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份,平顶山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8.1%,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排名第11位,位次比上半年前移1位,比去年同期前移3位。不含汝州市(下同)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增速0.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不含直管县)排名第13位,比去年同期前移3位。全市工业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一、五大支柱产业两极分化
1-7月份,平顶山五大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8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85.9%,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6.0%,拉动全市工业增长5.2个百分点。能源工业增速明显回升,冶金建材行业下滑严重,形势不容乐观,装备制造、轻纺食品和化工工业生产增速均低于全市。1-7月份,全市能源工业增长16.6%,高于全市工业增速8.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升8.3个百分点,贡献率为63.4%,拉动全市工业增长5.0个百分点;冶金建材工业下降12.1%,低于全市工业增速20.0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16.9个百分点,下拉全市工业增速2.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长7.4%,低于全市工业增速0.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3.5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8.2%,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5个百分点;轻纺食品工业增长6.6%,低于全市工业增速1.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升4.5个百分点,贡献率为9.5%,拉动全市工业增长0.8个百分点;化工工业增长3.4%,低于全市工业增速4.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贡献率为3.0%,拉动全市工业增长0.2个百分点。
二、公有制企业贡献明显
1-7月份,全市公有制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13.6%,高于全市工业增速5.7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贡献率为63.4%,拉动全市工业增长5.0个百分点;非公有制企业增长4.6%,低于全市工业增速3.3个百分点,贡献率为36.6%,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9个百分点。
三、国有控股企业表现突出
1-7月份,全市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13.0%,拉动全市工业增长4.6个百分点;集体企业下降21.5%,下拉全市工业增速0.1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3.7%,下拉全市工业增速0.2个百分点。
四、结构调整压力加大
一是能源、原材料工业和涉煤产业比重上升。1-7月份,全市能源、原材料工业完成增加值占全市的62.2%,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涉煤工业完成增加值占全市的33.3%,比去年同期提高8.2个百分点。二是高成长制造业和非煤产业比重下滑。1-7月份,全市六大高成长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33.6%,比去年同期下降2.5个百分点;非煤工业完成增加值占全市的66.7%,比去年同期下降8.2个百分点。
五、县(市、区)间发展不平衡
1-7月份,全市11个县(市、区)中2个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1个负增长。其中,增速最高的新华区,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6.0%,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8个百分点,主要是靠平煤股份一家企业拉动。增速最低的是高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1%,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5.8%,下拉全市工业增速0.3个百分点,主要是受淘汰落后产能和大气污染治理的影响造成部分企业关停。
1-7月份分县(市、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
||
县(市、区) |
当月增速(%) |
累计增速(%) |
全 市 |
7.6 |
7.9 |
新华区 |
17.0 |
16.3 |
卫东区 |
5.8 |
6.7 |
石龙区 |
7.5 |
8.5 |
湛河区 |
14.7 |
3.7 |
高新区 |
-1.1 |
-4.1 |
新城区 |
18.2 |
12.3 |
宝丰县 |
9.0 |
9.0 |
叶 县 |
7.1 |
7.4 |
鲁山县 |
8.9 |
9.7 |
郏 县 |
5.7 |
9.1 |
舞钢市 |
9.9 |
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