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统计局门户网站!现在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计视点
平顶山市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文章添加时间: 2017-09-14     文章点击数:

2013年,平顶山市规模以上工业效益在经历了上半年的震荡运行后,下半年呈现逐月攀升的运行态势。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44.2亿元,同比增长13.5%,比上年提升23.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省第12位,比上年前移4位。

    工业利润震荡运行,年底实现快速提升。进入2013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国经济的逐步回暖,平顶山市工业经济效益结束了上半年震荡运行的局面,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9月份由负转正,10月、11月、12月逐月攀升,连创年内新高,超过全年目标任务3.5个百分点。

国有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利润大幅上升。从经济类型看, 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国有企业实现利润21.3亿元,同比增长37.4%;集体企业实现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3.8%;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51.6亿元,同比下降2.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4.4亿元,同比增长41.9%

           中型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从企业规模看,2013年,大型企业实现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0.8%;中型企业实现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31.2%;小型企业实现利润104.5亿元,同比增长13.7%;微型企业实现利润1.2亿元,同比下降47.0%

三大行业利润大幅增长动全市利润快速提升。从行业大类看,2013年,在涉及到的38个行业大类中,19个行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8个行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减少,1个行业由上年亏损转为盈利。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三个行业是支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的主要行业,三大行业共实现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339.8%,占全市利润的17.1%,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由上年亏损转为盈利。三大行业对全市利润的贡献率为110.9%,拉动全市工业利润增长15个百分点。

支柱产业拉动作用显著。从五大支柱产业看,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五大支柱产业实现利润122.6亿元,同比增长14.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85%,对全市利润的贡献率为88.5%,拉动全市工业利润增长11.9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产业利润快速发展,同比增长52.8%;能源、冶金建材产业利润小幅提升,分别增长4.3%5.9%;化工产业利润由上年亏损转为盈利;轻纺食品产业利润大幅下滑,同比下降57.2%

县域经济效益发展不平衡。分县市区看,2013年,各县市区工业效益发展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在全市11个县市区中,有七个县区利润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是新华区(-27.8%)、卫东区(增亏3亿元)、石龙区(5.4%)、宝丰县(-6.8%)、舞钢市(由上年盈利0.6亿转为亏损1亿元)、汝州市(-29%)和新城区(11%)。湛河区、叶县、鲁山和郏县四个县区利润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湛河区和鲁山县利润增长较快,分别增长626.1%234.4%,经济效益领跑各县市区。

2013年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一是大型企业跌幅深、增幅缓。2013年,全市38家大型企业中,亏损企业11家,亏损额15.5亿元,同比增长31.4%,占全市亏损企业亏损额的63.9%,严重制约了全市经济的较快发展。二是资源类行业对利润的贡献率在下降。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资源类行业贡献率为-26.3%,拉低全市工业利润增长3.6个百分点。三是部分行业亏损严重。2013年,全市亏损企业亏损额24.3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纺织业亏损额高达10.6亿元,同比增长213.1%,占全市亏损企业亏损额的43.6%,对全市影响较大。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