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统计局门户网站!现在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计视点
百日攻坚  成效显现
文章添加时间: 2017-09-14     文章点击数:

为积极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稳定工业经济运行,确保全年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平顶山市决定在全市开展稳增长调结构百日攻坚行动。抓住年底前100天左右的时间,明确目标、强化措施、跟踪落实,确保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在7%以上。从平顶山市近几个月工业运行情况看,当月增速从9月份跃升两位数增长,实现10.1%增长后,10月份达到11.3%11月份达到12.5%,连创年内新高,使前11个月累计增速达到7%,百日攻坚行动,成效不断显现,只要12月份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确保全年平顶山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在7%以上的目标,已无悬念。

一、   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

今年以来,平顶山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稳步回升,持续向好。 11月当月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1亿元,同比增长12.5%,比10月多完成工业增加值5.4亿元,增速比上月提高1.2个百分点,比去年11月提高0.6个百分点,工业生产提速明显,回升势头进一步得到巩固。

从单月增速看,11月当月增速分别比今年2月以来各月回升13.58.95.46.96.75.84.72.41.2个百分点,从5月份开始工业生产总体保持着恢复性持续稳步增长态势,累计增速从4.6%提升到了7%,接近百日攻坚全年目标。

(一)从行业看,超过七成的行业保持增长,支柱行业拉动明显

11月当月,平顶山市37个大类工业行业中有27个行业保持增长,比9月份增加7 个,增长面达73.0%。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势稳定,同比增长11.9%,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量的贡献率为39.3%,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当月增长4.9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恢复性增长,同比增长23.5%,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量的贡献率为19.5%,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当月增长2.4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速较快,同比增长56.7%,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量的贡献率为13.6%,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当月增长1.7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恢复性增长,同比增长27.7%,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量的贡献率为7.2%,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当月增长0.9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回升强劲,同比增长13.8%,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量的贡献率为5.8%,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当月增长0.7个百分点。

(二)从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仍是当前工业经济的支柱

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占全市的47.9%,同比增长7.8%,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量的贡献率为43.2%,比10月份提高9.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当月增长5.4个百分点,拉动累计增长3.3个百分点。国有企业11月份增加值同比增长6.8%,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量的贡献率为10.9%,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当月增长1.4个百分点。

(三)从企业规模看小型企业增速拉动明显

11月当月,大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量的贡献率为14.5%,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当月增长1.8个百分点。中型企业增长9.4%,比10月份回升4.7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量的贡献率为12.9%,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当月增长1.6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增长18%,比全市平均增速高出5.5个百分点,比10月份提高3.4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量的贡献率为63.7%,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当月增长8个百分点,拉动累计增长6.2个百分点。

(四)多种因素支撑工业经济的的稳步回升

首先,从平顶山市工业用电量增速看,11月份工业用电量增速17%,比10月份(4%)提高13个百分点,比最低的三月份(-19.2%)提升了36.2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增速从5月份(-10.9%)开始稳步逐月回升,预示着平顶山市经济经过长时间震荡调整和力量积蓄,已经逐步走出低谷,迎来经济增长攀升期,朝着预期的目标逐步向好。

其次,从工业税收的增速看,11月工业税收增速13.5%,比最高的10月份(32.2%)回落18.7个百分点,比最低的二月份(-27.5%)提升了41个百分点,平顶山的工业经济的稳步回升直接拉动了工业税收的增长。

第三,从主要产品产量增速看,11月份平顶山市重点监测的20种工业产品中,有12种主导产品当月增长。其中,发电量增长22.3%,水泥增长14.0%,焦炭增长11.2%,洗煤增长8.9%,钢材增长4.4%,布增长37.3%,白酒增长35.3%,淀粉及淀粉制品增长15.7%,帘子布增长15.8%,化学纤维增长5.0%,矿山专用设备增长3.5%,合成纤维单体增长2.3%。平顶山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增速多数回升,带动工业经济稳步回升。

二、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近年来,受国家宏观经济下滑和市场需求收缩的影响,下行压力加大。平顶山市工业经济增速放缓,主要工业产品多数品种出现减产,在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一直靠后,20132月平顶山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触底落至-1.0%,开始逐步走出低谷,迎来经济增长的复苏,特别是平顶山市落实我省稳增长调结构百日攻坚行动后,从9月份开始加速增长,连续三个月保持10%以上的增势,基本达到了百日攻坚全年目标。随着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减缓,转型升级需求更加迫切,但由于平顶山市受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的制约,困难和问题依然突出。

(一)工业经济增速低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

20131-11月份平顶山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增速7%,比全国低3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8个百分点,比紧邻的洛阳市低一个百分点,在全省18个地市中排名最后。其中: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累计增速1.5%,低于全省平均增速2.6个百分点;纺织业累计增速4%,低于全省平均增速5.9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累计增速-1.7%,低于全省平均增速16.9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平顶山市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主要工业行业都在国家的政策约束下,从短期来看,生产恢复缓慢;从长远来看,产能扩张有限。

