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统计局门户网站!现在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计视点
2017年一季度平顶山市工业效益状况分析
文章添加时间: 2017-09-14     文章点击数:

今年以来,平顶山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效益状况不断好转,工业运行质量稳步提升。
   
一、工业经济效益基本情况
   
一季度,平顶山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3.7亿元,同比增长19.2%,增速较1-2月回落3.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23.0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实现利润总额33.6亿元,同比增长25.8%,增速较上月回落1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32.0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
   
分三大门类看,一季度,采矿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0亿元,增长57.3%,实现利润1.2亿元,增长508.6%;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2.7亿元,增长16.0%,实现利润26.0亿元,增长9.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9亿元,下降6.0%,亏损1.0亿元,下降162.4%。
   
分轻重工业看,一季度,全市轻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1.4亿元,增长12.0%,实现利润9.9亿元,下降1.3%;重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2.3亿元,增长21.7%,实现利润23.7亿元,增长42.2%。
    
分经济类型看,一季度,国有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5亿元,增长42.0%,实现利润0.8亿元,亏转盈1.5亿元;集体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亿元,下降16.7%,实现利润0.08亿元,下降61.9%;股份制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4.7亿元,增长19.5%,实现利润27.5亿元,增长28.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6亿元,增长6.4%,亏损0.6亿元,盈转亏0.8亿元。
   
分所有制看,一季度,全市公有制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4.5亿元,增长34.9%,实现利润7.6亿元,增长5296.7%;非公有制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9.2亿元,增长9.9%,实现利润26.0亿元,下降2.0%。
   
分企业规模看,一季度,大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4.9亿元,增长36.3%,实现利润6.2亿元,增长705.9%;中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5.4亿元,增长4.3%,实现利润8.3亿元,下降16.5%;小微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3.5亿元,增长18.4%,实现利润19.1亿元,增长19.3%。

二、工业经济效益主要特点

(一)主要经济指标呈两位数增长

受主要工业品价格持续走高因素影响,一季度,全市工业效益运营良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速增长。从月度情况来看,1-2月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分别以22.7%、35.9%的增速高位开局,一季度虽有小幅回落,但仍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从全省、全国情况来看,全市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利润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传统支柱行业效益状况改善明显,利润实现较快增长。一季度,平顶山市传统支柱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5.4亿元,同比增长20.9%;实现利润总额15.4亿元,同比增长51.5%今年以来传统支柱行业持续保持较快增长,上拉全市利润增速19.6个百分点。其中能源原材料行业实现利润6.3亿元,同比增长128.1%,上拉全市增速13.3个百分点;化工行业实现利润2.0亿元,同比增长333.1%,上拉全市增速5.9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实现利润9.8亿元,同比增长8.4%,上拉全市增速2.8个百分点;冶金建材行业实现利润5.3亿元,同比增长8.7%,上拉全市增速1.6个百分点;轻纺食品行业实现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4.7%,上拉全市增速0.8个百分点。
    
(三)主要工业品价格持续攀升,助推效益状况不断好转。一季度,从重点企业主要产品价格情况看,平顶山市大部分工业品价格都延续了去年年底以来不断上升的趋势,逐月攀升。其中原煤一季度平均单价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43.5%,比去年12月份上升了28.9%;精煤一季度平均单价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85.9%,比去年12月份上升了56.5%;焦炭、水泥和帘子布一季度平均单价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53.8%、40%和2.1%。价格的持续攀升,有利地推动了企业效益状况不断改善。一季度,煤炭行业实现利润总额7.4亿元,比1-2月多盈利1.9亿元,比去年同期多盈利6.0亿元,同比增长434.1%;焦炭行业实现利润总额0.5亿元,比1-2月多盈利0.1亿元,比去年同期多盈利0.2亿元,同比增长63.8%。
   
(四)产业集聚区效益状况良好,拉动全市效益持续改善。一季度,全市9个产业集聚区规上工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95.9亿元,增长15.2%,增速比去年同期(-3.6%)提高18.8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5.4%)提高9.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7.4亿元,增长12.0%,增速比去年同期(0.7%)提高11.3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5.5%)提高6.5个百分点,上拉全市利润增速7.0个百分点。其中平顶山化工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2.5%,利润总额增长88.3%,收入、利润均实现大幅度增长。

2017年一季度分产业集聚区规上工业收入利润情况表

产业集聚区名称

主营业务收入

利润总额

总量(万元)

