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统计局门户网站!现在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计视点
2013年1-2月经济运行情况
文章添加时间: 2017-09-14     文章点击数:

今年前两个月,全市经济基本承接去年的运行态势,呈低速增长。1-2月份规上工业经济增长2.7%,同比降低5.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9%上下,同比降低4.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6%,同比降低2.2个百分点。预计一季度GDP增长4%左右,同比降低3.7个百分点。

一、1-2月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农业生产保持平稳

一季度全市农村经济形势平稳发展。全市冬小麦一类苗比例为51.6%,二类苗比例为22.0%,三类苗比例为26.4%。与去年同期相比,一类苗偏少1.6%,二类苗偏多2.1%,三类苗偏少0.5%,总体苗情接近去年同期。目前小麦已进入返青生长期,由于降水持续偏少,部分麦田已出现旱情,不利于小麦返青期生长。因此,对于墒情较差麦田或已出现旱情麦田,应及时较好返青水,确保小麦正常恢复生长。预计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3%,同比回落0.2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依然低迷

1-2月份,平顶山市工业生产延续上年的回落态势。初步统计,1-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02.6亿元,比去年同期114.6亿元减少12亿元,名义下降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7%,同比回落5.6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增速回落5.4个百分点。(全省综合价格下降0.7%,与我市密切相关的煤炭价格下降11.6%、钢铁价格下降3.9%、焦炭价格下降5.7%、帘子布价格下降9.4%、水泥价格下降6.4%、树脂价格下降1.4%,白酒价格基本持平。)

1)重点企业生产经营逐月放缓。重点工业企业月度趋势调查结果显示:12月份重点工业企业生产经营逐月放缓,大部分调查企业因受春节放假的影响,整体情况不如上月。正常生产的企业比重下降,设备利用率、销售形势、产品订单等情况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平煤股份累计产值34.4亿,当月和累计增速分别是-16.3%-13.7%。舞钢公司累计产值11.8亿,当月和累计增速分别是-22.4%-12.4%。神马尼龙累计产值7.7亿,当月和累计增速分别是-16.8%-2%。姚电累计产值7.9亿,当月和累计增速分别是-27.9%-6.7%。鲁阳电厂累计产值6.9亿,当月和累计增速分别是-19.4%-8.5%。神马股份累计产值5.2亿,当月和累计增速分别是-8.5%-12%。平煤机累计产值1.9亿,当月和累计增速分别是-42.3%9.4%。平高集团累计产值6.3亿,当月和累计增速分别是-19.4%14.5%,其中:平高电气累计产值4.9亿,当月和累计增速分别是-19%18.7%

2)县(市、区)发展差异巨大。宝丰和叶县高速增长,分别同比增长41.7%20.5%。汝州、郏县和卫东同比保持增长,增速分别是14%5.1%4.7%。新华区和新城区同比略降,增速分别为-1.7%-1.2%。石龙、湛河、鲁山和舞钢同比大幅下滑,增速分别为-32.7%-27.6%-20.3%-19%

3)从工业用电量看。1-2月份,电力部门工业用电量2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其中,煤炭行业增长2.5%,钢铁行业下降29.1%,电力行业增长13.5%

4)与预计情况对比。工信局预计月均增加值56.7亿元,实际完成总量51.3亿元,比预计数月均少5.4亿元。其中,宝丰比预计少2.1亿,卫东少0.95亿,舞钢少0.8亿,石龙少0.7亿。

1-2月份分县区增加值数据

县 市 区

工信部门

预计

实际上报增加值

上报速度

实际上报比预计

(亿元)

(亿元)

%

(亿元)

平顶山市

113.4

102.6

2.7

-10.8

新华区

18.9

19.3

-1.7

0.4

卫东区

7.3

7.3

4.7

0.0

石龙区

7.0

5.1

-32.7

-1.9

湛河区

7.6

6.2

-27.6

-1.4

宝丰县

20.5

16.4

41.7

-4.1

 

14.6

13.8

20.5

-0.8

鲁山县

4.1

3.4

-20.3

-0.7

 

9.3

9.3

5.1

0.0

舞钢市

7.2

5.6

-19.0

-1.6

汝州市

16.1

15.3

14.0

-0.8

新城区

0.8

0.9

-1.2

0.1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1-2月份,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1亿元,同比增长24.9%。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2亿元,增长52.7%。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施工项目增多。受去年四季度全市开展投资项目“攻坚季”考核,多数县区集中开工入库一批新项目的影响,今年,全市结转项目共741个,较上年增加248个,新开工项目9个,比上年减少2个,元至2月份,全市在建的施工项目654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93个,施工项目的增多为全市投资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条件。

