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经济在经历一个长期的波动筑底、回暖趋稳的过程后,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所回升。年初以来,全市经济延续了2016年初以来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市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指标增速相继创下近年来的新高,在全省的排名位次大幅提升。
生产总值总量升位。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4.5亿元,同比增长8.4%,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5、0.2个百分点,是2012年以来的最高值。从全省排名看,平顶山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和濮阳市、漯河市并列全省第8位,较一季度提升5个位次,较上年同期提升9个位次。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2.0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470.1亿元,同比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372.4亿元,同比增长10.2%。
夏粮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夏粮播种面积253.0万亩,同比增长0.6%。夏粮总产量89.8万吨,分别较2015年、2016年增加3.0、3.7万吨,再创夏粮产量历史新高。畜产品能力增强,上半年全市猪牛禽肉产量达12.7万吨,同比增长2.0%,禽蛋产量4.3万吨,同比增长8.3%。蔬菜油料保持增长,上半年蔬菜产量59.3万吨,同比增长0.8%,油料产量3.4万吨,同比增长11.2%。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创下2015年2月以来的新高,增速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居全省第12位,比去年同期提升3个位次;1-5月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1%,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7.6%,连续15个月保持增长。一是能源工业产品价格回升、效益状况好转。上半年,我市原煤、精煤、焦炭价格同比分别上涨88.6%、130.7%和132.4%;原煤产量同比增长8.7%、精煤增长14.6%、焦炭增长13.2%;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9%,收入增长57.3%,利润增长161.0%。二是高成长行业持续发力,创新驱动成效显著。上半年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和服装服饰等六大高成长行业增长强劲,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9%,对全市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到59.3%,创新驱动成效显著。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高于全市工业增速3.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4.2个百分点。目前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已达到53家,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企业达264家,上半年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33.7%,高新技术产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回升明显。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9.0亿元,同比增长13.0%,较上年同期提高8.6个百分点,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4、2.1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位次由上年同期的18位大幅提升至第4位,回升势头明显。工业投资强劲增长,在建项目共235个,同比增加71个,完成投资282.0亿元,同比增长19.7%,高出全市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保持稳定增长,上半年完成投资80.5亿元,同比增长20.7%,高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7.7个百分点,已实现连续14个月的快速增长。
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414.2亿元,同比增长12.3%,是2015年7月以来的最大增幅,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9、0.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较上年同期提升8个位次。
财政收支状况良好,金融市场运行平稳。上半年,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6亿元,同比增长10.0%,为预算数的52.5%。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1.7亿元,同比增长18.10%,为预算数的63.4%。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521.8亿元,同比增长13.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633.6亿元,同比增长8.4%。
市场物价保持稳定。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0.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处于平稳区间。8大类商品价格呈现“7升1降”态势,除了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外,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等7大类商品价格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