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平顶山市工业经济整体呈现震荡回升的态势,主要工业产品产销衔接情况良好,产销率有所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产品生产销售情况基本稳定。但同时,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存在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工业企业存货增长过快、应收账款增加较快等问题,亦亟待解决。
一、工业产品产销总体状况
(一)工业产品销售增长略快于生产增长。
今年以来,平顶山市规模以上工业的生产与销售呈现同步增速震荡回升。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累计增速分别为1.7%和1.4%,上半年均为4.2%,前三季度分别为5.8%和5.7%,全年累计增速分别达到7.1%和7.3%。
2013年,平顶山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398.6亿元,比上年增长7.3%,工业总产值2451亿元,比上年增长7.1%,销售增长略快于生产增速0.2个百分点。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销售产值458.6亿元,同比增长10.2%,快于生产增速0.8个百分点;重工业1939.9亿元,增长6.6%,和生产增速持平。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工业销售产值402.5亿元,比去年下降1.5%,低于生产增速0.2个百分点;集体工业销售产值43.7亿元,增长9.8%,低于生产增速0.3个百分点;股份制工业销售产值1286.5亿元,增长7.8%,高于生产增速0.3个百分点;外商投资工业销售产值103.9亿元,增长0.8%,低于生产增幅0.5个百分点。股份合作制工业销售产值31.4亿元,增长21.8%,高于生产增幅2.8个百分点。分大中小型看,中型企业492.7亿元,增长5.5%,高于生产增速0.5个百分点;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工业销售产值分别是807亿元和1014.1亿元,增速为1.2%和17.1%,和生产增速基本持平。
(二)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良好。
2013年,平顶山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销率为95.1%,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重工业为98.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工业产销率为98.3%,比去年下降0.1个百分点;集体工业产销率99.3%,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股份合作工业产销率98.3%,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股份制工业产销率98%,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产销率95.8%,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分大中型看,大型企业产销率为96.9%,中型企业产销率为98.7%,小型企业产销率为98.2%,分别比上年提高0.2、0.5、0.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销售率逐季提高,一季度为96.8%,上半年为97.7%,前三季度为97.6%,全年为97.8%,各季产销衔接情况良好。
二、工业主要产品销售与库存变化情况
2013年随着全市经济呈现触底回升、稳定向好的态势,平顶山工业产品销售市场逐季升温,所统计的49种主要工业产品中,近五成的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良好,但其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其中,工业产品销售率为100%以上的产品有24种,占所统计产品的49%,比去年的比重下降8.2个百分点;产销率在96%-100%的产品有14种,占所统计产品的24.5%,比去年下降4.1个百分点;产销率在85%-96%的产品有5种,占所统计产品的10.2%,比去年增加6.1个百分点;产销率不足85%的有6种产品,占所统计产品的12.2%,比去年提高6.1个百分点。
49种主要产品中超过4成的产品期末库存比年初有不同程度增加,占所统计产品的44.9%。其中库存量增加较多的主要是原煤、水泥、服装、钢材、家用电冰箱等产品。
(一)主要能源产品销售量有增有减,库存增加。煤炭工业一直是平顶山的支柱产业,2013年受市场需求量下降及价格低迷的影响,原煤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增速震荡下滑,洗煤生产量和销售量增速也呈现回落,焦炭的生产量和销售量亦同幅下滑。2013年全市原煤累计销售量4016.9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6.6%,高于产量增速1.4个百分点;洗煤累计销售量4413.3万吨,增长7.7%,高于产量增速4.4个百分点;焦炭累计销售量544万吨,和上年基本持平,高于产量增速3.7个百分点。库存亦有所增大,其中原煤年末库存量比年初增加83.1万吨,比年初库存增长76.2%,洗煤库存增长8.8万吨,增长16.9%,焦炭库存增加9.9万吨,增长190.4%。
(二)钢铁行业形势依然严峻。2013年随着美国政府债务违约风险暂时缓解,QE退出时间延后,经济总体处于弱势复苏格局,钢铁需求增长平稳,钢厂价格“明平暗降”,挺价意愿明显。总体来看,国内钢市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市场信心不足,但受成本支撑钢价下跌幅度有限,后期市场或将维持弱势盘整态势。2013年平顶山市钢材的销售量211.3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2.5%,低于产量增速3个百分点,期末库存量比年初增加8.9万吨,比年初库存增长71.2%。今年以来,在市场价格和钢厂价格持续倒挂的局面下,钢企合同组织压力有所加大,龙头钢厂出厂价开始松动,钢厂价格“明平”是为了稳定市场心态及价格,“暗降”是为了补偿经销商,刺激订单量。但舞钢公司受价格影响,合同承接量不足,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建材、有色金属产品产销理想。在国家持续实施扩大内需,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政策的作用下,建材、有色金属产品产销看好。2013年水泥销售量1620.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0.1%,库存量比年初增加47万吨,增长154.1%,产销率达到97.2%;氧化铝89.7万吨,比上年增长11.2%,产销率97%,库存增加2.8万吨,增长254.5%;铜材2.5万吨,增长19%,产销率96.2%,产销基本平衡。
