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统计局门户网站!现在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计视点
工业效益提速晋位  运行质量明显改善
文章添加时间: 2017-09-14     文章点击数:

 进入2013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国经济的逐步回暖,平顶山市工业经济效益结束了上半年震荡运行的局面,尤其是在全市开展稳增长调结构百日攻坚行动以来,工业效益更是明显改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9月份由负转正,10月、11月逐月攀升,连创年内新高。1-11月份利润增速在全省18个省辖市排名第14位,比上月前移3位,成为今年平顶山市工业经济运行中的一大亮点。

    一、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效益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持续提升,总量突破2000亿元

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52.2亿元,同比增长3.2%,高于上年同期1.4个百分点,比1-10月份提高2个百分点,连续9个月实现回升,连创今年最好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持续回升与经济形势明显好转有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回升推动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延续回升态势,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比1-10月份提高0.5个百分点。

   (二)利润增速稳步增长,全省排名前移

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4%,高于上年同期21.7百分点,利润增速分别比1-8月、1-9月、1-10月提高11.86.84.3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实现回升,再创年内新高,结束了上半年震荡运行的局面,从7月份走出了一条大阳线。利润增速在全省18省辖市中排名第14位,比1-10月份前移3位。分行业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6个行业是支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的主要行业,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由上年亏损转为盈利。六大行业对全市利润的贡献率达到195.2%拉动全市工业利润增长18.3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的再次大幅反弹主要是受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回升和利润率好转的影响。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9,1-10月份下降了0.8元;成本的下降使得利润率有所回升,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1%,较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利率润的回升有终端需求好转的原因,也有通胀周期底部带来的成本相对较低的影响。

   (三)利税增幅波动上行,实现年内最高水平 

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19.6亿元,增长5.1%,比1-10月份提高2.2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14.8个百分点。在涉及到的38个行业大类中,14个行业利税总额增速较上月回升,回升面为36.8%比上月提高2.6个百分点。支撑本地利税总额增长的主要行业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以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对全市利税的贡献率是158.8%拉动全市工业利税增长8个百分点

(四)亏损企业呈现面、量双降局面

     1-11月份,全市71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个数为97户,同比下降2.0%,比1-10月份减少5.1个百分点;亏损面为13.6%,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比1-10月份减少0.6个百分点。同时,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2.9亿元,同比下降31.7%,比1-10月份减少4.2个百分点。

   (五)备料增加,企业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

  存货主要由原材料库存与产成品库存组成。存货与产成品增速的差异可以判断企业生产的积极性。1-11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存货增长22.2%,较上月提高2.7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增长13%,较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存货增速高于产成品存货9.2个百分点,反映企业开始备货,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 

   二、全市工业效益运行需注意的问题

(一)期间费用过高,“两金占比”回升

平顶山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排名靠后,其重要原因是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之和)过高,影响盈利水平。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期间费用138.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6.7%,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比重占全省位次为第二。

   “两金占比”有所回升,影响工业企业持续发展。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存货是工业企业资金占用的重要组成部分,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18.6亿元,同比增长6.9%;产成品资金占用79.7亿元,增长13.0%,两项资金占流动资产比重为27%,比上月回升1.1个百分点。企业财务现金结算不畅,资金压力加大,将会导致工业发展速度放缓,进而影响到全市工业的平稳运行。

  (二)部分行业亏损严重

  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8个行业大类中,3个行业盈亏相抵后净亏损,17个行业利润同比下降。其中,纺织业亏损面53.9%,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0.3亿元,占全市亏损企业亏损额比重为45.0%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亏损面22.2%,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5亿元,占全市亏损企业亏损额比重为10.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亏损面38.5%,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8亿元,占全市亏损企业亏损额比重为12.1%

(三)主要效益指标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11月份,全市主营业务收入增幅比全省低10.7个百分点,全省排名最末位;利润总额增幅比全省低3.7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14位;利税总额增幅比全省低5.2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17位;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增幅比全省高46.6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3位。

三、建议
  (一)加强财务管理、降低经营成本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内部推行财务全面预算管理,一是进一步提高企业应收账款、存货及流动资产的周转率,增加现金流量,节省财务费用;二是加强成本管理,关注追踪市场价格变化,建立较为完善的原材料采购体系;三是合理控制期间费用的支出和使用等。 

(二)扩大生产规模、发挥集群效应

在平顶山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中小型企业居多,占比高达85.9%,户均规模1.7亿元,低于全省1.9亿元的平均水平。企业规模偏小,就无法走规模效益的路子,还可能造成同行业恶性竞争,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要引导企业走集约化的路子,共同应对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要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延伸产业链,提高配套能力,促进产业集群加快发展。

(三)加速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全市工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结构性问题,要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切实解决平顶山市工业结构不合理、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一要扶持引导企业加大有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力度,着力提升品种创效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二要扶持帮助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对全市工业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三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