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平顶山在经济平稳开局的形势下,工业能源消耗一改近三年以来的下降趋势,呈现上升局面。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强化节能监测等一系列有力措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指标持续下降,能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节能降耗形势总体较好。2017年平顶山规模以上工业节能形势突出表现为“一下降、两上升、三成效、四关注”。
一、下降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降幅比较稳定。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3%,下降幅度比2016年收窄了4.1百分点。今年以来,除了年初因几家重点耗能企业能耗上升较大的影响,导致单位增加值能耗呈现小幅收窄趋势,其余月份均在下降5个百分点左右浮动,降幅波动比较稳定。
2017年分月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
月份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降低率 | -1.5 | -4.4 | -6.6 | -6.0 | -6.1 | -4.0 | -4.0 | -5.4 | -5.8 | -5.5 | -5.3 |
二、上升
(一)规上工业综合能耗呈现上升局面。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881.6万吨标准煤,能耗增速一改近几年以来的下降趋势,由年初上升5.7%下降到四月份的0.6%, 再由5月份开始稳步提升直至年底,同比上升2.4%。
(二)能耗占全省比重呈现上升趋势,月均消费量同比有所增加。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881.6万吨标准煤,占全省比重为6.4%,比去年上升0.4个百分点;全年月均综合能源消费量达到76.2万吨标准煤,比去年月均消费量增加了3.1万吨标准煤。
三、成效
(一)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与去年相比有所提升。2017年,受技术进步、设备更新等因素的推动,全市火力发电、供热、原煤入洗、炼焦等加工转换企业能源投入产出总效率达到89.2%,比去年上升0.5个百分点。
(二)单位增加值能耗与全省差距逐步缩小。2017年,平顶山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3%,降幅窄于全省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差距由年初的11个百分点缩小到3.8个百分点。
(三)大部分县(市)区节能情况较好。2017年,除鲁山县受高耗能企业发电计划的影响,能耗同比上升13.3%,拉动全市能耗上升2.4个百分点,单位增加值能耗不降反增4.5% 。其余县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均下降,降幅大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新华区、高新区、新城区、宝丰县和郏县,分别下降8.2%、8.9%、11.8%、16.4% 和11.6%,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卫东区、石龙区、湛河区、叶县和舞钢市,分别下降0.7%、5.0%、0.0%、5.2%和4.1%。
分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情况 | ||||
| 综合能源消费量(吨标准煤) | 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速(%) | 拉动点(个百分点) | 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 |
全 市 | 8816048 | 2.4 |
| -5.3 |
新华区 | 413817 | 4.7 | -4.1 | -8.2 |
卫东区 | 496971 | 4.8 | 0.3 | -0.7 |
石龙区 | 509382 | 3.5 | 0.2 | -5.0 |
湛河区 | 1409579 | 1.2 | 0.2 | 0.0 |
高新区 | 914640 | -0.5 | 4.2 | -8.9 |
新城区 | 2851 | 2.4 | 0.0 | -11.8 |
宝丰县 | 712394 | -8.9 | -0.8 | -16.4 |
叶 县 | 804900 | 2.7 | 0.2 | -5.2 |
鲁山县 | 1731038 | 13.3 | 2.4 | 4.5 |
郏 县 | 269563 | -3.6 | -0.1 | -11.6 |
舞钢市 | 1550913 | -0.8 | -0.1 | -4.1 |
四、关注
(一)能源消费总量分布不均,重点企业能耗比重大。2017年,平顶山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能源消费量在10万吨标准煤以上的有15家,累计综合能源消费量为660.8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74.9%。因此,重点用能企业能耗的增降将直接影响全市的节能情况。
(二)六大高载能行业是影响规模以上工业能耗上升的主要因素。2017年,平顶山煤炭、化工、建材、黑色、有色、电力六大高载能行业共有298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1%;六大高载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759.6万吨标准煤,同比上升1.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上升1.7个百分点,其中,化工、有色、电力拉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煤炭、建材、黑色拉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下降。分行业情况如下:
六大高载能行业能耗情况(万吨标准煤) | |||||
行业 | 企业数(个) | 综合能源消费量 | 增速(%) | 比重(%) | 拉动点(百分点) |
规模以上工业合计 | 727 | 881.6 | 2.4 |
|
|
六大高载能行业合计 | 298 | 759.6 | 1.9 | 86.2 | 1.7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55 | 93.1 | -2.1 | 10.6 | -0.2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35 | 95.4 | 13.4 | 10.8 | 1.3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56 | 72.9 | -3.6 | 8.3 | -0.3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18 | 142.7 | -2.1 | 16.2 | -0.4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13 | 35.3 | 38.3 | 4.0 | 1.1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21 | 320.3 | 0.3 | 36.3 | 0.1 |
六大高载能行业中,电力综合能源消费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比重最大,占36.3%;黑色次之,占16.2%;最少的是有色,占4.0%。
(三)一些企业生产设备落后,能耗偏高,企业内部统计基础工作不牢固,人员素质偏低。当前,通过对全市重点耗能企业的调研发现,一些企业存在重眼前、轻长远,重经济效益,轻企业管理,设备落后,技术人才缺乏,没有很好落实技改任务,忽视节能,盲目追求产值产量,造成了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和能源的浪费现象;另一方面,个别企业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统计制度不健全,企业基层能源生产、能源消耗等统计核算数据不准确,上报数据不完整,对全市节能工作的管理带来不利影响。
(四)突出重点,加强企业节能管理。企业是节能降耗的关键所在,加强企业尤其是重点企业的节能管理,可以充分发挥企业节能降耗的主体作用,加快实现节能降耗任务。一方面督促企业健全节能机构,完善能源统计和监测体系,制定考核指标,提高节能意识;另一方面促使企业在技术节能、结构节能和管理节能上狠下功夫,降低单位产品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