二是施工规模扩大。元至2月份,我市投资施工总规模为1370.6亿元,同比增长61.7%,其中新开工项目9个,施工规模为17.0亿,同比增长99.8%。施工规模的扩大,为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消费市场开局平稳

1-2月,平顶山市消费品市场低缓起步,平稳开局。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05亿元,同比增长13.6%,总量居全省第11位,与上年同期持平,增速居全省第5位,比上年同期前移6位。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2.04亿元,同比增长13.9%。主要特点有:

1消费增速放缓,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2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6%,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回落幅度小于全国和全省,比全国小0.2个百分点,比全省小0.6个百分点。

2、乡村市场增速快于城镇市场。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1-2月,全市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3.19亿元,同比增长13.6%;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86亿元,增长13.8%,快于城镇市场0.2个百分点。
    3
、批发和零售业拉动作用明显。1-2月,全市批发零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2.54亿元,同比增长14.3%
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7.8%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个百分点,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1.8%
    4、餐饮消费回落幅度较大。1-2月,全市住宿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1.51亿元,同比增长8.7%,比上年同期回落6.4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33亿元,增长7.8%,回落9.4个百分点。

餐饮消费增速较大幅度回落,一方面体现了消费者餐饮消费的理性回归和节俭化趋势。另一方面也彰显了国家“厉行勤俭节约、抵制铺张浪费”各项规定和要求取得的显著成效,餐饮领域公务消费、集团团体消费等公务吃喝之风、奢华消费势头得到强有力遏制

5、节日消费气氛明显。1-2月,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长同比14.7%,吃、穿、用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1.8%14.6%15.1%。其中,粮油类增长12.1%,蔬菜类增长47.1%,干鲜果品类增长15.4%,饮料类增长14.7%,烟酒类增长11.8%,服装类增长14.6%,金银珠宝类增长19.1%,家具类增长56.7%,通讯器材类增长10.4%
    6
、汽车消费回升。1-2月,全市汽车类实现零售额8.35亿元,同比增长34.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2.6个百分点。

二、当前经济走势预测

一季度,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仍将面对复杂形势和困难挑战,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和部分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加大,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和产品价格偏低的问题并存,工业增长和节能降耗的矛盾加剧。受国家有关政策因素影响,我市部分重点支柱产业呈现低速徘徊甚至下降趋势,整体经济将处于低速、缓慢增长态势,下行压力短期不会得到缓解。预计一季度全市GDP增长4%左右。

(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影响。201212月,针对全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矛盾加剧的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工作重点并出台相关调控政策措施,加强科技创新,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产能大量过剩主要集中在钢铁、水泥、煤化工等行业,氯碱、甲醇等一度热销的化工产品也因为产大于需而销售困难。而这些行业在我市的产业结构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2012年煤炭行业占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3.8%,建材行业占8.9%,钢铁行业5.8%),对我市的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用。从前两个月重点工业企业月度趋势调查结果看出,我市这些行业生产比去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下滑,对全市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二)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今年2月,国务院确定5项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措施(即“国五条”),提出要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限购措施,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国五条”的出台对房地产、股市、期货,乃至整个国内经济已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对钢铁行业和建材行业而言,市场信心急剧降低,现货价格持续回落,前两个月全国钢铁价格下降3.9%、水泥价格下降6.4%。市场的低迷,给我市相关行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冲击。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为确保今年全市经济实现平稳增长,今后一个时期将重点在以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做好项目建设各项工作,特别是技改项目和重点项目做到项目早下达,支持资金早到位,建设条件早落实,保证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对重点项目实行联审联批、跟踪督查督办、通报奖惩等制度,下大力气解决土地、资金、环评、基础设施配套等突出问题,以项目扩投资、强支撑。注重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二是全力加强重点工业企业帮扶。继续落实分级帮扶责任制,重点抓好全市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企业帮扶。采取领导分包、“一企一策”,加强调研,切实解决重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从根本上扭转大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运行低迷的状态。

三是全力抓好新增长点培育。密切关注新增规模以上入统工业企业,加强对新增规模以上入统企业数量和新增规模以上入统企业增加值的考核,提出年度计划,促进各县(市、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工作。

四是全力促进要素保障工作。发改、工信、财政、金融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沟通配合,一起做好企业重要生产要素保障工作。特别是马上进入农田灌溉时节,农业用电增加较多,工业用电时段性紧张局面即将形成。要早做计划,确保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用电需求,保工业企业正常生产。同时,积极做好重要物资运输、重点企业燃气供应等工作。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