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市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流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效应明显,全市消费品市场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消费需求稳步扩大,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0.73亿元,同比增长17.4%,高于全年目标1.4个百分点。
一、全年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一)市场运行平稳,呈稳步上升态势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体呈平稳运行,稳步上升的格局。从分季度趋势看,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4%,上半年增长16.9%,前三季度增长17.1%,全年增长17.4%;分月度看,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体呈低开高走,平稳运行的格局。
(二)城镇市场占据主导,城乡差距大幅缩小
近年来全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县城区范围不断扩展,城镇市场稳步增长,占据全市消费品零售市场的主导地位。2011年,全市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363.45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8.5% ,同比增长17.5%。时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拉动农村消费政策措施的稳步实施,农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农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速度加快,购买力不断提升,城乡差距大幅缩小。011年全市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47.28亿元,同比增长16.7%,增速相比城镇市场由上年同期的相差4.9个百分点缩小为今年的0.7个百分点。
(三)批发零售业稳居消费品零售市场主行业地位
从行业发展态势看,受居民消费需求、社会投资需求的持续驱动,批发零售业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最大。011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39.41亿元,同比增长17.4 %,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2.6%,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82.9%。
(四)限上企业扩张明显
近年来,随着全国知名大型商业企业不断在平顶山围城圈地,使得平顶山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市场竞争加剧,大型商场、饭店、宾馆等在规模上不断扩大,服务上不断提高,促进了限额以上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全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拉动力明显提高。2011年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46.9亿元,同比增长35.3%,增速高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7.9个百分点,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35.8%,所占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4.7个百分点,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63.0%,比上年提高12.8个百分点。
(五)消费结构升级促进消费不断增长,商品销售亮点纷呈
一是吃、穿、用类商品需求呈刚性增长。受商品零售价格明显上涨和刚性需求影响,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吃、穿、用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2011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单位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同比增长28.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同比增长30.1%;日用品类零售同比增长59.4%。
二是金银珠宝、家电类持续旺销。受传统习俗、通胀预期和国际金价上涨影响,金银珠宝类商品销售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1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9.7%。“家电下乡”工程的进一步推行、下乡电器品种的增加、“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和消费升级影响,家用电器类销售快速增长。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同比增长37.9%。
三是健身休闲类商品零售增长较快。居民消费质量的不断提高,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仅满足于吃好穿好,而是对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状态看的更加重要,居民消费从温饱型向发展型、休闲健康型升级。2011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8.6%。
二、目前全市消费品市场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消费增速位次下滑,消费总量偏低
2011年,平顶山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为17.4%,低于全省0.7个百分点,位次由2010年的全省第4位下滑至第17位。201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0.7亿元,总量排全省第11位,占全省总量的4.41%,比重比2010年下降0.03个百分点。
与我市经济总量相当的新乡市、许昌市、安阳市分别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1.6亿元(全省第7位)、414.9亿元(全省第10位)、406.7亿元(全省第12位)。从占全省比重看,新乡市、许昌市2011年分别为4.95%、4.45%,分别高与去年0.04、0.03个百分点,安阳市2011年占全省的4.36%,比去年下降0.01个百分点。
三、影响平顶山市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物价增长对消费品市场的影响逐渐增大
去年下半年开始,物价连连攀升,2011年平顶山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2%,零售价格指数更是整体高于CPI,物价增长对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尽管短期内物价增长对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起到一定推波助澜的作用,引发市场交易额快速放大,但是从长期看,物价指数居高不下,加大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负担,增加了消费者的消费成本,最终将制约广大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消费欲望,进而影响全社会消费品市场的稳定发展。
(二)汽车销售增幅收窄,新的消费热点还未成气候
近年来持续拉动全市消费品市场较快增长的汽车消费这一重要因素目前已出现明显减弱迹象,今年增幅明显回落。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实现零同比增长35.0%,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10.2个百分点。年销售额上亿元的汽车销售公司,如平顶山市旭龙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增速比去年回落37.2个百分点,平顶山市世纪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增速比去年回落14.3个百分点,平顶山市祥瑞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增速比去年回落44.9个百分点。目前平顶山市场上的消费亮点只是局部性的消费热点,能支持经济增长新的消费热点还未全面形成,消费升级的积累时间还将继续。
(三)促进消费政策效应逐步弱化
国家实施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汽车购置税减免等一系列刺激城乡消费政策极大地带动了前几年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随着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的退出和汽车消费环境的变化,相关消费增长将会放缓;在国家大力规范房地产市场,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建筑、装潢等相关消费需求受到直接影响;商品房首付比例和利率的提高,挤压其他消费需求。如果没有继续促进消费增长的系列措施,消费必然会出现减缓趋势。
(四)流通主体规模偏小,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缺乏
近年来随着流通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市流通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多元化的商贸流通体制基本形成。但全市流通产业虽然单位数量多,规模却依然偏小,缺乏具有规模效应、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目前,我市流通主体中,限额以上单位731家,居全省第5位,但限上单位零售额总量在全省仅处于第10位,限额以上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单位户均零售额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处于全省第13位、12位、14位。
年零售额过亿元的零售单位只有17家,而零售额增速高于全省限上平均水平29.4%的只有5家。年零售额1亿以上的企业中有9家为汽车销售企业,受行业影响,这些企业零售额增速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而其他几家企业,如河南九头崖集团平顶山商业连锁有限公司增长0.9%,增速比去年回落27.6个百分点;平顶山市土产日杂工贸有限公司增长31.1%,增速比去年回落18.8个百分点;平顶山市普生药业有限公司增长16.1%,增速比去年回落30.4个百分点。
四、促进消费市场较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品市场持续增长
分析当前消费市场发展情况,制约居民消费的因素依然存在,目前住房、医疗等费用上涨速度之快,已经超过许多家庭的收入增长速度,特别是今年以来由于食品价格大幅上涨促使人们谨慎消费,也成为预防性储蓄存款的最大诱因。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促进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才能进一步推动消费品持续快速增长。
(二)着力改善消费环境,使居民有更好的场所消费、放心消费和方便消费
一要加大消费市场硬件设施的投资力度,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在全市建设一批档次较高的商业、餐饮网点,使消费者能在更理想的场所进行消费;二要大力整顿市场秩序,加强促进消费发展的法规制度建设,保护消费者权益,创造良好的消费软件环境,让居民放心消费;三要支持和鼓励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加快推进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特许经营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方式,让居民方便消费。
(三)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在关注住房、教育、汽车、文化和娱乐等消费热点的同时,倡导绿色消费,如环保、节能型商品,以进一步拓宽消费市场。在旅游、健身、休闲娱乐等方面要引导科学消费,加大消费升级;要加强与旅游、会展、节庆活动的融合,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打造大型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平台,使文化消费成为拉动消费需求增长的“热点领域”。
(四)完善养老、医疗、教育和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消除消费者后顾之忧,使居民敢于消费
进一步增加政府对农村养老、医疗卫生投入的力度,使受益对象真正落实到农民身上,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养老标准和医疗报销标准;加大对低收入家庭子女大学学费的补助力度,并通过行政手段坚决取消教育乱收费现象;政府要加快建设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实行更为严格的监督制度,使这些住房能够真正为中低收入家庭所享用,从而避免中低收入家庭为购房存款而不敢消费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