(四)化学纤维制造行业产品生产量与销售量同步下降。化学纤维行业主要涉及企业为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市大型企业、上市公司,该企业主要产品为化学纤维、帘子布,今年订单较去年略有下降,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各主导产品销价亦有所下降。企业累计生产化学纤维10.1万吨,同比下降3.9%,因此造成销售量同比下降的形势。
三、工业产品销售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增速快于销售收入增速。
2013年1-11月,平顶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2052.2亿元,同比增长3.2%,比全省平均增速低10.7个百分点,全省排名最末位,实现利润总额12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4%,比全省平均增速低3.7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14位。造成利润增速比较靠后的主要原因就是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之和)过高,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期间费用138.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6.7%,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占50..3%,增速为8.2%和7.7%,分别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5个百分点和4.5个百分点,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增长过快,造成期间费用过高,生产经营成本增加,盈利水平下降。
(二)工业产成品存货增长较快。
2013年1-11月,平顶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79.7亿元,比上年增长13.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比焦作市(-8.3%)、洛阳市(3.2%)、安阳市(4.7%)和南阳市(8.4%)四市分别高出21.3、9.8、8.3和4.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产成品存货增长较快的行业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3.4亿元,同比增长11.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1.5亿元,同比增长17.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1.1亿元,增长16.8%;炼焦业7.2亿元,增长29.4%;通用设备和专用制造业3.5亿元,增长33.4%;医药制造业2.6亿元,增长74.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9亿元,同比增长94.3%。
(三)企业应收账款增加。
2010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18.6亿元,比上年增长6.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3个百分点。其中,郏县应收账款比上年增长42.4%,鲁山县增长24.9%,汝州市增长23.4%,叶县增长18.4%,舞钢市增长16.1%,宝丰县增长7.4%,均高出全市平均增速。分行业看,应收账款增长较快的行业有:煤炭采选业28.9亿元,增长42.1%;黑色金属矿采选业11.5亿元,增长37.1%;纺织业13.1亿元,增长27.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2.6亿元,增长26.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6亿元,增长10.6%。
四、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平顶山工业产品生产销售存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的竞争力和销售率,建议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大市场需求变化调查研究力度,积极开展各种营销活动,进一步扩大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各级政府和经济主管部门应与广大企业共同努力,密切跟踪市场需求变化情况,根据各类产品销售状况,广泛利用电子商务网络、各种展销会、博览会、现代物流中心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积极开展各种促销活动,争取不断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
第二,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培植一批国内国际名优产品,进一步提高知名品牌的市场竞争力。经过多年的努力,平顶山的产品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优化,并在钢铁、化纤、纺织、白酒、电气、建材等行业创建出一批在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比如舞钢、神马、天使、宝丰、天鹰、豫宝等,但目前产品竞争力还不够强,还有相当产品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当前,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核心,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产品价值为目的,在巩固现有著名品牌和产品的基础上,努力研发出一批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力的名优产品和名牌,以带动相关产品的销售,不断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加强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和节能降耗核算,合理控制期间费用的支出,同时企业还要关注国内、外市场价格变化,建立完善的原材料采购体系,切实发挥企业自身的能动性,通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