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统计局门户网站!现在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计视点
2016年一季度平顶山市经济运行平稳开局
文章添加时间: 2017-09-14     文章点击数:

今年以来,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同心聚力,积极应对,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地区生产总值稳中有升,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1.2亿元,增长6.6%,增速较上年回升0.5个百分点,同比回升1.7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14位,较上年提升1个位次,和全省、全国的增速差距进一步缩小。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全市冬小麦苗情良好,其中一类苗占59.0%,二类苗占31.1%,三类苗占9.4%,与冬前苗情相比,一、二类苗比例上升5个百分点。猪肉价格坚挺,生猪生产形势持续向好,育肥猪出栏价同比上涨近70%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企稳回升。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5.8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较上年提升0.9个百分点。非公有制企业拉动明显,1-3月份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贡献突出,1-3月份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拉动工业增长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中速增长。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0.9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较1-2月提升0.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行业完成投资77.7亿元,增长5.7%,扭转了去年以来持续负增长的局面;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64.0亿元,同比下降1.4%。消费品市场运行基本平缓。一季度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4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较上年虽然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全国(10.3%0.4个百分点。

二、民生大局保持稳定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44元,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9元,增长9.2%财政收入增长明显回升。一季度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8.4亿元,增长3.3%。其中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2亿元,增长2.6%,增速较1-2月回升3.9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回升25.5个百分点,市场物价温和上涨。1-3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2%,涨幅比1-2月扩大0.2个百分点。受猪肉价格持续上涨、鲜菜价格高位运行的影响,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4.4%

三、经济结构调整效果初显。第三产业占比提升加快,拉动作用增强。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8.254.936.9变化为一季度的8.0:53.2:38.8。其中第一产业占比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下降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提升1.9个百分点。从拉动作用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4.9亿元,拉动GDP增长0.2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5.3亿元,拉动GDP增长3.2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51.9亿元,增长5.8%,拉动GDP增长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1.0亿元,增长8.2%,增速高于工业2.4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3.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首次超过工业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工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非煤产业和六大高成长行业比重提升。一季度,全市非煤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72.9%,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六大高成长行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食品、现代家居、服装服饰)完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6.4%,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和四大传统产业比重有所下降。一季度,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5.6%,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四大传统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7%,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保持高速增长。一季度,全市高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高于全市平均增速5.5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8%,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第一产业投资占比增加,二产投资占比下降,工业内部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一季度,全市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2.9亿元,同比增长25.6%, 占比提升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7.7亿元,同比增长5.5%,所占比重下降1.0个百分点。从工业投资结构看,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完成投资5.3亿元,增长16%,钢铁、水泥等五大过剩产能行业完成投资仅0.9亿元,下降84.2%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