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统计局门户网站!现在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计视点
平顶山市企业信息化应用分析
文章添加时间: 2018-05-10     文章点击数:

   

  内容摘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络等高科技技术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传统的生产、销售和管理方式,使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也十分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情况。目前,平顶山市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信息化年报及重点企业调研数据找出平顶山市企业信息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平顶山市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几点建议。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信息化程度是全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关键。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实现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过程。事实上,企业拥有电脑数量的多少、网络建设情况、企业信息技术人员的拥有量、电子商务应用水平与未来参与的可能性等方面都和企业的规模成正比,大型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明显好于中小型企业。

  一、从2015年年报看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应用的总体情况

  (一)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条件 

  一是计算机数量有所提高。2015年年报全市单位2263家,总电脑台数67996台,户均30多台,比2014年年报(2014年年报户均29台)户均多1台,正常营业的企业至少拥有一台电脑。

  二是技术人员有所增加。2015年有专职信息技术人员的企业为1879家,所占比重为83.0%,比上年(2014年报比重79.1%)提高3.9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6668人,每百家拥有295人,比上年(2014年报每百家拥有267人)增加28人。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平顶山市企业具备了实现信息化的最基本条件。

  (二)信息化管理应用情况 

  全市拥有局域网的企业1130家,占总单位数的49.9%,将近一半。信息化管理应用情况中正在应用信息化进行财务管理的有1839家,占总单位数的81.26%;还有18.74%的单位连财务报表都没有进行信息化处理,只是借助excel表等简单的表格处理程序来进行处理,购销存等企业应用就更谈不上了,详见下表: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信息化管理应用情况表

  项目

  单位数(个)

  比率(%)

  企业总数

  2263

  100

  财务管理

  1839

  81.26 

  购销存管理

  702

  31.02 

  生产制造管理

  204

  9.01 

  物流配送管理

  102

  4.51 

  客户关系管理

  543

  23.99 

  人力资源管理

  580

  25.63 

  其他

  723

  31.95 

  没有

  93

  4.11 

   

  (三)信息化投入情况

  全市信息化投入总额是2.36亿元,企业年收入总额2985.08亿元,信息化投入占收入的比重是0.08%。

  信息化投入在100万以上的有30家,其中4家在1千万以上,这四家企业是“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平顶山信息通信技术开发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5万元及以下的1988家;更有805家0投入。

  除规模较大的几家企业外,总体来说,全市企业信息化投入偏低。

  (四)互联网应用情况

  1、企业介入互联网的方式:使用窄带的50家,其中10家只使用窄带;使用固定宽带2011家,其中1881家只使用固定宽带;使用移动宽带331家,其中229家只使用移动宽带;使用其他14家,没有接入5家。目前企业一般都介入互联网,大部分是利用固定宽带接入的。

  2、企业利用网络进行宣传和推广方式:利用自有网站宣传的398家,利用互联网广告宣传的509家等,详见下表。

   

   

  企业通过互联网对本企业进行宣传和推广形式

  项目

  单位数(个)

  比率(%)

  企业总数

  2263

  100

  自有网站

  398

  17.59

  互联网广告

  509

  22.49

  搜索引擎

  237

  10.47

  电子商务平台

  136

  6.01

  电子邮件

  719

  31.77

  社交网站或即时通讯社交工具

  216

  9.54

  其他

  682

  30.14

  没有

  490

  21.65

   

  3、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经营活动情况:利用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的1932家,使用网上银行的1198家,详见下表。

  企业通过互联网开展生产经营有关活动情况表

  项目

  单位数(个)

  比率(%)

  企业总数

  2263

  100

  收发电子邮件

  1932

  85.37 

  了解商品和服务的信息

  985

  43.53 

  从政府机构获取信息

  924

  40.83 

  与政府机构互动

  362

  16.00 

  使用网上银行

  1198

  52.94 

  使用其他金融服务

  127

  5.61 

  提供客户服务

  440

  19.44 

  拨打互联网电话或召开视频会议

  131

  5.79 

  在线提供产品

  141

  6.23 

  发布信息或即时消息

  424

  18.74 

  员工培训

  441

  19.49 

  对外或者对内招聘

  479

  21.17 

  其他

  683

  30.18 

   

