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平顶山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积极稳妥、坚定有序地推进各项改革,全市经济呈现出全面协调、平稳发展的态势。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就业人员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城镇单位平均工资实现快速增长。
一、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情况
2018年,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包含汝州,下同)期末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9454元,比2017年的51860元增加7594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2017年加快2.3个百分点,年平均工资和增速均居全省第7位。其中,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年平均工资(以下简称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60797元,比2017年的52728元增加8069元,同比增长15.3%,增速比2017年加快2.5个百分点(如下图)。
图:2010-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及增速
(一)从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平均工资水平仍然较高,但增速放缓,非公经济增速加快。2018年,全市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3474元,比全市年平均工资水平高4020元,分别比集体单位高4552元,比其他单位高6668元。国有单位平均工资同比增长7.6%,低于全市增速6.7个百分点,比2017年增速回落5.5个百分点。2018年全市其他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0806元,同比增长18.6%,高于全市增速4个百分点,比2017年提高6.7个百分点。
表1: 2018年平顶山市城镇非私营单位按经济类型分组年平均工资
行 业 | 2018年(元) | 2017年(元) | 增量(元) | 同比增速% | 2017年同比增速% |
全部合计 | 59454 | 51860 | 7594 | 14.6 | 12.3 |
国有单位 | 63474 | 58802 | 4672 | 7.9 | 13.4 |
集体单位 | 58922 | 52810 | 6112 | 11.6 | 7.2 |
其他 | 56806 | 47886 | 8920 | 18.6 | 11.9 |
表2: 2018年平顶山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分行业年平均工资
行 业 | 2018年(元) | 2017年(元) | 增量(元) | 同比增速% |
总计 | 59454 | 51860 | 7594 | 14.6 |
农、林、牧、渔业 | 46274 | 38459 | 7815 | 20.3 |
采矿业 | 65099 | 56111 | 8988 | 16.0 |
制造业 | 48934 | 43052 | 5882 | 13.7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71151 | 55767 | 15384 | 27.6 |
建筑业 | 41994 | 36810 | 5184 | 14.1 |
批发和零售业 | 69188 | 50392 | 18796 | 37.3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40412 | 36847 | 3565 | 9.7 |
住宿和餐饮业 | 35525 | 32522 | 3003 | 9.2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71585 | 55382 | 16203 | 29.3 |
金融业 | 78074 | 81367 | -3293 | -4.0 |
房地产业 | 46367 | 44853 | 1514 | 3.4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46689 | 45972 | 717 | 1.6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61622 | 48986 | 12636 | 25.8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51602 | 41005 | 10597 | 25.8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30909 | 37024 | -6115 | -16.5 |
教育 | 66850 | 64046 | 2804 | 4.4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66222 | 63633 | 2589 | 4.1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53600 | 48741 | 4859 | 10.0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60097 | 54731 | 5366 | 9.8 |
(三)分地域看,县(市、区)之间平均工资较不平衡。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突破6万元的有新城区72884元、新华区68160元、湛河区64139元,分别是全市平均工资的1.23倍、1.15倍和1.08倍,同比分别增长21.2%、19.6%和5.1%。其他9个县(市、区)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均低于全市平均工资,其中最低的石龙区45562元,是全市的76.6%,同比仅增长1.7%;叶县45655元,是全市的76.8%,同比增长8.9%。最低的石龙区2018年平均工资仅占最高的新城区平均工资的62.5%,二者相差三分之一多,达27322元。
表3: 2018年分县(市、区)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地 区 | 2018年(元) | 2017年(元) | 增量(元) | 同比增速% |
平顶山市(含汝州) | 59454 | 51860 | 7594 | 14.6 |
平顶山市(不含汝州) | 59671 | 51579 | 8092 | 15.7 |
新华区 | 68160 | 57007 | 11153 | 19.6 |
卫东区 | 57250 | 49374 | 7876 | 16.0 |
石龙区 | 45562 | 44804 | 758 | 1.7 |
湛河区 | 64139 | 61052 | 3087 | 5.1 |
宝丰县 | 46349 | 42525 | 3824 | 9.0 |
叶 县 | 45655 | 41920 | 3735 | 8.9 |
鲁山县 | 52849 | 46525 | 6324 | 13.6 |
郏 县 | 49158 | 43629 | 5529 | 12.7 |
高新区 | 54611 | 49697 | 4914 | 9.9 |
新城区 | 72884 | 60158 | 12726 | 21.2 |
舞钢市 | 50624 | 46430 | 4194 | 9.0 |
汝州市 | 57904 | 53830 | 4074 | 7.6 |
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2018年,全市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5797元,与2017年相比增加了2976元,同比增长9.1%,比上年增速提高了0.4个百分点。
