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统计局门户网站!现在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计视点
平顶山农村居民低收入户生活现状调查
文章添加时间: 2017-09-14     文章点击数:

近年来,平顶山市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精神,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平顶山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超过两位数增长,2014年人均纯收入9488.7元,增加948元,增长11.1%。为缩小高低收入分配差距,重点对平顶山市农村居民抽样调查中20%的低收入家庭情况进行分析,比较高、低收入户之间的差距,为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2014年平顶山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2014年 

 (五)生活消费支出

5335.37

 1.食品消费支出

1854.76

 2.衣着消费支出

477.94

 3.居住消费支出

1055.62

 4.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

516.59

 5.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

504.81

 6.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

292.18

 7.医疗保健消费支出

493.30

一、目前平顶山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现状

低收入家庭由于收入低致使其生活水平低。调查资料显示,2014年平顶山农村低收入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仅为2960.71元,而全市平均消费性支出为5335.37元,低收入人均消费水平仅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55.5%。

平顶山市2014年农村住户生活消五等分组情况

指 标 名 称

单位

低收入户

中低收入户

中等收入户

中高收入户

高收入户

全年纯收入

3334.43

5780.8

7646.55

9971.47

19789.9

 (五)生活消费支出

2960.71

4122.08

5214.08

5399.15

7975.81

 1.食品消费支出

1318.84

1467.55

1741.98

1931.90

2580.55

 2.衣着消费支出

285.20

445.16

366.75

510.39

618.39

 3.居住消费支出

320.71

646.39

1327.10

794.94

1945.91

 4.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

265.28

432.32

580.87

645.95

630.34

 5.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

281.86

430.75

428.85

480.82

631.18

 6.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

134.80

235.41

303.75

377.19

520.18

 7.医疗保健消费支出

288.20

355.89

372.47

534.14

787.16

 8.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

65.81

108.62

92.31

123.81

262.10

1、收入水平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同高收入水平相比差距更加明显。调查资料显示,2014年,平顶山农村低收入家庭人均纯收入为3334.43元,比全市人均水平9488.7元少6154.27元,只到全市平均水平的35%。同高收入人均纯收入的差距更加明显,最高收入人均纯收入达19789.9元,与之相比低收入人均纯收入相差16455.47元,收入之比为5.94:1,也就是说,最高收入的纯收入水平是最低收入水平的5.94倍。   

2、消费性支出主要为生存性支出。从消费性支出结构来看,食品、衣着、医疗、居住(包括水费、电费、燃气费等)这些基本的生存性资料达2212.95元,占低收入家庭消费性支出的74.7%,其余的各项支出如交通通讯、耐用消费品、教育、娱乐、各项服务性支出合计占25.3%。由此可以看出,低收入居民家庭的消费性支出主要为生存性消费支出,服务性、娱乐性消费支出占的比重极少。

3、食品消费支出比全市平均水平低28.9%。2014年,农村低收入家庭人均食品支出1318.84元,比全市居民平均水平差535.92元,比平均水平低28.9%。低收入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4.5%,比全市平均水平34.7%高9.8个百分点。  

4、衣着消费比全市平均水平低40.3%。从低收入家庭衣着消费水平看,2014年人均衣着消费285.2元,比全市平均水平477.94元差192.74元,低40.3%。低收入家庭对衣着的消费十分简朴,多为衣着必需品,个性化、时装化的品牌服饰与低收入家庭基本无缘。

5、居住类支出比全市平均水平低69.6%。2014年,低收入家庭人均居住类支出320.71元,比全市平均水平低69.6%。其居住类支出的75.4%用于生活用燃料、生活用电等生活所必须的硬性开支,以维持正常生活所需;而生活用燃料、生活用电等这一部分的绝对额却比全市平均水平低85.52元,由此可以看出,低收入家庭在生活用燃料、生活用电等的支出比一般家庭更为节约。

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比全市平均水平低48.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里面主要包含耐用消费品、室内装饰品、床上用品、家庭日用杂品、家庭服务等,是农村居民家庭生活质量的一个主要指标。2014年低收入家庭人均支出为265.28元,比全市平均水平低48.6%,低收入家庭的耐用品拥有量也比全市平均拥有量低,可见低收入家庭生活质量远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7、交通和通讯支出比全市平均水平低44.2%。2014年,低收入家庭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281.86元,仅及全市平均水平的55.8%。低收入家庭的手机拥有量同样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8、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消费支出比全市平均水平低54%。  调查显示,低收入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为134.8元,仅达全市平均水平的46%。低收入家庭在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很少,该项支出中用于教育费用的支出达59.44元,比全市平均水平少61.63元,教育费用占到低收入家庭该项支出的44.1%。说明低收入家庭非常重视子女教育,宁愿省吃俭用也要支持子女上学。对低收入家庭来说,孩子的教育是他们最担心的问题。现在的社会对于知识越来越重视,他们也明白对于他们的孩子来说,要脱离现在生活的困境,上学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所以将有限的收入中很大一部分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成为他们不得不背负的重担。  

