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是一种现代化的流通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它在促进商品流通,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平顶山市连锁经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平顶山市连锁企业呈现规模不断扩大、业态日益拓展的良好势头。连锁经营模式已在平顶山市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等行业中普遍应用,现已初步形成了推动现代商业和服务业发展,具有较高经营档次水平,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业态、多种连锁形式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平顶山贸易连锁业初具规模
(一)连锁企业门店数量减少,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截至2017年末,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连锁企业共计15家,连锁门店总数1014个,比2013年减少19个;连锁门店营业面积38.4万平方米,比2016年增加0.4万平方米;从业人员4911人,比2013年减少444人。
在连锁门店数量减少的情况下,商品销售总额及零售额均实现了正增长,2017年末全市连锁商贸企业共实现商品销售总额(营业额)65.1亿元,比2016年增长2.2%;全年连锁企业实现零售额48.9亿元,增长13.7%,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也反映出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二)直营店销售额最高,加盟店门店数量最多
2017年,平顶山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连锁企业中直营店463个,占连锁门店总数的45.7%,实现销售额64.5亿元,较上年增长2.2%;加盟店551个,占54.3%,实现销售额0.6亿元,同比增长6.2%。加盟连锁店的扩大,表明特许经营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它既为连锁企业提供了分销商品、扩大销售的渠道,也降低了加盟企业的进货成本。
(三)经营主体多元化,私营企业发展强劲
随着平顶山市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的落实,连锁企业发展呈现国有、股份有限公司、其他有限责任公司、私营、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等多种经济成份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经营格局,特别是私营连锁企业发展迅速。截止2017年底,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连锁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6家,占46.2%;私营连锁企业7家,占53.8%,实现商品销售总额(营业额)56.7亿元,同比增长60.4%,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四)餐饮连锁明显回落,零售连锁实现较快增长
2017年末,全市限额以上零售连锁企业11家,拥有门店数850个,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0.3亿元,增长22.6%;餐饮企业2家,实现营业额0.2亿元,同比下降17.5%。零售业连锁销售额增幅明显快于餐饮业连锁营业额增幅,成为连锁流通领域的一大亮点。
二、连锁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平顶山市这些年来连锁经营有了长足的进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与发达城市相比,平顶山市连锁企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为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形式单一、布局集中,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具体表现为:
(一)连锁企业规模偏小,网点布局不合理
平顶山市缺乏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大型连锁公司,而且连锁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不高,规模不大。而连锁经营正是通过规模化经营来实现高效率流通的一种现代经营方式和商业组织形式。一般来说,连锁分店发展到10 个左右时,连锁企业才开始盈利,直营店达到200 家以上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规模经济。
网点布局规划布局不够合理,连锁门店主要集中在市内各大区,新建居住区分布点较少。大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发展较快,便利店、专卖店等发展较慢。
(二)营销方式粗放,规范化程度不高
