培育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对贫困户的引领作用,促进土地、资金、技术、信息等向龙头企业和合作社集中,提高农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四是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引导农户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互助与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和项目信息,积极有效地帮助农民寻找致富门路;要加大贫困地区农产品品牌培育和推介力度,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同时抓好农村市场及边贸市场网点建设,不断拓展农副产品商品流通渠道。

        (三)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贫困地区劳动力整体素质

        作为产业的另一个支撑就是人才的问题,包括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没有产业发展相关的人才,要发展并壮大产业、提高产业档次,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要解决扶贫对象人口素质不高的问题,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迫切需要提高教育水平。重点是加强对贫困地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培训和产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目的性,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需求开展相关培训,为广大贫困村群众开展产业技术和经营管理培训,并注重培训档次,增加培训时间,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一大批产业一线的劳动力,使他们掌握产业发展方面所需要的技术和技能。不断提高其就业的能力和竞争力,拓宽其致富信息来源及渠道,从而由单纯的物质扶贫向科技扶贫转变,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引导农民走上自主致富的道路。

        (四)不断加大组织引导力度,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推动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重点是从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入手,抓“非农型”增收。一是促进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要确保规范化,高度重视尊重农民的土地流转自主权、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推动土地的集约化经营,这样既实现了土地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又解放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二是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要与推进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鼓励群众创业、提升产业聚集区等发展载体支撑能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把更多贫困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转移到城镇落户。三是充分发挥劳动就业部门的职能,加强就业服务的信息搜集、处理与管理工作,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拓展贫困地区劳动力外出就业空间。四是改革劳动就业制度,对农民和城镇居民实行平等就业政策,彻底打破歧视农民工的屏障,促进农民积极有序地参与城市建设用工竞争,给农民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创造出更多增收机会。

        (五)增加资本投入力度

        发展资金匮乏是制约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关键因素。投入是产业的前提,没有投入,讲产业发展只会是纸上谈兵。一是要积极整合各类资源、项目、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聚集,吸引省内外资金和社会闲散资金投入贫困地区产业开发。二是要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方略,在扶贫项目规划和安排实施中努力实现两个“70%”,即:70%以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用于产业发展,其中70%直接用于支持扶贫对象。三是要实施好小额到户扶贫贴息贷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贴息贷款、财政扶贫资金补助贫困户产业发展等项目。四是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农户的补贴力度,以政府贴息的方式,鼓励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提高向贫困地区发放贷款的份额,简化贷款手续,拓宽贫困群众融资渠道。增加产业资金投入,可采取“五个一点”的办法,政府财政投入一点,金融部门提高一点,社会部门帮助一点,龙头企事业扶持一点,群众自己自筹一点。政府财政投入是扶贫产业资金投入的主渠道,要逐年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产业扶贫项目的资金投入比例,并因地制宜安排基础设施和产业资金的投资比重,尽量解决贫困村群众特别扶贫对象户在产业发展中涉及的种子(畜)、肥料、饲料和相关的技术支持资金,将他们“扶上马”再“帮一程”。金融部门要推动商业性金融机构网点向基层延伸,支持在贫困地区设立村镇银行等小微型金融机构,并适当提高金额机构的授信额度,为更多贫困户提供小额信贷支持。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行业部门的作用,动员全社会特别是广大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的帮扶作用,要改变帮扶单位只注重帮助定点村做好基础设施的做法,制定相关的制度,要求帮扶单位和干部主要帮助扶贫对象户找产业项目,找市场信息,找产业技术,找发展资金。同时,还要真正发挥扶贫龙头企业的作用,除了帮助贫困户解决产业销路和技术等困难外,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还要拿出一部分资金,赊、免贫困户部分种子、饲料,尽量降低贫困群众产业资金筹资难度。

        (六)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要把农业现代化和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深度结合,与发掘农村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机结合,逐步形成农牧一体、林业结合、加工带动等的稳定产业基础,切实把贫困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因地制宜制定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要立足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充分尊重贫困群众的意愿,宜加则加、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带动的,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鼓励发展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形成“一村一品”;土地连片、光照充足的,鼓励发展光伏扶贫产业;生态良好、旅游资源丰富的,鼓励发展农家乐,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区。促进贫困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地区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