二、低收入家庭收入低的主要原因

1、低收入家庭受教育程度偏低。在低收入居民家庭中,大部分家庭成员是小学、初中文化学历,高中、中专学历以上学历较少,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家庭整体文化素质偏低难以适应高薪岗位的要求。

2、人口负担大,就业人口少是造成低收入家庭生活困难的直接原因。低收入群体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户均人口多,有收入人数相对少。这样的家庭大致有几种情况:一是三世同堂,上有老,下有小,要么是丧失劳动能力要么还不具备劳动能力,只有一对中青年夫妇靠打工收入负担全家人的生计;二是部分家庭成员常年患病,丧失劳动能力,因病返贫;三是家里只有两个老年人,无子女,丧失劳动能力又没有离退休金,仅靠亲戚的资助或靠低保维持生活等等。这些情况都导致了低收入家庭负担重, 生活压力大,收入只能用于应付日常生活必需。

3、低收入家庭就业能力差,收入水平低。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的低收入家庭就业人员主要集中在批零餐饮业、建筑业、服务业、制造业等行业,这些行业大都属于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报酬相对偏低,且工作不稳定,收入水平低。

4、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影响大。物价的上涨对高收入群体而言,由于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在其全部消费中所占比重小,受价格上涨的影响有限,而对低收入困难群体来说,生活必需品的涨价无疑加重了中低收入户生活负担,生活水平下降,使他们本来仅处于温饱的生活更加艰难。

三、对策与建议

1、继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呵护农村贫困居民生存的救济制度,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经济杠杆,可缓解社会分配不公和贫富悬殊问题。近几年来,平顶山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低保面不断扩大,低保标准也在不断提高,但根据平顶山农村居民最低生活需求标准平顶山市低保标准依然偏低,低收入户在领取低保金后依然处于节衣缩食的状态,遇到大病、教育、购房等突发事件时依然一筹莫展。因此,要尽地方财政最大能力,提高最低保障标准,这个标准上升要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提高,使低收入居民能够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在物价大幅上涨时,应根据物价指数进行适时调整,保证低收入家庭的生活不因物价上涨而更贫困。

2、建立和完善对低收入户的教育扶助体系。农村贫困的形成,从其根源上来说是由于文化素质过低,不能适应现在工作岗位对技能的需求。帮助贫困家庭子女获得较高层次的教育是防止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务之急是建立和完善对低收入户子女的教育扶助体系,从根本上提高低收入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使低收入户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

现在国家对九年义务教育已实行免费教育的政策,但非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大学教育,沉重的教育费用使贫困家庭生活更为困难。目前各部门对贫困大学生的救助行动各自为政,往往缺乏长远的规划。政府部门需要制定一个全市统一的教育补助体系,以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这一体系应该包括社会捐助的专项基金,银行的助学贷款以及学校的勤工俭学。在高校,应该把银行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作为发展的方向,培养贫困学生依靠自身的努力完成学业的能力。

3、对低收入户提供住房维修基金作为一项长远的任务来抓,切实解决低收入户农村居民的住房困难。随着住房市场化和商品化,房价不断攀升,购买商品房对低收入居民来说已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农村低收入户所住房屋依然简陋、拥挤。国家出台了不少惠民政策,对农村低收入户危房改造提供维修基金,平顶山已开始逐步实施,不少低收入户农村居民已搬进新居,改善了居住条件,使他们切实得到了实惠。我们应将对住房维修基金作为制度固定下来,将其作为一项长远的任务来抓,使他们能够长期地享受这一待遇,切实解决住房条件恶劣的难题。

4、加强价格监督,建立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切实加强对粮食、食用油、肉、禽、蛋、奶、菜等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监测,密切关注这些商品市场供求和价格的变化情况,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未来价格变化趋势,并适时通报相关信息,防止和抑制重要商品价格的突发性暴涨;价格主管部门应切实加强日常的监管工作,制止各种乱涨价、乱收费行为的发生,维护良好的市场价格秩序;在市场物价涨幅较大期间,政府应慎重出台新的涨价措施,以便缓解通胀压力,确保物价稳定,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正常生活。

5、创造条件增加就业机会。就业是民生之本,有就业就有收入,就能逐步改变这些家庭的命运。低收入家庭之所以收入低,就业负担系数高,主要是因为其文化水平低,导致就业困难。因此,平顶山应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国有经济发展,提高就业容量的同时,加强就业指导,发布就业信息,加强免费职业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促进充分就业,要切实解决好低收入家庭零就业的现象,从源头上解决社会贫困根源。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