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在国际市场继续受到挤压、国内经济形势尚未明显向好的大格局下,平顶山市工业领域面对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的双重任务,开拓进取,负重前行,努力朝着“转中求快”的既定目标奋斗。但由于传统产业形势严峻,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新的增长点,工业经济运行继续呈现低速增长的态势。1-3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84.2亿元,同比增长8.5%。比2011年12月份回落4.3个百分点,比今年前两个月提升0.2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排第17位,和今年1-2月份持平,比去年同期后退2位。
一、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特点
1、装备制造和轻工行业增势较好。一季度,装备制造业增势向好,比重稳步提升。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4个百分点,占全市的比重达到12.6%,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专用设备制造增长65.2%、通用设备制造增长37.2%;电器机械制造恢复性增长14.8%。纺织、食品及轻工类行业表现活跃。纺织行业增长30%,食品类行业增长11%,其中,食品制造增长48.1%,烟草增长39.1%。轻工类,纸制品增长61.1%,文教用品增长47.2%,皮革及制鞋增长32.9%。
2、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势回落。一季度,六大高耗能行业同比仅增长5.2%,比全市平均水平低3.1个百分点,占全市的比重为66.8%,比去年同期降低1.5个百分点。
3、产能利用率稳定提升。3月份,77家工业企业月度趋势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近90%的企业保持正常生产,产能利用率在50%以上的企业达到90.9%。3月份当月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停产204家(其中,非煤企业45家),比2月份减少6家。
4、订单及销售情况有所改观。3月份,77家工业企业月度趋势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获得订单较2月增加或持平的企业占84.4%,销售形势较2月好转或持平的企业占88.3%,两项比重均略好于2月份。一季度,全市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6.9%,比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
5、鲁山和叶县非煤类工业增势不减,新华和石龙涉煤类企业开始走出低谷。一季度,鲁山和叶县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21.2%和19.7%,鲁山主要依托电力、皮革制品和有色金属产业支撑,叶县主要依托食品和制鞋等生活消费品产业支撑,这两个主要依托非煤工业的县区增势不减。新华和石龙分别增长17.6%和30%,新华区受平煤股份在稳定原煤生产的基础上,提高煤质,提升洗精煤产量的拉动,煤炭产业有所恢复。石龙区受区内洗煤厂外购原煤和炼焦厂技术升级产能逐步释放的拉动,涉煤类企业生产逐步恢复。同时,由于两区去年同期均受煤炭行业低迷的影响,基数较低也一定程度上抬高了今年的增速。
二、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1、工业生产增速位次靠后,效益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一季度,全市工业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8个百分点,差距较2月份缩小0.5个百分点,在全省排第17位。比前一位鹤壁市增速低1.8个百分点,差距较2月份扩大0.7个百分点,比后一位安阳市高4.6个百分点,差距较2月份缩小2.6个百分点。比规模相近地市许昌低11.3个百分点,比新乡低11.3个百分点。
主要效益指标增速均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今年1-2月份,全市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5.2亿元,同比仅增长5.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8.6个百分点,收入占全省的比重为4.5%,比去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4.1亿元,同比仅增长4.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9个百分点,利润占全省的比重为4.2%,比去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税金总额18.9亿元,同比仅增长5.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3.9个百分点,税金占全省的比重为5.8%,比去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亏损面10.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
|
