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统计局门户网站!现在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计视点
2010年平顶山市社会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文章添加时间: 2017-09-14     文章点击数:

2010年,全市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0亿元,同比增长19.4%,增速居全省第4位,扣除物价指数,实际增长15.7%。
    全年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一、全市消费品市场低开高走,平稳运行。从月度趋势看,今年以来,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体呈低开高走,平稳运行的格局。从季度趋势来看,一、二、三、四季度同比累计增幅分别为18.8%、19.2%、19.5%、19.4%,也基本趋向平稳抬高之势。

二、城镇消费稳步增长,增速高于乡村市场。2010年,全市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8.2亿元,同比增长20.0%;全市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1.7亿元,同比增长15.7%,城镇居民消费增长高于农村居民消费增长4.3个百分点。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市的88.1%,拉动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90.1%。城镇消费品零售市场保持稳步增长的原因有:一是近年来全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消费规模不断扩大;二是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县城区范围不断扩展,扩大了县级消费品市场的份额;三是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鼓励职业稳定的农民工进城,有效提高劳动报酬的同时,城镇消费群体进一步扩大。
    三、零售业稳居消费品零售市场主行业地位,住宿业增速较高。从行业发展态势看,受居民消费需求、社会投资需求的持续驱动,零售业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并保持上升态势,2008年至今零售业贡献率分别为71.2%、75.9%、76.9%。2010年,全市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67.2亿元,同比增长19.6%,占全市零售总额比重为76.3%,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零售业贡献率的提高和拉动力的增大,有力的促进了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量水平。
    住宿餐饮业的增速依旧保持领先。2010年全市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9.8亿元,同比增长20.0%,高于批发零售业0.7个百分点。其中住宿业增长27.5%。但在保持增速居行业之首的同时,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却有所下降,2010年为17.1%,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同时,对消费增长贡献率也逐年下降,自2008年至今,贡献率分别为21.7%、18.3%、17.5%,对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拉动作用也从2008年的5.1个百分点下降到今年的3.4个百分点。一方面是由于消费结构升级,刺激消费政策效应使零售业的增长拉动作用逐年增大,另一方面是由于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发展后,目前,住宿和餐饮业尤其是餐饮业发展规模日渐饱和,虽然居民消费需求依然旺盛,但商家竞争加剧,经营成本今非昔比,行业整体扩张性增长势头有所放缓,对全市消费增长的拉动作用也逐年趋弱。
   
四、企业比重逐年上升,对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贡献率持续提高。近年来,全市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企业规模逐步扩大,2010年全市企业零售额占零售总额的比重从上年的33.7%提高到42.0%。相对个体而言,企业近几年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自2008至今,企业对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8.9%、45.5%、57.0%,两年间提高18.1个百分点;同时,2010年企业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6个百分点,高于个体2.8个百分点。
   
五、限上企业扩张明显,限下及个体增速放缓。近年来,随着全国知名大型商业企业不断在平顶山围城圈地,使得平顶山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市场竞争加剧,大型商场,饭店,宾馆等在规模上不断扩大,服务上不断提高,促进了限额以上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拉动力明显提高。2010年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08.3亿元,同比增长35.9%,增速高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6.5个百分点,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30.9%,所占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50.2%,比上年提高10.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8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限额以下单位及个体户的经营特点是分布广、规模小、经营商品附加值低,近两年来增速有所放缓。2010年,全市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户实现零售额241.7亿元,同比增长13.3%,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9.1%,比上年下降3.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7个百分点,比上年下降2.5个百分点。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