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平顶山市在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稳步生产的同时,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重要抓手,大力建设节水型工业企业,工业用水量得到有效控制,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下降,综合利用效率稳步提高,节水成效明显。但外排水量比重较大、重复用水覆盖面较窄、非常规水利用程度低等问题仍然存在,需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概况
(一)取水总量略有增长,用水量小幅下降
2017年上半年,平顶山市70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取水量12276.2万立方米,同比增长0.4%。其中,外供水量5095.9万立方米,同比增长6.7%;用水量7180.3万立方米,同比下降3.7%。
2017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量
|
2017年上半年 (万立方米) |
2016年上半年 (万立方米) |
同比增长(%) |
合 计 |
7180.3 |
7453.7 |
-3.7 |
1.地表淡水 |
2352.7 |
2619.2 |
-10.2 |
2.地下淡水 |
810.4 |
950.6 |
-14.7 |
3.自来水 |
2293.2 |
2190.2 |
4.7 |
4.矿井水 |
286.3 |
294.5 |
-2.8 |
5.雨水 |
1.0 |
0.8 |
25.0 |
6.再生水(中水) |
493.8 |
479.2 |
3.0 |
7.其他水 |
942.9 |
919.2 |
2.6 |
1、地表淡水是用水第一大来源,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较多。由于取水方便、成本较低,直接采自河流、水库、湖泊的地表淡水已成为工业企业取水的主体。2017年上半年,地表淡水用水量2352.7万立方米,同比下降10.2%;占用水总量的32.8%,比去年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
2、地下淡水用水量同比下降较多。2017年上半年,地下淡水用水量810.4万立方米,同比下降14.7%;占用水总量的11.3%,比去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
3.自来水是用水第二大来源,同比小幅增长。2017年上半年,自来水用水量2293.2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7%;占用水总量的31.9%,比去年同期增长2.6个百分点。
4、矿井水用水量同比降幅较小。2017年上半年,矿井水用水量286.3万立方米,同比下降2.8%;占用水总量的4.0%,与去年同期持平。
5、雨水、再生水等其他水用水量增幅不大。2017年上半年,雨水、再生水等其他水用水量1437.7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8%;占用水总量的20.0%,比去年同期增长1.2个百分点。
(二)重复用水量大幅增长,重复用水率提高
2017年上半年重复用水量为69770.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2.2%;重复用水率90.7%,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
(三)污水处理量大幅增长
2017年上半年污水处理企业污水处理量为754.7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5.6%。
(四)煤炭、化工和电力三行业用水量超过七成
规模以上工业用水主要集中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三个行业,三者2017年上半年取水量为5300.3万立方米,占全部工业用水量的73.8%。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用水量为1354.2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用水量为2028.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3.6%;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用水量为1918.1万立方米,同比下降17.0%。
二、存在的问题
(一)外排水量比重偏高,增幅较大。由于部分企业在节水设备更新和重复用水方面投入不足,企业废水治理不到位,未达标水随意排放现象仍然比较严重,2017年上半年,平顶山市规模以上工业外排水量为2010.7万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比重达到28.0%,同比增长24.6%,比重偏高,增幅较大,增加环境承载压力,不能适应当前节能减排和发展绿色经济的要求。
(二)重复用水覆盖面较窄。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可以减少废水排放和污染环境,节约用水。2017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有重复用水企业106家,仅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数量的15.0%,全市大部分规模以上工业无重复用水。在使用重复水的企业中,用水量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全市重复用水量超过10万立方米以上的企业21家,其中超过100万立方米的企业12家,超过1000万立方米的企业8家。
(三)非常规水利用程度低。2017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用矿井水、雨水、再生水等非常规水1724.4万立方米,仅占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量的20.0%,利用程度偏低,节约用水需大力提倡利用非常规水。
(四)高耗水行业用水量比重远高于增加值比重。2017年上半年,平顶山市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两个行业用水量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28.2%、26.7%,是耗水最多的两个行业,两个行业完成的增加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2%、6.5%,低于用水量的比重24.0个百分点、20.2个百分点。
三、建议
(一)加强工业用水管理。一是引进或改造企业用水工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二是适时提高水价,防止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三是建立企业节水考核制度,促进工业节水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继续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紧紧抓住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结构调整机遇,运用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行业的发展。指导工业企业废水集中处理,循环使用,强化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促进经济绿色发展。
(三)实施工业用水多元化。大力发展循环用水系统、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技术、外排废水回用技术,促进废水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实现废水减量化,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引导有条件的工业企业适度利用中水或污水,不断扩大工业企业重复用水的普及面和重复用水利用率,从根本上转变粗放式用水方式;大力提倡利用科技方法收集雨水、矿井水,减小用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