1-2月份主要效益指标比较表 | ||||||
|
|
平顶山 |
全省 |
与全省比较 | |||
|
总量 |
增长 |
总量 |
增长 |
占全省比重 |
增速比全省 | |
|
(亿元) |
(%) |
(亿元) |
(%) |
(%) |
(±%) | |
|
主营业务收入 |
345.17 |
5.9 |
7588.4 |
24.5 |
4.55 |
-18.6 |
|
利润总额 |
24.11 |
4.5 |
577.3 |
15.4 |
4.18 |
-10.9 |
|
税金总额 |
18.87 |
5.6 |
324.6 |
19.5 |
5.81 |
-13.9 |
2、传统优势行业拉动不足,高成长行业尚待加快培育。
化工行业再次受挫。一季度,化学原料行业同比下降1.3%,化学纤维行业同比下降8.8%,橡胶和塑料行业同比下降7.6%,化学原料行业受市场萎缩、订单减少影响,化学纤维行业受价格下跌影响双双走低,这是继2009年后又一次市场受挫。主要影响企业是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同比下降13.7%,平顶山市神马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同比下降39.8%,河南神马氯碱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同比下降20.3%。
钢铁、炼焦低迷徘徊。一季度,钢铁行业同比增长0.7%,炼焦行业下降4.1%。钢铁行业受铁矿石等原料价格高启影响,钢铁行业利润继续受到挤压,同时需求减弱使得钢铁产量维持低位。受钢铁行业低迷影响,炼焦行业低位徘徊。主要影响企业是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同比下降25%,舞钢中加钢铁有限公司同比下降17.3%,中平能化集团天宏焦化有限公司同比下降21.5%。
建材行业波动明显。一季度,建材行业同比增长1.3%,比2011年底回落24.7个百分点。主要影响企业是郏县中联天广水泥有限公司同比下降28.3%,天瑞集团汝州水泥有限公司同比下降15.7%。
煤炭行业在期盼中缓增。一季度,煤炭行业增长7.8%,主要是受洗煤行业恢复性增长拉动,原煤开采业与同期基本持平。目前,仍有158家煤炭企业在停产整合中。
高成长行业尚待加快培育。一季度,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和建材等河南省六大高成长行业增加值占全省的56.1%,而我市仅为28.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一半,全省六大高成长行业增加值增长24%,而我市增长13.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除装备制造业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外,其余五个行业均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
3、企业效益急剧下滑,成本费用快速上升。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4.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9%。在收入增势下滑的同时,企业存货和应收账款快速攀升,两项资金占用增加,企业利润急剧下滑。一季度企业存货162.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9%;应收账款152.3亿元,增长6.8%;管理费用16.5亿元,增长12.7%;财务费用8.4亿元,增长16.5%。存货和相关费用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企业盈利能力,使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7%,仅实现37.7亿元。其中,钢铁、机电、煤炭和纺织业存货分别增长24.3%、23.6%、20.1%和17%,这些行业的企业产品积压加剧,销售不断下滑,流动资金日益紧张,极端情况下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4、产业集聚区生产拉动有待提升,企业效益亟待提高。
一季度,全市10个产业集聚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为28%,比去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前三个月,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5.3亿元,同比增长0.2%;实现利润9.2亿元,同比下降23.9%;税金总额6.4亿元,同比下降5.5%。
5、氯碱企业产品价格猛跌,投入产出比反差巨大
一季度,树脂均价5556元/吨,每吨价格比上年同期减少1000元,降价15.3%;液氯现价133元/吨,每吨价格比上年同期减少1000元,降价88.3%;盐酸去年同期131元,现仅为0.8元/吨降价99.4%配售给客户。受这些因素影响,河南神马氯碱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一家企业减少产值7074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3%,每度电创造产值由去年的2.6元降低到今年的2.1元,下降19.2%,使企业效益大打折扣。另外,由于该因素影响,使全市用电量增速和工业经济增长水平出现不协调。一季度全市工业用电量3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比增加值增速高1.5个百分点,剔除这个企业,全市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4%,工业增加值增长8.3%,用电量增速低于增加值增速1.9个百分点。
