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统计局门户网站!现在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计视点
平顶山:投资再探新低 后期隐患犹存
文章添加时间: 2017-09-14     文章点击数:

受制造业产能过剩与市场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短期内难以有效缓解,企业利润下降,市场预期不强,投资意愿不足,项目接替断档问题突出等因素制约,1-5月平顶山市固定资产投资再探新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6.0亿元,同比增长2.0%,比上月下滑3.2个百分点。

一、固定资产投资概况

分报送渠道看:1-5月份,全市在建项目489个,比去年同期减少20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0.7亿元,同比下降0.2%,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7个,比去年同期减少141个,完成投资270.8亿元,同比下降5.7% 355个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45.3亿元,同比增长23.3%

 分产业看:1-5月份,全市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4.9亿元,同比增长-1.1%,比重也由上年同期的11.4%降至1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74.2亿元,同比增长-2.3%,比重也由上年同期的44.8%降至42.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86.9亿元,同比增长7.2%,比重也由上年同期的43.8%降至46.0%

二、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特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再探新低。1-5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6.0亿元,总量位于全省第14位,比上月下滑一个位次。从增速上看,全市投资同比增长2%增速同比下滑9.3个百分点、比上月下滑3.2个百分点, 增速列全省末位,低于全省投资平均增速10.8个百分点,与全省差距进一步扩大。

基础设施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对全市投资的拉动作用有所增强。1-5月份,全市基础设施投资80.9亿元,同比增长64.1%在当前市场需求不足的环境下,由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成为拉动我市投资增长的主力军,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142.8%,拉动全市投资增长7.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基础设施所属行业中的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所占比重最高,两者合计占全部基础设施投资的88.5%,均保持快速增长。1-5月,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30.2亿元,增长181.4%,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6.8亿元,增长558.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41.4亿元,增长76.1%,其中,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34.2亿元,增长50.9%湛河治理工程等省重点项目成为拉动基础设施投入的主力。

投资增长仍以规模扩张为主。1-5月,平顶山市固定资产投资中新建和扩建投资同比增长7.2%,比重由上年同期的79.5%提升至83.6%,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同比下降33.7%,比重由上年同期的7.1%降至4.6%,投资中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所占比重不高,技改项目投入偏低、力度较小,对挖掘现有企业存量资源及增长潜力、加快提高技术进步及水平带来影响。

产业集聚区投资增速趋稳。1-5月份,全市9个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160.6亿元,同比增长2.2%,比上月提升了0.6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区投资趋稳增长得益于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1-5月份全市集聚区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完成投资25.5亿元,同比增长174.5%。分集聚区看,全市9个集聚区中6个实现正增长,平顶山平新产业集聚区、化工产业集聚区分别增长86.2%72.7%,对全市产业集聚区稳定增长起了必要支撑作用。具体数据见下表:

平顶山市产业集聚区投资完成情况

 

 

20165

 

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项目个数(个)

 

本年完成

 

其中:基础设施投资

 

比去年同期增减

增长(%

增长(%

   平顶山

101

-57

1606264

2.2

255185

174.5

     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11

-18

133367

18

5999

-4.6

     平顶山平新产业集聚区

24

2

169180

86.2

56432

252.1

     平顶山化工产业集聚区

8

3

225745

72.7

20754

 ***

     平顶山市石龙产业集聚区

6

-1

23606

12

4011

-45.3

     郏县产业集聚区

6

-13

163765

-7.2

 

 ***

     叶县产业集聚区

9

-9

292519

-33.6

38812

 ***

     宝丰县产业集聚区

17

5

263501

20.2

22863

-23.1

     舞钢市产业集聚区

15

-5

183951

13.2

44314

374.3

     鲁山县产业集聚区

5

-21

150630

-30.9

62000

155.8

三、固定资产投资再次下滑的原因

在建项目个数大幅减少,投资规模下降。在建项目数量和计划总投资作为投资的先行指标,反映下一阶段投资增长的潜力及项目储备情况。当前项目的匮乏特别是大项目的短缺是目前导致平顶山市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低速增长的直接原因。1-5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489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06个,项目减少个数位居全省第二位,从项目施工规模看,全市在建项目计划投资总规模984.8亿元,同比下降36.3%,降幅位居18个省辖市第一位。

分县(市、区)看,11个县(市、区)中,1-5月份在建项目数量除宝丰县、叶县、石龙区和湛河区外,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地减少。舞钢市、鲁山县和郏县分别减少81个、56个和54个。与在建项目的同比减少对应,这些县(市、区)在建项目计划投资总规模相应也是负增长。其中,舞钢市、郏县、鲁山县、叶县的在建项目计划投资总规模降幅均在五成以上。

