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统计局门户网站!现在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计视点
从经济普查看平顶山市从业人员分布特征
文章添加时间: 2017-09-14     文章点击数:

全国经济普查是国务院部署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每五年进行一次,到目前为止已开展了三次(2004年第一次、2008年第二次,2013年第三次)。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充分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查清了主要总量指标,真实反映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从从业人员来看,五年间,全市从业人员稳步增加,行业间分布渐趋合理。

一、全市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分布特征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13年末平顶山市法人单位从业人员82.2万人,比2008年末(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增加14.6万人,增长21.5%。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39.6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5.2万人,增长15.0%

(一)企业仍是吸纳从业人员的主体。2013年末平顶山市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82.19万人,其中企业法人从业人员63.4万人,占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77.2%,是我市吸纳从业人员的主体。见表1

1:按机构类型分组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及比重情况表

按机构类型分组

从业人员(人)

各种机构类型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

总计

821870

100

  按机构类型分组

 

 

    企业

634126

77.2

    事业单位

96182

11.7

    机关

41114

5.0

    社会团体

4108

0.5

    民办非企业单位

11350

1.4

    基金会

48

0.0

    居委会

1533

0.2

    村委会

17248

2.1

    其他组织机构

16161

2.0

二)内资企业占绝对优势。在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从业人员61.7万人,占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97.2%。在内资企业中,又主要以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三种类型企业从业人员分别占内资企业从业人员的25.8%34.8%22.0%。见表2

2: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企业从业人员及比重情况表

 

从业人员数()

各种机构类型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

总计

634126

100.0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

 

 

    内资企业

616385

97.2

      国有企业

42544

6.7

      集体企业

15305

2.4

      股份合作企业

4136

0.7

      联营企业

975

0.2

      有限责任公司

220888

34.8

      股份有限公司

139371

22.0

      私营企业

163608

25.8

      其他企业

29558

4.7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3070

2.1

    外商投资企业

4671

0.7

(三)批发和零售业从业人员增势强进。2013年末,平顶山市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4117个,从业人员5.9万人,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63.3%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占55.1%,零售业占44.9%。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批发业占46.3%,零售业占53.7%见表3

 3按行业分组的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从业人员

比重%

(人)

350458

100.0

批发和零售业

58868

16.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4450

4.1

住宿和餐饮业

20308

5.8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562

1.0

金融业

13305

3.8

房地产业

18741

5.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1312

3.2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3060

3.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9480

2.7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4581

1.3

教育

50906

14.5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24973

7.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8156

5.2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88756

25.3

 ()机关事业单位从业人员行业聚集明显。2013年末平顶山市机关事业单位从业人员17.6万人,占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21.4%。其中教育行业5.1万人,占全部事业单位的29.0%,卫生和社会工作2.5万人,占14.2%,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8.9万人,占50.6%,三个行业占全部机关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93.8%。机关事业单位从业人员聚集明显。

 ()个体经济成为就业重要渠道。2013年末平顶山市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39.6万人,其中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11.3万人,无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28.4万人,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相当于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48.2%,成为就业重要渠道。见表4

:4:按行业分组的个体经营户情况表

行业中类

有证照户数
(
)

有证照人数
(
)

无证照户数(户)

无证照人数(人)

总计

46978

112607

110546

283885

  采矿业

15

55

754

1798

  制造业

2301

6047

17221

42332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3

7

44

105

  建筑业

180

1050

6693

51568

  批发和零售业

31058

65496

52548

10075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80

535

924

1710

  住宿和餐饮业

4930

18526

12234

29854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83

522

477

742

  房地产业

20

51

26

9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06

1665

4384

7789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490

1286

2388

5232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0

0

28

81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5274

13118

9476

18760

  教育

178

985

1459

9340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178

2222

118

39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48

961

1654

13012

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组情况看,平顶山市有证照的个体经营人员主要从事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制造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这四个行业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达到10.3万人,占全部有证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的91.2%;无证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这六个行业无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达到25.6万人,占全部无证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的90.1%

二、平顶山市就业人员分布隐含的不利因素

(一)传统产业、低技术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高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小。2013年平顶山市从事建筑业从业人员6.7万人,批发零售业5.9万人,住宿餐饮业2.0万人,采矿业14.8万人。以上4个行业从业人员占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35.8%。在全部个体从业人员中(有证和无证),从事批发零售业的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达到16.6万人,建筑业5.3万人,住宿和餐饮业4.8万人,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3.2万人,这五各行业占全部个体从业人员的75.5%,说明平顶山市从事低技术行业的从业人员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高技术行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8%,比重严重偏低。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业人员少。2013年末,平顶山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企业法人单位15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0.1%。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9941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1.2%

三、扩大就业的几点建议

(一)扩大就业要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着手。2013年平顶山市平均每个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0.9人,其中企业法人平均51.9人;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户均2.5人。从理论上讲,新设立一个法人单位可吸纳40.9人就业,新增一个法人企业可吸纳51.9人就业,新增一个个体户,可吸纳2.5人就业。所以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不仅可以增加税收,发展经济,还是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

(二)扩大就业要从大力发展壮大服务业着手。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2013年平顶山市第三产业比重为31.3%低于全国14.6百分点,发展壮大服务业仍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为此,必须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一项重大而长期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发挥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作用,在巩固现有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三)扩大就业要从提高就业人员素质着手。平顶山市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由于劳动力素质偏低,特别是农民工,造成了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比较突出,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劳动力市场需求与劳动力自身素质偏低的矛盾造成的结构性失业的问题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存在。因此,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创新培训方式,包括采取集中培训、“菜单式”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基地建设等方式,加大对新增就业以及再就业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就业人员的素质,从而达到扩大就业的目的。

(四)扩大就业要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着手。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的关键是在城镇能够实现稳定就业,主动力就是扩大就业和升级就业。因此,加大新型城镇化建设力度,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对于扩大就业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五)扩大就业要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平顶山与全国一样,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必须要坚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一人的创业带动一批人的就业,拓展就业空间;要坚持简政放权,用改革的办法搭建更优创业平台,用市场的力量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