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统计局门户网站!现在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计视点
平顶山市民族构成、分布及特点
文章添加时间: 2022-04-22     文章点击数:

平顶山市多年来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持续发展。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人普”)数据显示,2020年11月1日零时,平顶山市常住人口(下同)达4987137人,其中汉族4922030人,占常住人口的98.69%,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人普”)的98.62%高出0.07个百分点;分布的45个少数民族共有65107人,占常住人口的1.31%。全市少数民族人口平稳增长,人口民族差距逐步缩小,民族交流和交融程度不断加深,体现了党宽松的民族政策,反映了平顶山市党委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科技诸方面的关怀和帮助。

一、少数民族个数多人数少 

从民族类别看,各民族多元共同发展。2020年七人普数据显示,全国56个民族中,平顶山市分布46个民族,比六人普多了阿昌族和门巴族,减少了怒族、乌孜别克族、裕固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5个民族。除汉族外,2020年平顶山市常住人口数较多的是回族、满族、蒙古族,分别为51006人、5239人、4669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3.56%,其中回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8.34%,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02%,其他少数民族人口较少。500-1000人的有苗族840人、土家族667人、壮族583人,其他均在400人以下(详见表1)。

image.pngimage.png

二、少数民族人口地区分布比较分散

七人普数据显示,全市各县(市、区)均有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各民族融合居住的状况非常明显。从各县(市、区)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看,除市区外,叶县、郏县、鲁山县相对较多。其中叶县有少数民族人口16198人,占其常住人口的2.31%;郏县8648人,占其常住人口的1.71%;鲁山6511人,占其常住人口的0.83%;汝州市相对较少,只有 3161人,占其常住人口的0.32%。全市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回族,其中叶县有回族人口11582人,占全市回族人口的22.71%;郏县有回族人口8304人,占全市回族人口的16.28%;湛河区有回族人口7074人,占全市回族人口的13.87%。少数民族人口第二位的满族主要分布在叶县,有2108人,占全市满族人口的40.24%。少数民族人口第三位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叶县和湛河区,其中叶县1673人、湛河区1648人,两地占全市蒙古族人口的71.13%(详见表2)。全市各族人民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紧密联系,和谐共存,呈现出大融和、小聚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 

image.png 

三、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状况差异化明显 

七人普数据显示,全市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的2.68%,其中汉族文盲人口占其15岁及以上人口的2.69%,少数民族文盲人口占其15岁及以上人口的2.31%,少数民族文盲人口占比低于汉族文盲人口占比和全市平均水平。按照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划分,全市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63年,少数民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32年,比全市低0.31年。且少数民族人口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说明少数民族受教育水平的分化程度大于汉族人口(详见表3)。

image.png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面详实反映了当前平顶山市少数民族人口的基本情况及10年间的变化情况。总的来看,10年来全市少数民族人口在规模、分布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重要变化,除受生育政策调整影响外,人口迁移流动是最主要因素。各民族之间人口流动活跃度和集聚效应加强,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实现了“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目标,开创了平顶山市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新局面。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