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国家、省“两稳一保”决策部署,高效精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稳住全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平稳有序运行。在一季度圆满实现“开门红”的基础上,四、五月份尽管受到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和本地短暂疫情影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出现一定程度回落,但在有效抗疫和惠企纾困政策有力实施的共同作用下,1-5月全市经济运行整体仍保持着全省领先的良好态势,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良好,消费市场回落见缓,财政金融平稳运行,全市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加固、稳中提质”态势。
一、规上工业平稳增长,企业效益不断提升
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打好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攻坚战,一系列惠企纾困政策措施对稳定工业生产发挥积极作用。5月当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1-5月,累计增长7.4%,增速居全省前列,位次比上年同期前移2位。制造业拉动作用明显。从工业三大门类看,制造业增长13.3%,快于规上工业5.9个百分点,比重为48.0%,拉动全市工业增长7.0个百分点。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2%;行业增长面持续扩大。39个行业大类中30个行业生产保持增长,增长面达到76.9%,比1-4月提升2.5个百分点。重点行业带动明显,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分别增长24.3%、11.5%,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8个、1.0个百分点;新增企业贡献提升。2021下半年以来,全市规上工业新增入库单位52家,其中2022年前5个月新增入库25家。新增企业贡献率达到11.6%,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4个百分点。企业效益大幅增长。在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涨幅较高等因素的作用下,企业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工业利润大幅提升。1-4月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3%,增速高出全省(10.6%)17.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6.9%,增速高出全省(6.8%)20.1个百分点。
二、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投资保持良好增势
全市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扎实推进“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投资增速继续保持快速增长。1-5月同比增长13.9%,增速领跑全省。重大项目建设提速。2022年,我市第一批重点项目共365个,总投资4976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100亿元。1-5月份,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35.2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的48.66%。其中,计划新开工项目176个,总投资1745.2亿元,2022年1-5月份完成投资182.7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的43.91%。鲁山花园沟抽水蓄能电站、叶县盐腔储气库等147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祥云河工程、前坪水库灌区骨干工程、燕山水库引水与生态水系连通工程等重大引调水工程加快实施。40万千瓦风电项目、尼龙城2×66万千瓦热电项目等14个能源项目有序推进,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采矿业投资高速增长。1-5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9.5%,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98.2%,分别高出全国、全省80.9个和58.7个百分点,是支撑工业投资快速增长的中坚力量;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快速增长。1-5月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1.1%,高于全省45.0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增速保持在50%以上。焦作至唐河高速公路平顶山段、国道G345启那线舞钢段等项目进展顺利,道路运输业投资同比增长170.2%,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
三、消费市场回落见缓,消费升级态势明显
受5月初突发疫情影响,全市消费市场受到一定冲击,在下行压力较大的基础上进一步承压,5月当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5.2%,1-5月累计增长2.4%,增速比1-4月回落2.0个百分点,与上月回落幅度相比减缓了0.8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企业支撑作用明显。1-5月,占全市社零总额比重30.1%的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同比增长16.0%,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77.0%,拉动全市增长4.3个百分点;占比69.9%的限下单位零售额同比下降2.5%,下拉1.9个百分点;升级类商品保持增势。1-5月,23类限上商品中有16类保持增长,消费升级类商品增势良好,其中棉麻类零售额增长92.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30.5%,化妆品类增长26.5%,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增长21.9%,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1.5%。
四、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财税质量稳步提升
全市财税系统不断挖掘增收潜力,拓宽财税收入渠道,重点税源稳步增长。据市财政局提供的数据显示,1-5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1.84亿元,同比增长15.3%,比1-4月提升1.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3位。全市税收收入完成68.31亿元,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4.4%,比全省平均水平(59.4%)高出15.0个百分点,税收占比居全省第3位。
五、新动能不断壮大,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
全市印发《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市场主体提能升级激发活力的若干意见》(简称“四库四转”),并制定了具体奖励措施,有效提高了各级各部门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入库数量明显增加。1-5月,全市“规上”单位累计入库99家,比去年同期增加52家,同比增长110.6%;其中:工业新增入库25家,同比增加18家;贸易业新增入库24家,同比增加18家;建筑业新增入库30家,同比增加18家;服务业新增入库7家,同比增加6家;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快于规上工业增速2.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23.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快于规上工业5.9个百分点,贡献率为55.6%。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快于规上工业0.6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企业研发费用保持快速增长势头,1-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增长80.4%,高出全省(33.0%)47.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4位。研发增速高于同期营业收入增速(28.3%)52.1个百分点,研发投入提速明显;绿色转型持续推进。1-4月,全市水、风、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达到18.2%,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工业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1-4月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3%,1-5月份预计继续保持下降趋势。
总的来看,前5个月平顶山市经济发展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潜力,为稳定全省经济大盘和中原更加出彩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同时也应看到,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疫情防控造成生产受限、消费不振、物流不畅的不利影响可能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仍然存在,使得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持续保持稳定增长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发展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和夯实。
下阶段,全市还需继续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全面贯彻落实楼阳生书记来平调研指示精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打好“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规划”组合拳,全力聚焦“三个一批”,走深走实“万人助万企”,不断壮大新动能,增添新活力,推动全市经济加速恢复、健康发展,努力保持全省领跑势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