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统计局门户网站!现在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计视点
2018年平顶山市夏粮产量持平略减
文章添加时间: 2018-10-08     文章点击数:

2018年,平顶山市夏粮播种面积255.6万亩,比去年增加2.5万亩,增长1.0%;总产88.9万吨,比去年减少0.91万吨,下降1.0%,持平略减;单产348公斤,比去年减少7.0公斤,下降2.0%。今年出现产量持平略减的主要原因是在夏粮生产后期,尤其是5月中下旬,出现了连阴雨,在小麦乳熟后出现有霉变情况,还有部分生芽现象。据调查统计,今年全市小麦产量三要素为:亩穗数35.7万穗,比去年减少0.10万穗;穗粒数32.10粒,比去年减少0.20粒;千粒重39.86克,比去年增加0.66克。

一、有利因素分析

(一)前期总体气候情况较为有利。去年麦播前受连阴雨天气影响,虽麦播时间推迟至10月底,但各地雨量充沛,起到了补充水分、踏实土壤的作用,全市大部分麦田播种时底墒充足,出苗较好。为小麦播种奠定了良好的墒情基础;冬前墒情普遍适宜,光照充足,利于形成冬前壮苗;越冬期雨雪充足,墒情适宜,由于土壤踏实,今年很少有冻害及小麦发黄的情况出现,小麦越冬正常;返青期至拔节期墒情适宜,气温回升较快,日照充足,有利于小麦快速生长;孕穗期内适时的降水使土壤墒情得到明显改善,麦田旱情得到缓解,总体气象条件利于小麦生长发育。

(二)小麦品种进一步优化。平顶山市印发有《2017年平顶山市小麦品种利用指导意见》,引导群众正确选用品种,大力推广具有明显增产优势,且抗逆性突出的新优小麦良种。加强品种科学利用的技术宣传,明确主推品种,做到结构合理,布局科学,栽培技术配套。大力推广矮抗58、周麦22、百农207、郑麦7698、郑麦366等在平顶山市表现良好的小麦良种,力争小麦主导品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积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重点发展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

二、不利因素分析

(一)后期不利气象因素影响大。今年4月7日,平顶山市出现强降温天气,降温幅度较大,气温降到1摄氏度左右,对小麦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另外根据农户介绍:“平原小麦怕涝,山地小麦怕旱;雨水偏多的年份,山地小麦丰收,雨水偏少的年份,平原小麦丰产。” 今年夏粮生产后期,尤其是5月中下旬,出现了连阴雨,确实也就呈现出平原霉变严重,岗地较轻这样的情况,但是平原播种面较大,整体就呈现出减产趋势。

(二)耕作管理水平不一。部分麦田整地粗放,尤其是秸秆还田旋耕地块,耕层浅,镇压不实,使种子根与土壤不能密接,影响养分吸收,造成苗麦苗发黄,影响壮苗形成,从而影响产量。

(三)气候造成病虫危害。由于扬花期有连续降雨天气,对小麦赤霉病侵染、条锈病扩散、叶锈病等病害加重发生均比较有利,给小麦灌浆、增粒重夺高产构成直接威胁。

通过以上分析,今年全市夏粮生产不利因素大于有利因素。后期气象条件不利、麦田管理不一、病虫害产生是造成今年夏粮单产下降的主要原因,从而导致全市夏粮产量比上年持平略减。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