从分行业门类来看,18个行业中有8个行业平均工资高于全市。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47028元,采矿业44034元,卫生和社会工作41843元,分别为全市城镇私营单位平均水平的1.31倍、1.23倍和1.17倍。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8158元,住宿和餐饮业28436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1529元,分别为全市平均水平的78.7%、79.4%和88.1%。
表4: 2018年平顶山市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分行业年平均工资
行 业 | 2018年(元) | 2017年(元) | 增量(元) | 同比增速% |
总计 | 35797 | 32821 | 2976 | 9.1 |
农、林、牧、渔业 | 36691 | 29380 | 7311 | 24.9 |
采矿业 | 44034 | 34199 | 9835 | 28.8 |
制造业 | 37097 | 33998 | 3099 | 9.1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47028 | 45320 | 1708 | 3.8 |
建筑业 | 37005 | 34188 | 2817 | 8.2 |
批发和零售业 | 33416 | 32252 | 1164 | 3.6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35574 | 34397 | 1177 | 3.4 |
住宿和餐饮业 | 28436 | 27318 | 1118 | 4.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38102 | 40311 | -2209 | -5.5 |
金融业 | 35333 | 37453 | -2120 | -5.7 |
房地产业 | 35692 | 33987 | 1705 | 5.0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41388 | 31062 | 10326 | 33.2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33950 | 30300 | 3650 | 12.0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31529 | 38597 | -7068 | -18.3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31706 | 27788 | 3918 | 14.1 |
教育 | 34046 | 32007 | 2039 | 6.4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41843 | 40031 | 1812 | 4.5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28158 | 25873 | 2285 | 8.8 |
三、规上企业不同行业、岗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情况
2018年,平顶山对一套表联网直报的规模以上企业不同岗位从业人员的工资情况进行了调查,涉及16个行业门类的2818个法人单位。调查单位不同行业从业人员分别按岗位分为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五类。
调查数据显示,全部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49655元,同比增长15.0%。分行业看,随着信息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得以快速增长,2018年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上单位平均工资达74299元,同比增长31.6%;其次是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66770元,同比增长26.8%;采矿业62536元,同比增长17.3%。
分岗位看,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79405元,同比增长17.3%;专业技术人员52974元,同比增长18.6%;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37814元,同比增长11.0%;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39668元,同比增长4.7%;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49285元,同比增长16.3%。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工资最高,是全部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平均水平的1.6倍;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最低,是全部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平均水平的76.2%。
从各岗位行业间差异看,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岗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2203元,最低的行业为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46387元;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最高的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89625,最低的行业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9782元;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岗位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65992元,最低的行业为住宿和餐饮业 25544元。
表5: 2018年平顶山市规上企业分行业分岗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行 业 | 单位数(个) | 期末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元) | 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元) | 专业技术 | 办事人员 | 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元) | 生产制造 |
总计 | 2818 | 49655 | 79405 | 52974 | 37814 | 39668 | 49285 |
采矿业 | 83 | 62536 | 78532 | 65826 | 41742 | 46100 | 63922 |
制造业 | 723 | 44754 | 87781 | 59574 | 42942 | 38034 | 40399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34 | 66770 | 95499 | 71180 | 58461 | 51470 | 65992 |
建筑业 | 407 | 41459 | 66647 | 46251 | 31967 | 29650 | 40852 |
批发和零售业 | 516 | 49032 | 73346 | 58917 | 38554 | 49974 | 31391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01 | 38690 | 65760 | 44173 | 34842 | 31515 | 37870 |
住宿和餐饮业 | 130 | 31591 | 49130 | 34821 | 28769 | 29054 | 25544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5 | 74299 | 132203 | 89625 | 60799 | 37091 | 32714 |
