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工业生产持续放缓,经济效益回落较深。进入9月份以后,随着全国和全省经济的企稳筑底,我市工业经济也由快速下滑逐步转向缓中趋稳。但是,外部需求持续不足,企业经营成本增大的形势并未明显改观,部分行业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局面还未出现根本改变,我市工业经济尚未出现总体趋势性回升的特征。
一、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工业生产总体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
进入2012年以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结束了上年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势头。今年1-2月份增加值增速以8.3%的增幅开局,随后的3、4两月分别增长了8.6%和9%,增长势头开始向上。但是,从5月份开始向上缓增的势头突然转而向下,5%左右的单月增速一直持续到10月份(参见图1),11月当月受医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恢复性增长的影响增速回升至11.9%。下半年以来的经济运行印证了上半年时作出的全市规上工业经济运行有进入低速运行区间的迹象这一判断。
1.工业生产波动较大,回落较深。从图2我们可以看到,我市工业生产增速的月度间波动较大,生产运行很不平稳。今年以来,全国单月的工业生产增速从去年的13.5%左右的增长区间回落至9.5%左右,回落了4个百分点;全省从去年的20%左右的增长区间回落至14%左右,回落了6个百分点;而我市从去年的15%左右的增长区间回落至6%左右,回落了9个百分点。
2.工业生产增速长期在全省位次靠后。今年1-10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这一速度在全省排第18位,已经连续17个月在全省排倒数后两位。这个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14.6%)低7.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10%)低2.7个百分点。
3.过半主要工业产品同比减产。今年1-10月份,全市重点监测的20种工业产品中,有11种同比减产。其中,钢材、树脂、烧碱、化肥、合成纤维单体和聚合物等6种产品均减产20%以上。原煤、洗煤、原盐和矿山专用设备等4种产品虽然同比增产,但增速低于5%。
|
表1:平顶山市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 |||
|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累计产量 |
累计增长(%) |
|
原煤 |
万吨 |
3844.6 |
4.3 |
|
洗煤 |
万吨 |
3729.7 |
3.5 |
|
原盐 |
万吨 |
251.8 |
4.8 |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224.8 |
-11.5 |
|
钢材 |
万吨 |
185.0 |
-32.1 |
|
聚氯乙烯树脂 |
万吨 |
27.2 |
-26.0 |
|
焦炭 |
万吨 |
473.1 |
-18.8 |
|
水泥 |
万吨 |
1024.2 |
13.7 |
|
烧碱 |
万吨 |
31.8 |
-24.3 |
|
布 |
万米 |
3589.5 |
-1.5 |
|
帘子布 |
万吨 |
4.3 |
13.6 |
|
化肥 |
万吨 |
3.7 |
-41.1 |
|
白酒 |
千升 |
15324.0 |
7.0 |
|
啤酒 |
千升 |
77597.9 |
-11.7 |
|
淀粉及淀粉制造 |
万吨 |
29.3 |
46.7 |
|
高压断路器 |
台 |
6473.0 |
14.0 |
|
矿山专用设备 |
万吨 |
16.6 |
4.5 |
|
化学纤维 |
万吨 |
9.3 |
-0.5 |
|
合成纤维单体 |
万吨 |
17.3 |
-21.6 |
|
合成纤维聚合物 |
万吨 |
6.8 |
-31.9 |
(二)工业效益陡然回落并呈持续缓慢增长的态势
同工业生产的放缓态势一致,进入2012年以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效益陡然下滑,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水平结束了上年连续保持25%以上的高速运行区间转入低位运行。今年1-2月份,主营业务收入以5.9%的增幅开局,而后2个月同工业生产一样出现了短暂的小幅回升,随后从5月份的增长8.7%逐月回落至10月份的2.5%。
1.工业利润大幅下滑。今年开局,全市利润总额增速低至4.5%,随后逐月震荡走低,1-10月份累计同比下降11.8%,为近年来罕见。与此同时,单月利润总量规模由去年的月均15亿元左右减少至今年年初的13亿元,二、三季度又逐月减少至9月份的5.3亿元,创近年新低。10月当月利润总额实现10.2亿元,但回升势头能否保持有待继续观察。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断降低,削弱了企业扩大生产的积极性,抑制了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张。
2.产成品库存居高不下。今年以来,我市工业产成品库存逐月走高,库存产品由年初的51.7亿元增长至10月份的69.8亿元,净增18.1亿元。在企业生产和销售未现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库存不断增加,加剧企业流动资金的紧张,制约了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能力。
(三)相关指标印证工业经济走势
今年以来,全市工业用电量(电力部门数据)在经历了前四个月的缓慢回升以后从5月份开始不断下滑,从侧面印证了我市工业生产不断走低的趋势。今年1-11月份全市税务部门实现工业税收67.2亿元,同比下降12.2%,从侧面印证了我市工业效益陡然下滑的走势。
二、工业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
(一)工业结构调整呈现积极变化
1.轻重产品结构有所变化。今年1-11月份,我市轻工业增加值达到全市的14.3%,比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比2007年底提高了2.3个百分点。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比全市平均水平高4.9个百分点。轻工业比重逐年提高,2007年以来年均提高0.5个百分点。
2.非公有制经济快速提升。今年1-11月份,我市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56.6%,比去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比2007年底提高19.3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比重快速提升。
3.行业结构不断得到改善。涉煤行业和高耗能行业比重有所下降,装备制造业稳定提升。今年1-11月份,煤炭开采、洗选及炼焦等涉煤行业增加值占全市的49.8%,比去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市的31%,比去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的10.7%,比去年同期提升1.4个百分点。
(二)部分支柱行业表现好于全省
