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一季度顺利实现“开门红”的基础上,1-4月全市经济继续延续良好发展势头,虽然规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指标增速环比有所回落,但整体仍保住了位次、保住了态势。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规上工业增势平稳。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打好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攻坚战,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措施对稳定工业生产发挥积极作用。4月当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1-4月,累计增长8.0%,增速居全省第4位,比上年同期提升4个位次。制造业拉动作用明显。分三大门类看,制造业增长14.0%,快于规上工业6.0个百分点,比重为49.0%,拉动全市工业增长7.3个百分点。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9%;行业增长面持续扩大。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39个行业大类中,29个行业生产保持增长,增长面达到74.4%,比上年同期提升2.6个百分点。重点行业带动明显,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分别增长20.1%、12.0%,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9个、1.1个百分点;主导产业较快增长。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快于规上工业增速4.2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比重15.0%,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0个百分点。
(二)投资增长依然强劲。全市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扎实推进“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投资增速继续保持快速增长。1-4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3%,增速居全省第2位,比上年同期提升13个位次。新开工项目大幅增加。全市新开工项目入库195个,同比增加7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4个,同比增加25个。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63.3%,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8.0个百分点;采矿业投资高速增长。1-4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9.0%,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85.6%,分别高出全国、全省66.8个和50.6个百分点,是支撑工业投资快速增长的中坚力量。制造业投资增长14.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0.5%;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快速增长。1-4月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9.5%,高于全省56.0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增速保持在50%以上。焦作至唐河高速公路平顶山段、国道G345启那线舞钢段等项目进展顺利,道路运输业投资同比增长247.9%,是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的主动力。
(三)消费增速有所回落。受疫情造成物流受阻等因素影响,1-4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55.07亿元,同比增长4.4%,比1-3月回落2.8个百分点。虽然增速回落,但相比较其他省辖市来说仍处领先地位,增速居全省第4位,比1-3月提升2个位次。限额以上企业支撑作用明显。1-4月,占全市社零总额比重29.8%的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同比增长16.6%,贡献率达到96.4%,拉动全市社零总额增长4.2个百分点;占比70.2%的限下单位零售额同比增长0.2%,贡献率为3.6%,拉动增长0.2个百分点。升级类商品保持增势。1-4月,化妆品类、书报杂志类、中西药品类、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分别同比增长25.4%、17.1%、15.8%、13.3%、13.1%、12.8%、10.7%,合计拉动增长7.3个百分点。
(四)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市财税系统不断挖掘增收潜力,拓宽财税收入渠道,重点税源稳步增长。据市财政局提供的数据显示,1-4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5.30亿元,同比增长14.0%,增速居全省第4位。财政支出运行良好,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24.91亿元,有力保障各项民生和疫情防控、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资金支出,积极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1-4月全市经济运行特点
(一)主要指标增速继续保持全省先进行列
从排名情况看,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次继续保持在全省先进行列。1-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居全省第4位、第2位、第4位和第4位。和全国全省对比来看,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全省4.0个和2.0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全省9.5个和4.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全省4.6个和3.3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高出全省18.7个百分点。从发展趋势看,全市经济发展更具韧性和空间。4月份,全市经济增长走势和全国、全省基本一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但全市回落幅度相对较小。1-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上月回落0.7个、2.8个百分点,分别低于全国1.8个和0.7个百分点,显示出全市工业生产和消费市场对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
(二)三大收入稳步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改善
今年以来,政府、企业和居民“三个口袋”收入稳定增长。一是财税收入质量稳步提升。1-4月全市税收收入完成55.89亿元,同比增长26.7%,总量和增速分列全省第5位、第2位。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4.2%,比全省平均水平(60.7%)高出13.5个百分点,税收占比居全省第3位。二是企业效益不断提升。在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涨幅较高等因素的作用下,企业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工业利润大幅提升。一季度,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6%,比1-2月提升5.9个百分点,增速高出全省(11.3%)17.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一季度全市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9.17亿元,总量居全省第6位,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利润总额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长25.1%,比1-2月提升3.4个百分点,增速高出全省(7.9%)17.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三是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长。一季度,全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5%,高出GDP增速0.1个百分点,居民的“口袋”更加充实。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0792元,同比增长5.2%,增速高出全省0.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4343元,同比增长6.7%,增速高出全省0.2个百分点。
(三)新动能不断壮大,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
新增入库企业数量明显增加。1-4月,全市“规上”单位累计入库76家,比去年同期增加34家,同比增长81.0%;其中:工业新增入库19家,同比增加14家;贸易业新增入库20家,同比增加15家;建筑业新增入库23家,同比增加12家;服务业新增入库5家,同比增加4家。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快于规上工业增速3.8个百分点,贡献率为26.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7%,快于规上工业6.7个百分点,贡献率为57.5%。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快于规上工业5.9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1-3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增长62.1%,高出全省(35.6%)26.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6位。研发费用提速明显,增速分别高于营业收入增速和四项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合计增速33.5个、56.5个百分点;绿色转型持续推进。一季度,全市水、风、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达到16.4%,比上年同期提高5.0个百分点。工业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一季度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7%,1-4月份预计继续保持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