(二)部分重点企业、重点产品产量下降,严重制约着平顶山工业的稳定快速发展

平顶山作为资源型的工业城市,能源原材料产业占工业经济比重较高,从国家制定的长远发展规划来看,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从主要依靠产能扩张和重化工业发展转向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这样一来,平顶山市的能源原材料等支柱产业将很难再有高速的发展机遇,从而制约了平顶山工业的快速发展。

从平煤股份生产运行情况来看,今年以来经济增长势头较弱,依然持续在低位运行,较去年年底无回升迹象,整体形势不容乐观。主要产品原煤前11个月累计产量下降6.4%,虽然精煤累计产量增长17.6%,但累计工业总产值(现价)下降12.1%

从舞阳钢铁公司生产运行情况来看,因为受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易跌难涨的影响,目前钢铁行业生产经营形势极为严峻,企业效益持续低迷,随着下半年国内钢材市场整体呈震荡上涨的走势,价格有小幅回调。但具体到舞钢公司而言,表现为合同量不足,价格下跌,效益没有改善,生产能力难以充分发挥,产能利用率不到60%,资金回笼困难,生产组织难度加大。主要产品钢板前11个月产量下降9.2%。累计工业总产值(现价)下降13.3%

从平顶山供电公司生产运行情况来看,前11个月累计工业总产值(现价)下降1.2%1-11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5%,增速比全省低4.1个百分点。其中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7%的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1.1%。虽然11月份当月,平顶山市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7%,今年首次出现两位数的增速,比上月提高13个百分点,但线路损耗就拉动增长4.1个百分点,并非全部是工业企业生产拉动所致。

(三)县域工业发展不平衡

20131-11月份规模以上县域工业拉动全市累计增速提高7.8个百分点,比全市累计增速高0.8个百分点,比区属工业拉动高出8.4个百分点,县域工业发展明显高于区属和市直工业。从经济增速看,县域工业增速悬殊,最高的宝丰(17.0%)比舞钢(0%)高出17个百分点。从经济总量上看,差距也较大,1-11月宝丰县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11.5亿元,分别是鲁山县(28.5亿元)、舞钢市(35.3亿元)的3.9倍和3.2倍。

三、推进平顶山市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以特色产业聚集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从充分利用本地优势,依托本地资源,大力兴办区域经济,特色产业。目前发展起来的产业聚集区,已产生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如舞钢市的钢铁产业集群已成为平顶山市最大的产业集群;叶县以城区为中心已形成河南三大皮鞋生产基地,为马庄为中心已形成河南十大牛羊肉屠宰和深加工中心之一,河南最大的农用三轮车生产基地;郏县以赵花园为中心已成为全国三大铁锅生产基地;鲁山县赵村乡的绢花生产已成为河南最大的生产、批零地。目前,全市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各类产业集群十几个,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

(二)拉伸产业链条,以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为长远目标

依托我市丰富的煤炭和岩盐资源优势,形成完整循环产业链条,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煤、盐联合化工生产基地,依托钢材加工和机械制造行业加快煤矿机械、高压输变电和交通运输设备等装备制造业发展;依托化学原料和化学纤维制造业加快塑料和橡胶产业发展,争取引进汽车、三轮车制造行业中的塑料部件及轮胎等零部件制造企业。

当前,优化资源能源结构,倡导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已成为不可动摇的国际大趋势。“十二五”期间恰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进平顶山实现“弯道超越”的重要途径。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注重工业发展的同时,淘汰、改造落后产能,提高新上项目准入门槛,积极引进新兴产业,促进工业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三)依靠科技创新和项目建设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优化升级

首先要巩固煤炭、建材、钢铁、炼焦、化学原料和电力等传统支柱产业,根据市场需求改造传统的能源产业,升级原材料产业,通过争取项目投资巩固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规模在全省的比重。其次更加注重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发展生物医药、食品饮料和电子信息等与消费者联系紧密的消费品工业,从而提高轻工业的比重。发展壮大汽车、三轮车及零部件制造、新材料制造和电气机械制造产业,从而提高非煤工业的比重,逐步调整优化行业结构。还要注重用技术创新改造高耗能设备发展低碳工业,降低产品成本,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解决平顶山竞争力不强、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平顶山市要想在中原经济区巩固能源、原材料基地的地位,必须从长远考虑,以项目拉动经济增速的提升,以项目扩大招商引资,以项目调优产业结构、调优工业行业结构,以项目增强发展后劲。 “十二五”期间谋求在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机遇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为平顶山率先实现崛起,提前全面小康不懈努力。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