平顶山市的大多数连锁企业还没有十分完善、规范的经营管理体制。与一线城市的大型连锁企业相比实力依然偏小,竞争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营销手段略显落后,经营特色不突出。目前,平顶山市连锁企业普遍存在重外延、轻内涵、重硬件、轻软件,盲目追求门店数量的扩张,忽略了统一采购、统一核算和统一管理这些连锁经营的实质内容,使企业成本负担加重,造成虚假繁荣。一般来说,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核算、统一管理是连锁经营规范化的核心内容。但目前平顶山市已经发展起来的连锁店中,还有部分企业只是做到了统一店面及标识,而经营管理仍旧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特别是总部在采购配送、经营指导、市场开发、促销策划、教育培训等方面的职能不完善,有的连最基本的统一配送也做不到,存在着明显的不规范问题。信息系统的建设落后,管理科技含量较低等。
(三)品牌意识不强,缺乏自主品牌
国际上早于80年代就有零售商自有品牌的出现,我国一些先进的连锁零售企业也在创建自己的品牌、创设自己的形象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平顶山市目前大部分连锁企业尚未创立自有品牌,经营特色不突出,商品雷同现象较严重。由于缺乏特色和品牌效应,企业竞争往往在价格上做文章,导致削价竞争,不利于企业自身利润的实现和市场的健康发展。在商品质量管理方面,由于商品配送率较低,加盟或连锁门店需要自己引进一些产品来充实货柜,一些经营者便带着超市必须“低档、价廉”的偏见进行招商,致使一些超市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隐患,进而使超市成为集贸市场的翻版。
(四)市场定位不明确,企业之间竞争加剧
目前平顶山市连锁企业市场定位不明确,“千店一面”的情况较严重。许多连锁企业经营的商品、种类、价格及商店的布局、功能等缺乏经营特色,造成同地域、同档次、同类型的多家企业之间的竞争;不重视消费者利益的现象还较突出,而且,连锁企业偏重眼前利益,竞争手段仍停留在价格竞争上,没有建立起自身的经营特色。
三、进一步推进平顶山市商贸连锁业发展的建议
(一)科学规划,抓好项目,积蓄连锁经营发展优势
从平顶山市经济发展和社会消费水平的实际情况出发,区别不同地区、不同业态、促进连锁经营加速发展,实现连锁经营与现代商业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要以连锁经营加速改造传统商业,扩大经营范围和规模,进而实现连锁经营发展“推动型”战略向“拉动型”战略转变。应尽快出台支持连锁经营发展的政策,重点扶持发展大型便民连锁企业扩大规模。
(二)扩大开放,推广科技,增强连锁经营企业竞争实力
应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加大对连锁经营的政策和宏观指导的力度,进一步对外开放。通过创设各种有利条件吸引国际知名商家、品牌旗舰店和跨国公司进驻平顶山,从根本上提高平顶山市连锁经营企业利用外资的质量。与此同时,还要吸收和消化国际先进连锁经营理念和技术,促进本土连锁经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利用科技和信息技术,加快对平顶山市连锁经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重点放在连锁企业推广条形码技术、供应链管理,提高连锁标准化、系列化、自动化水平,增强连锁经营企业的竞争实力。
(三)创新业态,搞好服务,推动连锁经营延伸发展
坚持调整结构布局、推进多业态连锁。坚持大中型与小型、新建与改造、集中与分散来确定不同业态、类型的商业网点规模和数量,合理布局大型购物中心和大型超市的发展,实现整个商业的协调发展。
(四)实施品牌化战略,提高竞争能力
西方国家连锁企业组织品牌化经营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美国超级市场销售自有品牌产品已达40%以上。从发展的实践看,品牌化有效地配合了商家向产供销一体化发展,企业形象明显改善,还造就了一大批品牌忠诚者,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应。目前,平顶山市一些连锁企业已经具备了发展品牌的条件,应当不失时机地实施品牌化战略,发挥企业贴近消费者,了解消费需求的独特优势,积极开发设计自有品牌产品,降低成本,占有市场,以提高企业对抗竞争的能力。在开发时,要注意商品类别的选择,要增强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制定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实行全面的质量监督和管理,维护自有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要加强和生产商的合作,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使自有品牌的开发产生更大效益。要注重品牌管理,制定品牌信誉方案,与客户建立长久的关系,应用合适的战略及方法,扩大品牌的知名度,才能做大做强连锁品牌。
(五)开拓农村市场,扩大销售空间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为连锁经营拓展了相当大的发展空间。积极鼓励大中型商业企业或有实力的连锁经营企业,通过各种连锁经营方式进一步进军农村市场,引入连锁经营,把连锁店“连”到各村,把大店、名店的良好信誉、优质服务、先进管理和丰富商品带到农村,把众多的小企业组织起来,建立新型的农村商业组织,有效地改变农村商业分散经营、无序竞争、流通效率低下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