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1461”发展思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破解发展瓶颈,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确保各项目标实现“双过半”。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一、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特点
(一)增速稳步回升,位次明显前移
上半年,平顶山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8.2%,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排名第12位,位次比去年同期前移3位。不含汝州市(下同)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不含直管县)排名第10位,位次比一季度前移4位、比去年同期前移7位。其中6月当月同比增长8.7%,比5月份提高0.7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第6位,位次比5月份前移4位、比去年同期前移10位。
(二)工业产销衔接良好
上半年,全市工业生产销售保持平稳增长,产销衔接良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302.0亿元,同比增长6.9%;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263.3亿元,同比增长6.7%,低于工业总产值增速0.2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7.0%,与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三)能源工业贡献突出
上半年,全市能源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7.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6.0%,贡献率为66.6%,拉动全市工业增长5.3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同比增长26.3%,比去年同期回升15.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5.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3.6%,比去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下拉全市工业增速0.3个百分点。
(四)高新技术产业保持两位数以上高速增长
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高于全市工业增速3.8个百分点,贡献率为52.3%,拉动全市工业增长4.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长14.4%,贡献率为8.3%,拉动工业增长0.7个百分点。
(五)县(市、区)间工业发展不平衡
上半年,全市11个县(市、区)中2个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速,其中,贡献最大的新华区,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9%,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5.8%,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9个百分点,仅平煤股份一家企业就拉动全市工业增长4.0个百分点。增速最低的是高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4%,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5.8%,下拉全市工业增速0.4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淘汰落后产能和大气污染治理企业关停影响。
6月份分县(市、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 ||
县(市、区) |
当月增速(%) |
累计增速(%) |
全 市 |
8.7 |
8.0 |
新华区 |
20.7 |
16.9 |
卫东区 |
6.5 |
7.1 |
石龙区 |
8.0 |
9.0 |
湛河区 |
5.1 |
1.5 |
高新区 |
-4.7 |
-4.4 |
新城区 |
12.3 |
11.3 |
宝丰县 |
10.3 |
9.1 |
叶 县 |
2.8 |
7.5 |
鲁山县 |
8.4 |
9.8 |
郏 县 |
8.3 |
9.8 |
舞钢市 |
12.2 |
3.1 |
二、存在问题
(一)受政策性影响部分行业增速下滑严重
受环保治理、去产能等政策性因素影响,部分企业停产或减产,行业增速大幅下滑。上半年,全市炼焦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2.9%,比去年同期回落23.3个百分点,下拉全市工业增速0.8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4.4%,比去年同期回落11.5个百分点,下拉全市工业增速0.5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2.4%,比去年同期回落15.8个百分点,下拉全市工业增速1.7个百分点。
(二)产业集聚区增速大幅下滑
目前,平顶山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275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的39.0%。上半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比一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6.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0.7个百分点。
1-6月份产业集聚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及增速 | ||
集聚区名称 |
累计增加值(亿元) |
累计增速(%) |
产业集聚区合计 |
145.1 |
1.3 |
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
23.5 |
-8.9 |
平顶山平新产业集聚区 |
0.9 |
10.0 |
平顶山化工产业集聚区 |
8.3 |
25.5 |
平顶山市石龙产业集聚区 |
16.1 |
8.8 |
郏县产业集聚区 |
18.1 |
9.7 |
叶县产业集聚区 |
23.3 |
-4.1 |
宝丰县产业集聚区 |
26.0 |
21.4 |
舞钢市产业集聚区 |
22.2 |
0.4 |
鲁山县产业集聚区 |
6.7 |
-9.3 |
(三)结构调整压力加大
一是能源、原材料工业和涉煤产业比重上升。上半年,能源、原材料工业完成增加值占全市的61.8%,比去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涉煤工业完成增加值占全市的33.3%,比去年同期提高8.5个百分点。二是高成长制造业、非煤产业和轻工业比重下滑。上半年,全市六大高成长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33.9%,比去年同期下降2.8个百分点;非煤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66.7%,比去年同期下降8.5个百分点;轻工业完成增加值占全市的19.4%,比去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
三、工业运行趋势判断
(一)市场需求整体向好
一是6月份,制造业PMI为51.7%,比上个月上升0.5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1.7个百分点,连续9个月位于51.0%以上的扩张区间,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二是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5.5%,环比下降0.2%,但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二)工业生产相关的支撑因素明显改善
一是工业用电量增速持续回升。上半年,全市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0%,比一季度提高3.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分月看,1月份同比下降28.9%,2月份增长5.7%,3月份增长31.6%,4月份增长4.7%,5月份增长11.6%,6月份增长10.6%。二是工业增值税增速明显提高。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值税同比增长29.4%,比一季度提高11.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42.8个百分点。分月看,1月份同比下降20.7%,2月份增长27.7%,3月份增长62.0%,4月份下降13.1%,5月份增长15.2%,6月份增长91.9%。
(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
上半年,平顶山原煤产量达到1616万吨,同比增长8.7%;帘子布3.6万吨,增长9.2%;树脂10.2万吨,增长11.8%;焦炭195.7万吨,增长13.2%;原盐155.7万吨,增长14.0%;洗精煤1319.9万吨,增长14.6%;化学纤维6.7万吨,增长18.0%;烧碱19.3万吨,增长39.3%;矿山专用设备30.9万台,增长42.8%;高压断路器5351台,增长139.0%。
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复苏仍然乏力,外需总体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内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解决,需要保持定力,久久为功。预计下半年,随着世界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机遇,积极实施“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加快培育新动能,积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引领作用的逐步提升,平顶山工业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