房地产业 | 524 | 41601 | 74078 | 52546 | 37126 | 20389 | 39158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63 | 39853 | 77023 | 61479 | 34042 | 31134 | 51954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69 | 41980 | 74159 | 57698 | 32066 | 28719 | 28352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34 | 33707 | 87395 | 57302 | 55610 | 24946 | 30431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23 | 30130 | 46387 | 38040 | 29676 | 25283 | 39665 |
教育 | 37 | 39457 | 62694 | 42731 | 34589 | 27453 | 54188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20 | 43870 | 73807 | 48045 | 21071 | 30598 | 28951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39 | 30248 | 57907 | 29782 | 26672 | 29021 | 46303 |
四、全市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因素
(一)经济稳定增长。2018年,平顶山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导,以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着力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加快推进“三城两地一区”建设,加大对经济运行的有效调控,全市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经济的较快增长带动了劳动就业收入的有效增长。
(二)政策措施到位。全市严格执行河南省最低工资标准,有力促进工资水平提高。从2017年10月1日起,我省一、二、三类行政区域月最低工资标准分别调整为1720元、1570元、1420元。平顶山市市区、舞钢执行一类标准,宝丰、郏县执行二类标准,叶县、鲁山执行三类标准。2018年10月1日起,又分别按照调整后的新的一、二、三类行政区域月最低工资标准1900元、1700元、1500元执行。这些政策措施的及时落实较好地促进了企业职工工资水平的稳定增长。
(三)企业待遇提高。由于要满足用工需求,各用人单位普遍采取增加工资、提高待遇的办法,招聘新员工、留住老员工,使得一线工人工资增幅较快,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攀升。企业为保证生产稳定发展,积极采取有利措施,促进职工平均工资增幅加快。随着生产技术自动化程度提高,企业不断减员增效,为提高用工效率,高素质人员需求增多,劳动报酬不断提高。
(四)落实增资制度。各机关事业单位认真执行国家工资制度,落实增资政策,保证正常晋级、晋职工资、绩效考核奖、应休未休奖、文明奖、车补等及时落实兑现,使职工工资保持有效增长。
五、平均工资数据是一个地区或行业工资水平的综合反映
国家统计制度规定,平均工资包括了从个人工资中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个人缴纳部分,但是对劳动者而言,工资的概念往往理解为税后工资、实发工资,因此平均工资水平及增长与个人感受存在差异。此外,平均工资数据反映的是全市就业人员的平均水平,由于行业、地区、单位经济效益及个人所在的岗位不同等诸多因素,工资水平客观上存在差距。再者,工资分布是典型的偏态分布,以城镇非私营单位为例,十九个行业门类中,高于全市平均工资水平的行业就业人员占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比重为66.9%,而另外33.1%的就业人员所在的行业平均工资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附注:
1.统计范围
(1)城镇非私营单位:城镇地区全部非私营法人单位,具体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非私营)、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等法人单位。工资统计是统计法人单位的就业人员,而个体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非法人单位就业人员不在目前工资统计范围内。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全市共调查约3851家,就业人员49.22万人。
(2)城镇私营单位:城镇地区私营单位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在工资统计调查中的私营法人单位主要是指:在内资法人单位中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包括按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2018年城镇私营单位工资实行抽样调查统计,全市共调查近1391家单位,占全部城镇私营单位总数的10%。
私营独资企业是指按《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一名自然人投资经营,以雇佣劳动为基础,投资者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私营合伙企业是指按《合伙企业法》或《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按照协议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是指按《公司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投资或由单个自然人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
私营股份有限公司是指按《公司法》的规定,由五个以上自然人投资,或由单个自然人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
(3)联网直报单位:一套表联网直报单位,具体包括规模以上工业(含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等行业)共16个行业门类的2818家法人单位。
2.指标解释
单位就业人员: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
联网直报的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就业人员按岗位分包括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指在单位及其职能部门中担任领导职务并具有决策、管理权的人员。包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高级管理人员(包含同级别及副职)、单位内的一级部门或内设机构的负责人(包含同级别及副职),特大型单位可以包括一级部门内设的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包含副职)。具体包括中国共产党机关负责人员、国家机关负责人员、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负责人员、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社会组织及其他成员组织负责人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负责人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指专门从事各种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从事本类职业工作的人员,一般都要求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按规定的标准条件评聘专业技术职务,以及未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但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具体包括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飞机和船舶技术人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经济和金融专业人员、法律、社会和宗教专业人员、教学人员、文学艺术、体育专业人员、新闻出版、文化专业人员、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指在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中从事行政业务、行政事务、行政执法、安全保卫和消防等工作的人员。