增速(%

总量(万元)

增速(%

产业集聚区合计

2958697

15.2

173680

12.0

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547035

0.1

46697

-16.5

平顶山平新产业集聚区

47293

-2.1

-626

减亏

平顶山化工产业集聚区

299428

82.5

8778

88.3

平顶山市石龙产业集聚区

155006

13.2

2407

亏转盈

郏县产业集聚区

343726

12.2

27681

4.3

叶县产业集聚区

468741

-5.1

58820

-9.8

宝丰县产业集聚区

422278

46.0

16275

0.0

舞钢市产业集聚区

532816

18.6

9715

亏转盈

鲁山县产业集聚区

142372

6.2

3932

亏转盈

     三、目前平顶山市工业效益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亏损面偏高,亏损企业亏损状况依然严重。一季度,平顶山市703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91家企业出现不同程度亏损,亏损面达到12.9%,明显高于全省5.7%的平均水平,亏损面在全省18个地市中排名第二,亏损企业亏损额4.4亿元,比上月增亏0.9亿元。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受大气治理限产影响,发电量大幅下滑10.3%,亏损企业亏损额达1.8亿元,占全市的41.6%,同比339.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亏损企业亏损额0.8亿元,占全市的19.0%,两行业亏损状况较为严重。
    
(二)成本小幅上升,利润率下降。一季度,平顶山市规上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达到86.52元,比1-2月上升1.63元,比去年同期上升0.16元。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比1-2月上升2.2元;炼焦业比1-2月上升16.26元,比去年同期上升9.56元;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比1-2月上升1.28元,比去年同期上升7.43元。随着成本的上升,企业利润率出现下降。一季度,平顶山市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只有6.29%,比1-2月下降0.35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下降1.02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比1-2月下降0.3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比1-2月下降3.0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1.79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比1-2月下降1.1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6.48个百分点。
    
(三)高技术行业利润出现下降。平顶山市高技术产业去年下半年利润总额一直保持较快增长,效益状况良好,今年一季度,受电子通讯和仪器仪表行业利润大幅下滑影响,利润总额出现回落。1-3月,全市高技术行业实现利润总额0.98亿元,同比下降5.7%,下降幅度比去年同期(-9.0%)收窄3.3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18.8%)下降24.5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增速31.5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0.1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0.4%;医药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0.39亿元,同比下降7.3%;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0.45亿元,同比下降2.6%三行业利润增速比去年全年增速都出现大幅度回落。
    
(四)县(市、区)工业效益状况差异大。一季度,平顶山市工业经济效益虽然不断好转,但分县(市、区)看,效益状况差异较大,有些县区还出现了亏损。1-3月,湛河区、鲁山县和高新区利润总额分别同比下降85.6%、54.9%和22.6%,下降幅度较大;卫东区由去年的盈利0.5亿元转为亏损0.02亿元;新城区虽然亏损0.1亿元,但亏损额比去年同期减少0.5亿元;新华区、石龙区和舞钢市分别扭亏增盈5.0亿元、0.8亿元和1.7亿元,扭亏增盈效果显著;宝丰县、叶县和郏县分别增长17.0%、4.0%和9.0%,利润增长较快。

2017年一季度分县(市、区)规上工业收入利润情况表

县(市、区)

主营业务收入

利润总额

总量 (万元)

增速 (%)

总量(万元)

增速(%)

平顶山市

5336694

19.2

335650

25.8

新华区

529191

74.4

41596

亏转盈

卫东区

296271

17.7

-191

盈转亏

石龙区

179792

10.8

2755

亏转盈

湛河区

446667

13.1

1249

-85.6

高新区

443557

-4.5

30778

-22.6

新城区

46096

1.7

-1372

减亏

宝丰县

775401

32.5

55754

17.0

叶 县

949946

17.0

111535

4.0

鲁山县

305477

10.1

5803

-54.9

郏 县

780762

13.1

77055

9.0

舞钢市

583535

18.7

10690

亏转盈

一季度开局,平顶山市工业效益状况虽然与去年相比改善明显,主要工业品价格持续攀升,收入、利润呈现两位数增长。但是平顶山市供需错配突出的矛盾并未得到缓解,能源原材料等传统产业仍占据较大比重,市场需求疲软的总体形势并未改观,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平顶山市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任务依然艰巨,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各级政府还需通过努力搞好企业服务工作,进一步推动全市工业效益状况持续改善。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