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统计局门户网站!现在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计视点
平顶山市“三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文章添加时间: 2017-09-14     文章点击数: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走在全省前列,率先实现崛起”的总体发展目标,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全市呈现经济较快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效益继续提高、民生明显改善的良好态势。

“三化”建设现状

一是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工业化取得较大进展

1、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从2004年起,工业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上升期,2004-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7.5%18.7%18.8%18.9%15.6%10%12.2%,带动全市GDP增速分别达到15.8%15.4%16%16.2%13.6%10%11.2%。三次产业比例由1980年的43.440.116.52010年演变为8.766.325,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序列已由一、二、三演变为二、三、一的格局。在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2010年占GDP66.3%,其中工业占62.6%。在工业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9.6亿元,占全部工业比重为81.5%,GDP的比重为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对平顶山经济增量的贡献率为52.6%,拉动经济增长8.6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业发展的快慢,特别是受规模以上工业的影响因素加大。

2、工业投资规模空前,结构调整力度继续加大。调整工业经济结构,一直是全市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2010年,全市727个工业在建项目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1.5亿元,同比增长21.8%。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8.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从行业分布看,除电力、煤炭行业投资下降外,全市优势行业大多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冶金工业投资24.8亿元,同比增长13.1%;化工工业投资64.5亿元,同比增长49.0%;机械工业完成59.1亿元,同比增长67.3%;建材工业投资41.1亿元,同比增长38.0%。平顶山市以培育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目标,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推进重大结构调整项目和工业园区建设,积极培育新的主导产业,着力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分别为8.38亿元、12.3亿元、12.8亿元、15.5亿元,2010年是比2007年的1.8倍。

3、工业以优势资源为基础,资源依赖性较强,基础产业、基础材料工业居多。不仅煤炭、电力、钢铁、水泥、帘子布、精制盐等国家重要能源原材料产品生产是凭借煤、盐、铁、水、石灰石等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的,就连化肥、树脂、耐火材料、大理石、酒、食品等重要地方工业产品,也无不依赖本地资源形成产业规模。这些产业一方面为全市工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又抑制了全市产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提高的步幅。

4、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接替产业的关联度强,产业技术递进关系明显。前期发展起来的产业往往成了后序产业发展的依托和产业滚动发展的阶梯。煤炭采掘带动了电力工业,而电力生产又为电气机械、金属冶炼、压延业和集中供热创造了条件;煤炭的洗选焦化为焦油精深加工、苯制66盐、焦炉煤气提供了基础,而苯制66盐又成为帘子布生产的原料。随着产业链条的拉长和加工深度的逐步拓展,产品附加值也相应提高,产业循序渐进的关系非常明显,发展循环经济条件优越。

二是粮食产量连创新高,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成效显著

全市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81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20万亩,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红薯、大豆、水稻、谷子和豆类为主,常年粮食总产量180万吨左右。近年来,平顶山市抓住河南打造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的重大战略机遇,乘势而上,拉高标杆,学有方向,把提高小麦、玉米生产能力作为重点,突出抓好粮食生产。通过实施小麦、玉米“百、千、万”高产创建行动,带动全市粮食大面积平衡增产,实现了全市粮食生产的跨越式发展。

2004年以来,连续六年粮食丰收,2006-2010连续四年总产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由2004年的161.3万吨上升到2010197.2万吨,为全省粮食超千亿斤做出了贡献。经济作物面积逐年增加,2010年油料种植面积达到83.3万亩,总产量14.7万吨;蔬菜面积73.5万亩,总产225.9万吨,总产值30亿元。烟叶面积22.7万亩,食用菌产量7.2万吨(按干重)。中药材、花卉面积1.46万亩,销售近3亿元。

优势作物向优势产区进一步集中,建成了优质专用小麦、优质专用玉米等优质粮食生产基地89个。全年优质专用粮食种植面积达400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65%。围绕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抓好油料、蔬菜、瓜果、花生等经济作物生产和花卉、食用菌、名贵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

加大投入,搞好病虫害防治。加大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的预警和防控力度。市、县两级政府建立小麦病虫害防治基金,用于统防统治。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提高植保技术普及率,市农业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利用重大病虫害防治补助项目,大力扶持发展植保专业合作社。全市已发展正式注册的植保专业合作社21家,其中由农业局扶持建成的合作社有12家,注册资金367万元,社员170人,拥有各类植保机械181台,其中大型施药机械23台,烟雾机55台,机动弥雾机103台,为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