三、工业增速偏低、位次靠后原因分析
1、过半行业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一季度,平顶山市工业经济覆盖的37个大类行业中,有22个行业增速低于全省同行业平均水平,这22个行业增加值占全市的39.8%。其中,在全市工业经济中比重较大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纺织业等7个行业增加值占全市的31.1%,增速分别低于全省同行业13.7、10.3、7.2、16.8、13.7、12.9和6.6个百分点。如果高于全省同行业平均增速的行业保持目前增长态势,低于全省同行业平均水平的22个行业增速达到全省同行业水平,可使全市增速提高5.3个百分点,达到13.8%。
|
2012年一季度增长水平低于全省同行业的主要工业行业 | ||||
|
行业名称 |
平顶山 |
全省 |
增速比全省 | |
|
占全市比重 |
增长 |
增长 | ||
|
(%) |
(%) |
(%) |
(±%) | |
|
全市总计 |
100.0 |
8.5 |
17.3 |
-8.8 |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7.9 |
1.2 |
14.9 |
-13.7 |
|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
6.3 |
-4.1 |
6.2 |
-10.3 |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5.5 |
-5.6 |
1.6 |
-7.2 |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3.3 |
3.1 |
19.9 |
-16.8 |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3.3 |
-1.3 |
12.4 |
-13.7 |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2.6 |
14.8 |
27.7 |
-12.9 |
|
纺织业 |
2.4 |
30.0 |
36.6 |
-6.6 |
2、产业结构制约工业增速提升。一季度,全市37个大类行业中有22个行业低于全省同行业平均增速,若这些行业达到全省同行业平均水平,可使全市增速提高5.3个百分点;有15个行业高于全省同行业平均增速,若这些行业与全省同行业增速持平则全市增速降低5.9个百分点。因此,按照目前我市的工业产业结构,行业增速全部达到全省同行业水平,全市工业增速只有7.9%,低于目前实际增速0.6个百分点。若平顶山市产业结构与全省产业结构相同,按平顶山目前各行业增速测算,全市增速则可达10.5%。由此可见,产业结构是制约我市工业增速提升的主要因素。
3、重点企业有效拉动不足
一是生产形势虽然好于同行业水平,但是与全省总体发展水平相比仍有差距。煤炭行业占我市的比重高达42.4%,同比增长7.8%,虽然高于全省煤炭行业6.8个百分点,但是远低于全省总体发展水平9.5个百分点。煤炭行业主要企业平煤股份公司一季度总产值现价同比增长27.5%,高于商丘永煤集团22个百分点。虽然我市煤炭行业形势好于全省及其他产煤地区,但是受行业结构的影响制约着全市增速的提升。
二是受行业大环境影响,被钢铁行业拖累。钢铁冶炼行业占我市的比重为5.5%,同比下降5.6%,低于全省同行业7.2个百分点。主要企业舞钢公司总产值现价同比下降25%,高于安阳安钢集团9.1个百分点,安阳市受安钢集团影响一季度全市增加值增速仅有3.9%,排在我市后面。受钢铁行业不景气的大环境影响,我市钢铁行业发展持续低迷。
三是我市增速较高的产业和全省比较也有差距。装备制造业占我市的12.6%,同比增长17.8%,虽然高于全省平均增速,但是仍低于全省装备行业2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行业主要企业平高集团总产值现价同比下降2.9%,低于许昌许继集团增速(许昌电气机械行业增加值增长61.1%)。煤矿机械公司总产值现价同比下降7.9%,低于郑州煤矿机械集团增速(郑州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9.7%)。
四、工作建议
1、处理好两组关系。一是要稳定生产经营形势好于全省的行业,同时努力提升发展水平低于全省同行业水平的行业;二是要通过技术升级稳定传统优势产业,同时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拉伸与传统优势产业相关的产业链条。
2、加快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推进工业项目建设,使新项目早日投产发挥产能,减少由于建设周期过长造成的新项目投产时已经错过市场优势的影响。在招商选资过程中注重项目效益的前景论证,注重经济周期和产业效益传导对集聚区新建项目影响的评估。
3、明确分工,继续搞好经济运行监测。继续完善和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准确掌握重点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变化,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建立和完善从项目引进、建设到投产,从生产资料价格、企业用工到企业融资的全程监测体系,明确相关单位的分工,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运行提供快速翔实的基础材料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