具体包括办事人员、安全和消防人员、其他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指从事商品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邮政和快递、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住宿和餐饮以及金融、租赁和商务、生态保护、文化、体育和娱乐等社会生产服务与生活服务工作的人员。具体包括批发与零售服务人员、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服务人员、住宿和餐饮服务人员、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员、金融服务人员、房地产服务人员、租赁和商务服务人员、技术辅助服务人员、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服务人员、居民服务人员、电力、燃气及水供应服务人员、修理及制作服务人员、文化、体育和娱乐服务人员、健康服务人员、其他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人员。
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指从事矿产开采,产品生产制造、工程施工和运输设备操作的人员及有关人员。具体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人员、食品、饮料生产加工人员、烟草及其制品加工人员、纺织、针织、印染人员、纺织品、服装和皮革、毛皮制品加工制作人员、木材加工、家具与木制品制作人员、纸及纸制品生产加工人员、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人员、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人员、石油加工和炼焦、煤化工生产人员、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人员、医药制造人员、化学纤维制造人员、橡胶和塑料制品制造人员、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人员、采矿人员、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人员、机械制造基础加工人员、金属制品制造人员、通用设备制造人员、专用设备制造人员、 汽车制造人员、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人员、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人员、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人员、仪器仪表制造人员、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人员、电力、热力、气体、水生产和输配人员、建筑施工人员、运输设备和通用工程机械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生产辅助人员、其他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工资总额: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一九八九年九月三十日国务院批准 一九九〇年一月一日国家统计局令第一号发布)(http://www.stats.gov.cn/zjtj/tjfg/xzfg/):
工资总额是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就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个人应缴纳部分。
工资总额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工资总额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工资性津贴和补贴、其他工资四部分组成。工资总额不包括病假、事假等情况的扣款。
基本工资也可称为标准工资、合同工资、谈判工资。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年度)支付给本单位在岗职工的按照法定工作时间提供正常工作的劳动报酬。各单位给个人确定的底薪可作为基本工资。包括工龄工资。
基本工资不含定时、定额发放的各种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也不包括补发的上一年度的基本工资。
绩效工资也可称为效益工资、业绩工资。指根据本单位利润增长和工作业绩定期支付给本单位在岗职工的奖金;支付给本单位从业人员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具体包括:值加班工资、绩效奖金、全勤奖、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和其他名目的奖金;以及某工作事项完成后的提成工资、年底双薪等。但不包括入股分红、股权激励兑现的收益和各种资本性收益。
工资性津贴和补贴:指本单位制定的员工相关工资政策中,为补偿本单位在岗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的津贴,以及为保证其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而支付的物价补贴。具体包括:补偿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及岗位性津贴、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地区津贴和其他津贴。如:过节费、通讯补贴、交通补贴、公车改革补贴、不休假补贴、无食堂补贴、单位发的可自行支配的住房补贴以及为员工缴纳的各种商业性保险等。上述各种项目包括货币性质和实物性质的津补贴以及各种形式的充值卡、购物卡(券)等。
其他工资:指上述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工资性津贴和补贴三类工资均不能包括的发放给在岗职工的工资,如补发上一年度的工资等。
平均工资:是指在报告期内单位发放工资的人均水平。计算公式为:
3.调查方法
(1)城镇非私营单位: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和《劳动工资统计调查制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统计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
(2)城镇私营单位: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和《劳动工资统计调查制度》,城镇私营单位工资统计采用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由于城镇私营单位的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业,主要是一些小的区域性行业协会,如寺庙管理委员会、种植养殖协会等,调查样本量小,代表性不足,故未在表中列示。
(3)联网直报单位: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和《劳动工资统计调查制度》,一套表联网直报单位岗位工资统计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
4.行业分类标准
工资统计的行业分类标准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