2005年全市城镇化率为34.99%,城镇化水平高于全省(30.65%),低于全国(37.30%),在全省18个省辖市排列第7位。经过四年的发展,到2009年底(因人口普查原因,暂无2010年数据)平顶山市城镇人口达到210.2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1.75%,与2008年底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8.83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了1.5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一是随着平顶山市“工业强市”的大工业战略的推进实施,工业化进程显著加快,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了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务工;二是随着经济发展平顶山市城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加大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使城镇化具备了物质基础;三是平顶山市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外出务工经商发展,减少了乡村的常住人口,降低了乡村人口的比重。

纵向来看全市城镇化水平确实有了较大发展,但是横向对比全市城镇化水平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2009年全市城镇化率居全省第7位,位于中原城市群第5位,虽然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但是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2个百分点,比全省城镇化率最高的城市郑州市相差了21.6个百分点。这说明,从更高的层次看,平顶山市的城镇化建设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三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长期以来,我国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缺乏足够投入,造成了农业水利设施落后,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农村交通通讯不便,制约了农村的对外交流;农村医疗教育事业投入不足,农民素质的提高受到限制。此外农村机械化水平不高,农户拥有的拖拉机及其配套农机具比较陈旧,村道公路建设滞后,农村师资力量缺乏等。由于家庭承包制的实施,农户成为了农业经营活动的主体。农业现代化需要农业生产手段、技术管理和组织销售等方面有一个高要求,而现有资源条件和制度约束决定的人均承包土地的做法,带来了规模不经济问题。农业产业化很好地解决了农业经营规模狭小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它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不快,面临着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和地区行业之间发展不均等问题。总体而言,广东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制约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农民素质不高。农业主体现代化作为农业现代化新内涵的一个方面,指的是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即农民现代化。目前全市农民的文化程度以小学初中程度为主,对于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者接受专业培训的比例极低,而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者接受专业培训的比例稍高,但均未超过30%。农民素质的表现主要包括价值观念、文化素质、生产技能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由于接受教育程度不够或缺乏专业培训,许多农民仍然保留小农思想和封建迷信,民主法治意识比较淡泊,同时缺乏学习现代农业技术的能力,难以摆脱陈腐落伍的传统生活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主体现代化是关键,农民素质不高是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大因素,也是发展现代农业所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3、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平顶山工业结构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以煤炭、电力、冶金、建材等为主的能源、原材料资源开发型产业占主导地位。2010年全市能源、原材料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0%以上,结构调整的任务非常艰巨。产品结构存在“三多三少三低”的问题,即原材料产品多,制成品少,附加值低;生产型产品多,生活型产品少,销售利润率低;粗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技术含量低。结构笨重,档次偏低,创新能力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2.7亿元,只占规模以上工增加值1.9%,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4、资金短缺,投入规模明显不足,经济增长后劲乏力。全市经济的发展一直受到资金短缺的制约,与全省相比,资金投入规模明显偏小。“六五”时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率为3.6%,比全省低17.5%;“七五”时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率为7.9%,比全省低16.3%;“八五”时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率为18.6%,比全省低7个百分点;“九五”时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率为25.6%,比全省低近3个百分点;“十五”时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率为25.2%,比全省低近10.1个百分点;“十一五”时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率为47.3%,仍比全省低14.8个百分点。

5、企业规模小,产业结构层次低,工业化升级任务重。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全市工业经济在产业扩张的同时,长期形不成规模。布局分散,生产规模小,产业结构层次低,严重制约着全市工业化的进程。据统计,2010年,平顶山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1001户,实现产值(现价)3003.2亿元,企业户均产值30002万元。全市拥有规模以下工业3696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08.3亿元,企业户均产值293万元。全市工业属典型的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在全部工业企业中“粗加型”企业占有较大的比例,“深加工”、“技术型”企业所占份额较少。因此,全市工业企业创造的增加值较低。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全市虽然形成了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特种钢材、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但是优势产业的行业内部及行业之间产业链短、关联度低,仍未形成规模经济。

政策建议

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发展新兴产业上取得重大进展。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已经从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主的阶段进入以发展新兴产业为主的新阶段。一是对具有传统优势、现在潜力仍然很大的产业,全面加以创新,使之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积极发展环保产业,促进材料产业在产品质量、加工深度、开拓市场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二是对依托能源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加大扶持力度,提升整体水平。实施煤化工“绿色发展战略”,按照规模化、大型化、一体化、基地化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模式,走出具有平顶山特色的煤化工道路;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使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为全市经济的亮点。对效益好、污染少、带动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全面加速发展,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分量。在继续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文化产业总体实力。

二是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重点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畜牧业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实现突破。千方百计挖掘潜力、拓宽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构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稳定和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推动城市交通、物流、商贸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三是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步伐。按照规划合理化、布局集群化、土地利用集约化、面貌特色化的要求,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