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7个月,受主要工业品价格触底回稳、重点企业扭亏增盈效果显著影响,平顶山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快速增长,工业效益状况明显好转,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稳步提高。
一、利润总额快速增长,增速排名居全省首位。1-7月份,平顶山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76.5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4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增速15.9个百分点,在全省18个地市中连续2个月排名第1位;亏损企业亏损额7.5亿元,同比下降65.7%,连续4个月出现大幅下降。分行业看,煤炭行业扭亏增盈效果显著,电气机械行业利润快速攀升,两行业对利润增速拉动明显。1-7月份,煤炭采选业实现利润6.9亿元,由去年同期的亏损2.7亿元实现扭亏增盈9.6亿元,上拉全市利润增速15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实现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58.3%,上拉全市利润增速9.8个百分点。
二、主营业务收入稳步回升,下降趋势扭转在即。1-7月份,平顶山市规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32.4亿元,同比下降0.2%,下降幅度比去年同期收窄4.8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收窄3.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收窄0.7个百分点,下降趋势已经扭转在即;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与全省差距比上半年缩小0.7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16位,位次比一季度前移1个位次,与上半年持平。分行业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5.4亿元,同比增长16.5%,上拉全市主营业务收入增速1.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9亿元,同比增长25.9%,上拉全市增速1.2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1.5亿元,同比增长10.9%,上拉全市增速0.9个百分点。
三、去库存、降成本持续发力,企业利润率稳步提升。1-7月份,平顶山市规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73.2亿元,同比减少8.6亿元,减少幅度达10.6%。其中炼焦、钢铁、建材、纺织等行业去库存明显,产成品库存同比分别下降44.4%、29.9%、22.7%和18.6%。在去库存的同时,企业生产成本也出现有效降低,带动利润率稳步提升。1-7月份,平顶山市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下降0.6%,增速低于主营业务收入0.4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达6.8%,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四、产业集聚区收入、利润持续保持稳步增长。1-7月份,平顶山市9个产业集聚区规上工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52.1亿元,同比增长3%,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41.2亿元,同比增长6.2%,上拉全市利润增速3.8个百分点,保持了收入、利润的持续双增长。其中平顶山平新产业集聚区、舞钢市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实现2位数增长;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平顶山平新产业集聚区、平顶山化工产业集聚区和宝丰县产业集聚区利润总额实现2位数增长。
五、县(市、区)效益状况差距较大。从盈利情况看,1-7月份,湛河区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倍;新华区、卫东区分别实现亏转盈9.9亿元和1.1亿元;宝丰县、郏县和高新区利润总额分别增长0.1%、6.4%和1.1%;石龙区和舞钢市分别减亏0.4亿元和1.5亿元;叶县、鲁山县和新城区利润总额则出现大幅减少,同比分别下降14.6%、48%和37.4%。从收入情况看,1-7月份,叶县和新城区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增速分别达到13.8%和21.3%;石龙区、郏县和舞钢市保持增长态势,增速分别为4.2%、6.6%和7.8%;新华、卫东区、湛河区、宝丰县、鲁山县和高新区主营业务收入则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卫东区和鲁山县分别下降22.6%和20%,下降幅度较大。
六、重点企业盈利状况明显好转。1-7月份,全市48家重点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7.5亿元,同比增长2.6倍;利润出现增长或扭亏增盈、减亏的企业数达到26家,占重点企业数的54.2%;其中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河南中鸿集团煤化有限公司、平顶山易成新材料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智能电气有限公司、中铁物资平顶山轨枕有限公司利润总额都出现成倍增长;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平顶山市神马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双鹤华利药业有限公司实现了扭亏增盈;舞钢中加钢铁有限公司、河南神马氯碱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平顶山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中平能化集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减亏超过2000万元。
今年1-7月,平顶山市工业利润快速增长,收入下降幅度连续收窄,亏损企业亏损额大幅下降,重点企业效益状况明显好转,全市工业运行质量稳步提高。但是市场整体需求依然偏弱,主要工业品价格回升缓慢,仍处于低位;部分县区工业效益状况依然较差。各级政府工业经济主管部门还应积极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帮助企业进一步保持竞争优势,抢抓市场机遇,加快扭亏增盈,继续推动全市工业效益状况不断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