  (五)电子商务交易情况

  2263家企业中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的企业有108家,占总调查单位的4.77%。其中通过网络销售并采购商品的有28家,只销售的51家,只采购的29家,大部分企业尚未开展电子商务应用。

  二、从重点工业企业调研结果看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

  抽查50家工业企业,主要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办法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工业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不高,个别企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引进信息化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发展认识严重不足。

  (一)管理系统信息化应用

  调查的50家工业企业中有41家应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占调查总数的82%;36家应用办公自动化(OA),占调查总数的72%;30家应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占调查总数的60%,27家应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占调查总数的54%; 15家应用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占调查总数的30%;10家应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占调查总数的20%;31家建立了内部信息网,占调查总数的62%。

  在拥有资源计划系统(ERP)的企业中,多数仅仅使用了其中的财务管理子系统,该系统强大的资源管理功能没有有效利用。全市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较多的是办公自动化(OA)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化应用水平整体上处于中下等水平。

  (二)生产过程信息化应用

  生产过程信息化是制造类型企业特别是批量生产流水线作业方式信息化的关键环节,其主要内容就是综合利用自动控制技术、模拟仿真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实现对生产全过程的监测和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操作)效率。从调查情况看:生产装备(设备)数控化率超过50%的企业19家,占调查总数的38%;实现自动排产的车间比例超过50%的企业14家,占调查总数的28%;实现生产过程监控的车间比例超过50%的企业18家,占调查总数的36%;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的企业12家,占调查总数的24%;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企业8家,占调查总数的16%;辅助工艺设计(CAPP)的企业9家,占调查总数的18%。

  采用信息化生产的企业不足一半,多数企业还属于人员密集型生产企业,全市整体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信息化水平偏低。

  (三)信息化组织建设

  企业信息化归根结底是靠人去完成的,有专门信息化管理部门并设立首席信息官制度的只有平煤一家;22家企业组建有信息化管理部门,以信息化协调小组或是某部门的一部分存在;31家建立了企业内部信息网;21家内网与外网互联互通;20家有信息化规划。

  企业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占企业从业人员比例最高为1.4%,平均0.4%,信息化组织管理比较落后。

  (四)信息化资金投入

  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全年信息化投入超过100万的有6家,占12%,其中平煤投入最大,也只占全年营业收入的0.71%,其他都在50万以下。10-50万的14家,占28%;1-10万的18家,占36%;1万以下的12家,占24%,其中8家零投入。

  总体来说,企业信息化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五)电子商务发展

  有电子商务的8家,占16%,大部分企业没有触及电子商务。在有电子商务的企业中,电子商务交易额最大的企业,其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量也只占全年销售收入的5%以下。

  电子商务在平顶山市起步较晚、普及率不高、发展水平较低。

  (六)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效益

  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利润增长10%以上的7家,占14%;人均产值增加10%以上的5家,占10%;生产成本降低10%以上的5家,占10%;产品质量合格率提高5%以上的5家,占10%;减少用工人数5%以上的9家,占18%。

  总体来说,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不明显,甚而没什么效益。

  三、信息化发展存在问题

  (一)信息化意识淡薄

  中小型的规上企业,多数属于家族式企业,目前还停留在传统的经验管理,过分地重视人情,忽视制度建设和管理,没有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缺少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出现管理不科学、流程随意性大、“人治”与“法制”等混淆局面。这一现象的形成,主要是多数企业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的意识还较为淡薄,尤其是私营企业,只盯着眼前利益,对企业发展没有长远的规划,因此严重阻碍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二)信息化建设动力不足

  1、信息化投入不足。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从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等硬件设备的购买,到网络的构建和大型管理软件的上马,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尤其是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更需要稳定的资金投入,否则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就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后退。从年报汇总结果来看,甚至有805家企业信息化投入为零;信息化投入占营业收入总额超过1%的只有110家。

  2、信息化效益不高。信息化项目往往投入大,建设周期长,短期内信息化效果不明显,就目前情况,多数企业没有看到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企业负责人缺乏信息化投入的动力,主观能动性不强。企业最关心的是收入、成本、利润这些经济指标,而信息化对这些指标到底有多大贡献,很难具体进行量化。在调研中还发现大部分企业没有准确的统计,利润增长等有关企业效益方面的指标都是大概估算的数值,信息化对企业管理的效益没有从根本上体现出来,导致企业尤其是领导层对信息化投入的积极性不高。