大项目开工明显不足,项目接替断档问题日益突出。1-5月份,通过全市的几次集中开工活动,全市新开工项目数量明显增加,但规模普遍偏小。1-5月份全市新开工项目个数235个,同比增加120个,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仅开工63个,同比减少17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总规模248.4亿元,同比增长84%。整体来看,因上年结转项目下滑严重(2015年结转项目投资净规模589.9亿元,同比下降32.9%),当前的新开工项目数量和规模均低于当月投资完成量,至5月底,全市在建项目投资净规模仅459亿元,同比下降30.2%。项目接替断档问题不仅未得到有效解决,反而日益突出。

平顶山市分县区在建项目个数及投资净规模

指标名称

项目

个数

去年同
期增减

新开工项目个数

去年同
期增减

计划总投资

增长

在建项目投资净规模

增长

(个)

(个)

(个)

(个)

(万元)

%

(万元)

%

    平顶山市

489

-206

235

120

9847548

-37.3

4590342

-30.2

     市辖区

7

1

3

1

901429

-9.9

666613

-20.7

     新华区

5

-3

1

1

190716

-44.6

123479

-32.5

     卫东区

40

-33

11

-2

625318

-14.2

286300

-10.7

     石龙区

16

5

6

5

92056

-5.8

30872

404.1

     湛河区

17

3

13

9

273600

34.4

199145

117.5

     高新区

13

-16

9

-5

364314

3.3

229219

54.3

     新城区

29

-9

4

4

1053268

15

689155

57.9

     宝丰县

93

23

59

35

1978681

-8.9

744999

1.2

      

39

14

23

20

953973

-52.4

298087

-37.4

     鲁山县

66

-56

32

2

1011930

-62.9

498719

-54.7

      

36

-54

8

-3

1254028

-53.8

386522

-64.8

     舞钢市

128

-81

66

53

1148235

-53.1

437232

-61.6

工业投资增速再次下滑至负增长区间。1-5月份,全市工业投资完成174.2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低于全市投资增速4.4个百分点。从行业门类看,采矿业投资5.5亿元,同比下降64.1%,制造业投资138.5亿元,同比下降9.1%,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30.2亿元,同比增长181.4%。占工业投资主导地位的制造业受主要工业品价格持续下跌,投资回报率下滑影响持续负增长是工业投资再次下滑的主因。

民间投资增速和比重持续下滑,投资内生动力不足。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投资者观望情绪浓厚,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传统行业发展空间受限,新产业面临技术要求高,机遇难把握,利润回报低等问题,民营企业、民间资本不敢贸然投资。全市在建项目明显减少,投资增长动力不足。1-5月,全市民间投资在建项目332个,同比减少190个,民间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637.8亿元,同比下降46.4%,完成投资305.6亿元,同比下降3.4%,低于全市平均投资增速5.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79.5%下降到75.3%。分行业看,民间投资增速下滑的主因是占主导地位的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大幅下降,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114.6亿元,同比下降11.3%;房地产业完成投资45亿元,同比下降19.2%

建设资金捉襟见肘,对项目建设支撑力度不够。1-5,全市投资实际到位资金379.4亿元,同比下降4.1%低于完成投资增速6.1个百分点。到位资金中,自筹资金284.4亿元,同比下降10.4%,占资金来源的比重为74.9%,是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国家预算资金17.4亿元,同比增长54%,占资金来源的4.6%;国内贷款35.5亿元,同比下降16.1%,占资金来源的9.4%;其他资金38.2亿元,同比增长56%,占资金来源的10.1%。到位资金负增长,总量低于同期完成投资规模,资金对项目建设的瓶颈制约作用已明显出现。

四、下阶段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保持平稳运行的建议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年,是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期,全市深刻把握当前形势,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努力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

一是高效推进签约建设项目落地开工,切实加快在建项目建设建设进度。新开工重大项目是培育经济发展增长点的重要支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后劲和潜力所在。要注重投资效益好、带动作用强、引领力度大的项目签约储备,确保储备项目及早落地。加快大项目审批核准进度,合理完善项目建设的各种手续办结程序。着力抓好项目的开工实效,尽力扭转当前在建项目个数大幅减少、规模大幅下降的局面,从根本上扭转投资下滑趋势。

二是紧抓新开工项目入库工作。市、县两级发改、工信、统计应建立联动机制,加强统计衔接,认真梳理投资、房地产项目信息,做好项目排摸,加强项目对接,提前做好项目统计入库准备,帮助并指导企业收集整理统计入库资料,并及时向当地统计部门报送,防止新开工项目应入尽入。

三是加强资金保障,拓宽融资渠道,下大力气破解资金瓶颈制约,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切实打破部分行业准入门槛和限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及垄断行业的建设。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