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统计局门户网站!现在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计视点
一季度平顶山市消费品市场低位开局  增速放缓
文章添加时间: 2017-09-14     文章点击数:

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平顶山市经济受需求不足、价格下滑和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等因素相互叠加影响,下行压力上升。全市消费品市场经济增长回落需求放缓、市场竞争加剧、网络零售挤压等多重因素影响,亦延续上年走势,结束了高速增长时代,进入发展“新常态”,市场运行速度明显放缓,呈现低速增长,继续回落态势
   
一、全市消费品市场总体运行情况
   
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0亿元(不含汝州,下同),同比增长12.0%,增速创12年来新低,比上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比1-2月回落0.3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2位,比上年同期后移3位,比1-2月后移1位。 

 2015年一季度分省辖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总量
(亿元)

排序

增速
(%)

排序

增速比同期提高或降低
百分点)

增速比1-2月提高或降低
(百分点)

 

70715.3

-

10.6

-

-1.4

-0.1

河南省

3809.8

-

12.3

-

-0.2

-0.1

郑州市

740.5

1

11.3

16

-0.3

-0.1

开封市

186.3

6

13.0

6

-1.0

-0.3

洛阳市

361.6

2

12.1

11

-0.2

0.1

平顶山市

144.0

12

12.0

12

-0.6

-0.3

安阳市

136.3

13

11.6

14

-0.7

0.0

鹤壁市

41.7

17

13.2

4

0.3

-0.4

新乡市

170.2

7

11.3

16

-2.3

-0.6

焦作市

149.1

11

11.9

13

-0.1

-0.5

濮阳市

116.6

14

12.7

9

0.3

0.2

许昌市

186.5

5

12.9

7

0.7

-0.4

漯河市

108.7

15

13.3

3

0.3

-0.5

三门峡市

102.0

16

11.4

15

-1.6

-0.2

南阳市

331.5

3

13.6

1

2.1

-0.5

商丘市

156.0

10

12.5

10

-1.4

0.2

信阳市

164.3

9

13.4

2

-0.2

0.0

周口市

211.3

4

12.9

7

0.9

0.0

驻马店市

168.1

8

13.2

4

0.9

0.4

济源市

30.2

18

11.3

16

-3.2

0.3

     二、消费品市场主要运行特征
    (一)
乡村市场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市场
   
随着乡村消费环境和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民收支增长快于城镇的带动,乡村消费品市场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一季度,全市城乡市场增速均有回落,但乡村市场增速自2013年以来持续快于城镇市场。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一季度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7.1亿元,增长11.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6.9亿元,增长12.7%,回落1.5个百分点。一季度乡村市场增速快于城镇市场0.8个百分点


 (二)住宿餐饮业温和回升,批发零售业走低
   
分行业看,一季度,全市批发零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1.9亿元,增长12.1%,比上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7.5亿元,增长11.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零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4.4亿元,增长12.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
   
住宿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2.1亿元,增长11.6%,比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回落幅度小于批发零售业,增速自2014年3季度以来温和回升。其中,住宿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8亿元,增长7.2%,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0.3亿元,增长12.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

 (三)限额以上支撑乏力,贡献率降低

    分规模看,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9.2亿元,增长12.0%,比上年同期回落2.9个百分点;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1.1%,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2个百分点;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从上年同期的58.5%降低到45.0%。
    限额以下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4.8亿元,增长11.1%,
比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8.9%,比上年同期降低0.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从上年同期的41.5%提高到55.0%。

2015年一季度分规模消费品零售额拉动情况

增速
(%)

增速比同期提高或降低

(百分点)

占零售总额比重(%)

比重比同期提高或降低

(百分点)

拉动零售总额增长(%)

拉动力比同期提高或降低

(百分点)

对零售总额的贡献率%

贡献率比同期   提高或降低

(百分点)

限额以上单位

12.0

-2.9

41.1

0.5

5.4

-2.0

45.0

-13.5

限额以下单位

11.1

2.6

58.9

-0.5

6.6

1.4

55.0

13.5

(四)刚需类、消费升级类商品稳定增长,奢侈品类消费降温
   
分商品类值看,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有商品零售额统计的22类商品中,18类商品零售额保持增长,4类下降。其中,有12类商品零售额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
   