  总之,大部分企业没有感受到信息化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缺乏增加信息化投入的动力。

  (三)软件应用处于低级阶段

  企业购买的软件,大多停留在简单局部应用阶段,软件工具与设计业务流程相脱节。大部分企业只注重软件工具的购买和简单的局部应用,还处于“手工作坊”式的应用模式,未通过集成与协同方式进入企业数字化体系建设和工业化能力提升阶段。

  (四)信息化建设思路不清

  由于大部分企业缺乏信息化管理人才,更没有科学完备的信息化应用规划,信息化建设是零散的、盲目的,是从单项应用开始的,如先用财务软件,再用进销存软件。企业不同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是各自为政,没有实现信息共享。不同部门采用不同软件厂商的产品,建设不同的信息系统,各信息系统之间缺乏互联互通。有些大的集团企业,内部各个企业没有自主选择权,由集团统一对信息化工作规划与管理,这种做法应该是比较好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各企业各自为政,标准不好统一,协调难度大。

  (五)信息化技术人才缺乏

  企业信息化人才普遍缺乏,尤其缺乏懂信息化、懂管理、懂业务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平顶山市只能属于三、四线城市,优秀的信息化人才一般不愿意来,而多数企业还在县乡地区,各方面待遇都跟不上。从调查统计来看,企业信息技术人员占企业员工总数的比例非常小,每百人中,信息技术人员还不到一人,其中既懂技术又懂业务流程和企业管理的复合型骨干人才更加稀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个别企业连一个信息化专职管理人员都没有,何谈信息化建设,就目前情况,信息化专职人才是制约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六)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平顶山市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较弱,多数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末端,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和工业增加值率都还比较低,产品附加值也不高,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代工企业,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综合创新的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

  四、信息化发展建议

  (一)政府引导,夯实基础

  1、政府引导。政府引导,抓好基础性工作,尤其是标准工作和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的工作。要在充分调研和试点的基础上,从全市总体经济体系建设和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的全局高度做好统筹规划;要在相关项目条件成熟的基础上争取相应资金和项目支持。

  2、提供咨询服务。为企业搭建信息技术研发和应用平台,鼓励多种形式的项目合作。免费向企业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分析应用信息技术的好处。如果企业自己请专家咨询IT应用,政府可提供专家费,通过行业协会在全市建立若干示范典型,深刻而鲜明地表现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推动IT商与传统产业的企业直接对话和相互合作,帮助企业提供和实施信息技术应用解决方案。

  3、建立服务平台。根据信息化发展进程,谋划本地区信息化发展规划,建立本地区信息化服务平台,重点关注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热点、难点和疑点。在"政府引导、面向市场;网络共建,资源共享;以人为本,重在应用"的信息化方针指导下,面向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以"应用主导、面向市场"的发展思路,加强平台会员单位的沟通与协作,及时报道和交流信息化动态、减少信息化发展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注重调查研究、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做好各项服务,加速信息产业的发展,推进全市企业信息化进程。

  (二)统筹兼顾,人才为本

  1、组织专业培训活动。从调研情况看,多数企业对信息化应用知之甚少,他们急需要技术支持,专业培训和技术成果交流。政府首先应对本地区信息化主管部门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进行轮训,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其次邀请信息化应用成效显著的企业负责人作为主讲人,采用“现身说法”,对其他企业负责人进行培训;邀请知名信息化专家、信息化服务提供商对本地企业信息化骨干进行培训。

  2、引进自动化人才。加快引进符合信息化发展、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端研发人才、软件应用人才、设备操作人才,目前我们的企业普遍缺乏高技术应用人才,在《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制造业发展急需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一方面,我们要注重高端人才的引进,使得有人会调试设备,能将工艺与设备应用相结合;另一方面,要对接高校,注重引进有一定技能的操作工人,实现人才的梯度引进。

  3、优化人才软环境。 我们要加快打造研发人员和技术人才的交流平台,提升人才交流的档次,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提升城市医疗、教育等综合水平,打造宜居城市,优化人才软环境,留住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现在员工的学历普遍提升,受教育层次提高,员工对工作环境的追求可能成为影响其职业规划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也要重视员工的再教育,使其拥有提升的空间,让员工留得住、干得久。