1.煤炭行业生产和效益均好于全省。今年1-10月份,我市煤炭行业增加值占全市的43.9%,同比增长7.5%,比全省同行业平均水平高7.2个百分点。煤炭行业实现利润39.1亿元,同比下降27.2%,但仍比全省同行业平均水平高6.4个百分点。我市煤炭行业生产和盈利水平虽处低谷,但发展形势好于全省。骨干企业平煤股份1-10月份现价总产值增速比永煤集团高2.7个百分点。
2.装备制造业中主要行业好于全省。电器、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制造等3个行业增加值占全市的7%,占装备制造业的65.1%。今年1-10月份,这三个行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28.1%、24.2%和37.1%,分别高于全省同行业平均水平4.3、4.7和20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41.8%、41.3%和27.5%,分别高于全省同行业平均水平121.1、28.6和16.4个百分点。但是,骨干企业平高集团现价总产值增速仍比许继集团低6.6个百分点。
3.钢铁行业盈利水平好于全省。今年1-10月份,我市钢铁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3.3亿元,同比下降9.6%;实现利润7.4亿元,同比增长18%,高于全省同行业38.6个百分点。该行业舞钢公司生产形势好于省内主要钢铁企业安钢公司,总产值增速比安钢高8.2个百分点。
(三)11月份当月工业生产受恢复性增长拉动有所回升
11月当月,受医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恢复性增长的拉动,当月全市增加值同比增长11.9%,为今年以来单月增速首次突破两位数增长。
(四)工业产业集聚区产销形势好于全市
今年1-10月份,全市工业产业集聚区增加值占全市的31.2%,比去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增加值同比增长1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集聚区工业生产和销售形势好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工业增速持续较低的原因分析
(一)国际、国内经济运行环境方面:
1.国际上,全球经济仍处于复苏进程缓慢、不确定因素增多的状态当中,短期内难有明显起色。美国近期采取了解决债务问题的中长期综合措施,增强中高端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持续保持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美国经济有改善的迹象,尤其是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幅度超出预期,达到2.5%。但由于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过高的债务率限制财政刺激政策力度等,使得短期内经济增长难有根本性改观。欧债危机方面,欧盟、欧元区国家初步达成部分共识,提出了一些应对性解决方案,使缓解欧债危机出现一丝曙光,但其危机的深刻性和艰难性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欧元区经济的增长仍存在曲折过程。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和地区通货膨胀依然处于高位,自身政策调整力度加大,更加注重防通胀和稳增长等方面的目标平衡,使经济增长更加稳健而增速放缓。
2.国内需求低位徘徊。今年以来,以大中企业为样本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长期在50%左右的荣枯线徘徊,以中小企业为样本的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长期在50%以下,两个指标的表现说明中国制造业扩张受到抑制。
国际国内需求持续不足,制造业订单回升缓慢,由于产业链传导的作用,我市工业经济运行趋势要滞后于全国3到5个月,滞后于全省2个月左右。因此,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导的我市工业经济在短期内不会有大幅改观。
(二)我市区域经济发展方面:
1.产业结构是制约我市工业增速提升的主要因素。1-10月份,全市37个大类行业中有21个行业低于全省同行业平均增速,若这些行业达到全省同行业平均水平,可使全市增速提高4.1个百分点;有16个行业高于全省同行业平均增速,若这些行业与全省同行业增速持平则全市增速降低4.9个百分点。
因此,按照目前我市的工业产业结构,行业增速全部达到全省同行业水平,全市工业增速只有6.5%,低于目前实际增速0.8个百分点。这个结果说明产业结构是制约我市工业增速提升的主因,即便我市各个行业的增长态势同全省同步,总体工业增速也要低于全省8.1个百分点。
2.过半行业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是制约我市工业增速提升的重要因素。若平顶山市产业结构与全省产业结构相同,按平顶山1-10月份各行业增速测算,全市增速可达10.7%,高于目前实际增速3.4个百分点。但是,这一增速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9个百分点,这部分差距主要是过半行业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造成的。今年1-10月份,平顶山市工业经济覆盖的37个大类行业中,有21个行业增速低于全省同行业平均水平,这21个行业增加值占全市的39.5%。
其中,在全市工业经济中比重较大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业、炼焦业、化学原料制造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等6个行业增加值占全市的32.3%,增速分别低于全省同行业8.5、2.3、8.6、22.6、16.7和22.8个百分点。如果高于全省同行业平均增速的行业保持目前增长态势、低于全省同行业平均水平的21个行业增速达到全省同行业水平,可使全市增速提高4.2个百分点,达到11.5%。
3.整合、停产企业过多,新增企业拉动有限。10月份当月,平顶山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整合、停产236家(其中,非煤企业74家,洗煤厂30家,停产整合煤矿132家),整合、停产面达28.7%。1-10月份持续整合、停产企业185家(其中,非煤企业31家,洗煤厂22家,停产整合煤矿132家),整合、停产面达22.5%。1-10月份,今年以来新增纳入规模以上工业名录库的10家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6亿元,拉动全市增速0.7个百分点。整合、停产企业较多,新增企业拉动有限,成为制约我市工业提速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4.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下滑,降低企业生产积极性。今年以来,我市主要工业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抑制了企业扩大生产的积极性。其中,原煤销售平均单价从年初的540元/吨下降到440元/吨,下降了18.5%;精煤销售平均单价从年初的1600元/吨下降到1100元/吨,下降了31.3%;焦炭销售平均单价从年初的1800元/吨下降到1500元/吨,下降了16.7%;厚钢板销售平均单价从年初的5500元/吨下降到4200元/吨,下降了23.6%;烧碱销售平均单价从年初的2750元/吨下降到2580元/吨,下降了6.2%;水泥销售平均单价从年初的310元/吨下降到270元/吨,下降了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