基本生活类刚性需求商品增速相对较高。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化妆品类、日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38.3%、25.9%、21.6%、46.5%,增速均高于限上零售额9个百分点以上。
    家用电器通讯器材升级类商品增长稳定。一季度,全市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增长14.2%,增速
比上年同期加快7.7个百分点通讯器材类增长17.9%,比上年同期加快5.3个百分点
   
家居类商品增速低走。房地产市场持续走低影响装潢材料等相关产品的销售。一季度,全市五金电料类、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增速分别回落10.1、6.4和5.6个百分点。
   
烟酒和金银珠宝类消费回落明显倡导健康理念戒烟限酒,公款及高端消费受到遏制金价回升预期不明朗,使烟酒、金银珠宝等奢侈品类消费大幅回落。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烟酒类零售增长9.3%,比上年同期回落16.5个百分点;金银珠宝类零售增长1.0%,比上年同期回落19.2个百分点。
    汽车、石油类增势趋缓。伴随公车改革和汽车降价,在经历了前几年的高速发展后,车市步入平稳增长期;受非标油品冲击、经济运行下行、
替代品需求增加、成品油价格13连跌低位运行等因素影响,石油及制品类销售增势趋缓。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增长11.3%,低于上年同期1.4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零售增长8.8%,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五)销售额(营业额)增速全线回落。一季度,全市批零住餐单位销售额(营业额)增长11.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销售额增长9.9%,回落4.5个百分点;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3.8%,回落1.7个百分点;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1.1%,回落3.3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4.3%,回落0.9个百分点。
   
三、影响因素分析
   
(一)经济下行影响消费预期。一季度,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需求低迷,增长疲软,下行压力上升。全市支柱产品钢材、煤炭等需求明显回落,价格下滑严重,经济增长趋势放缓,达到近年低点经济增长回落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和消费预期,制约居民消费潜力释放。
    (二)政策因素短期抑制消费。中央转变工作作风、厉行勤俭节约、惩治腐败等新政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公款及高端消费受到遏制,奢侈品、高端餐饮业等增长放缓;“三公”经费进一步压缩,集团消费、购物卡办理受到明显抑制,大型零售企业融资渠道减少,资金周转速度减缓,短期内对零售企业的经营会产生一定影响。作风新政在强力遏制公款消费、集团消费、惩治腐败的同时,短期内也将对消费品市场产生抑制作用。
   
(三)缺乏明显热点拉动消费。近几年,全市消费品市场的较快增长,主要是依赖汽车、成品油、家电等消费升级热点商品拉动。当前,汽车、石油增势趋缓,而市场尚无明显新增热点,拉动消费进一步增长的驱动力不足。
    (四)市场主体培育不强制约消费市场提速。一是单位规模小,竞争力不强。一季度,全市批零住餐限上单位931 个,占全省的5.7%,实现消费品零售额仅占全省的4.4%;连锁企业15家,市外仅在郑州有3家连锁分店,均无省外连锁分店。二是农村市场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薄弱,规模小,商品品种少,零售额仅占全市的11.8%,尚不能很好满足广大乡村居民购买需求。三是电商发展滞后,本地购买力外流。近年,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网络购物人数不断增加,网购消费以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抢占着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2014年,全国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28211亿元,较2013年增长49.7%;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6%,较2013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4399.9亿元,增长56.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为1.7%。而平顶山市地处内陆,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目前尚无一家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限额以上单位只有2家零售业和6家住餐业实现的有网上零售,但零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尚很小。居民网购商品主要来自市外,导致了消费的大量外流,对本地的实体店销售模式产生较大冲击。一季度,全市限上单位中,高居网购商品榜首的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仅增长7.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低于限上单位增速4.1个百分点。
    (五)评审指标偏低不能有效支撑消费。省局用来评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项部门相关指标整体偏低,除个人消费性贷款余额增速全省排名第4位,比较靠前外,其他5项指标增速均排在9位以后,导致评审用指标综合排序靠后,居全省第14位。见下表:

2015年3月省局评审用部门相关指标情况

指标

增速
(%)

位次

评审指标综合位次

-

14

批发零售业增值税

14.1

10

住宿餐饮业税收

-19.5

15

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22.4

15

第三产业交易契税

-50.5

13

车辆购置税

3.1

9

个人消费性贷款余额

41.5

4

(六)物价低位运行,拉低消费增速。物价持续走低,一季度,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1%,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创下5年多来新低。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