  (三)统筹规划,促进发展

  2015年国家大力推进“互联网+”协同制造,智能制造给工业转型升级带来生机和活力。从相关方面的信息了解到,市政府对全市信息化工作非常重视,平顶山工业企业对工业信息化认识将会不断提高,但就目前情况看,全市企业信息化规划、组织、人员和制度建设还很不健全,有较大发展提升空间。

  一是工业企业还不够重视信息化规划,必须引导企业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除平煤等几家大企业外,其他企业发展战略中单列信息化规划的企业所占无几,多数企业将信息化规划分散在业务规划中或没有信息化规划;二是专门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专职人员比例不高。目前各行业企业直接从事信息化建设、管理和维护的人员占员工总人数比例偏低,从调研这几家单位看仅占0.4%;三是企业信息化部门主管的地位不高,多数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设置CIO(能够参加决策层会议的专职信息化主管)更是凤毛麟角;四是企业信息化工作有待规范,建立完备的企业信息化工作制度迫在眉睫。

  因此,要分析具体的产业和企业特性,借鉴国内外信息化发展成功案例,统筹规划,制订切实可行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正确引导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四)突出重点,加大投入

  设立信息化和发展重点专向引导资金,并逐年加大投入。支持信息化试点示范项目、电子信息新兴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三大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应用项目。信息化试点示范项目包括数字化设计制造、智能化生产过程、信息化集成应用、电子化装备产品等。电子信息新兴产业主要支持企业大力开发面向行业应用的工业软件、信息服务技术应用以及面向消费市场的智能产品开发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主要支持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软件及嵌入式软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电子商务平台及支撑环境建设。规定项目的实施年限,一般不超过一年,申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并保证有足够的自筹资金配套投入,项目自筹资金与申请经费的比例不少于3:1,设立资金申报上限。

  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重要来源的信息化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强化企业投资主体意识,鼓励企业加大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资金投入。健全信息化投融资机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通过直接投入、补贴、贷款贴息、奖励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资源积极参与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协调各有关银行,贷款担保机构支持信息化应用发展重点项目的贷款和担保。鼓励风险投资、私募基金等股权类投资机构以及各类社会资金,加大对信息化重点行业和环节的投资力度。

  (五)依托电商,促进发展

  1、顺应“互联网+”发展潮流,进一步解放思想,顺势而为。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深刻认识互联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优化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二是广泛宣传动员,积极引导企业在“互联网+”发展中寻找商机,发展创新,转型升级;三是通过考核电商企业、平台,培育品牌网店、龙头实体企业电商,带动一批,影响一片,促进传统生产企业、商贸企业商务模式的转变和创新。

  2、立足优势,抓住发展重点。一是推动优势产业电商突破。以“互联网+”发展为抓手,加快互联网对轻工、化工、机械、冶金、纺织、能源以及化肥、种子、农产品等传统行业领域的提升和改造,推进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互联网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创新,培育新型经济业态,推动网络经济和实体经济协同发展。二是积极培育第三方、行业性和企业自营电子商务平台,加快整合打造全市大型综合性电商平台。三是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依托电子商务重点区域和骨干企业,加快培育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引进知名电商企业或服务商入驻,打造高端高效的电子商务发展平台,整合优势产业和行业资源,提升协同发展、规模发展的优势。

  (六)科学监测,多方推进

  建立并完善信息化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企业信息化推进联盟”,建立非政府服务体系,开展第三方信息化应用服务,致力于形成政府、企业、第三方中介组织三方共同推进信息化发展的局面。

  要有相应的专门机构,根据规划的目标任务长期跟踪,严格考核监督,确保信息化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航向乘风破浪。由于涉及到权和利的重新分配,必然会遭遇前所未有的阻力,为此部门和企业管理者务必要有清醒的头脑,突破传统的体制机制在某些方面的束缚,更加解放思想,加快科学发展,增强创新意识,树立必胜信心。围绕产业发展目标积极开展国内外企业联合,推动信息技术与企业深度融合,激发企业信息化发展信心与活力,从而带动全市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起到优化全市产业结构,推动全市产业结构调整,早日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注:数据来源:2015年年报及调研结果。

   

  -4-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