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45.2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6.5%,推动工业增加值增长9.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4.3%。全市节能形势保持良好态势。
一、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特点
(一)工业能耗降幅呈现小幅收窄趋势。2019年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45.2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6.5%,降幅较上个月收窄1.4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扩大8.3个百分点。
(二)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幅度有所收窄。1-5月,平顶山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4.3%,下降幅度比上个月收窄1.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扩大8.7个百分点。
(三)重点耗能企业情况不一。全市重点监测的30家主要耗能企业中,万元产值能耗呈下降趋势的有21家,下降面达70 %。受本月发电计划增加的影响及产量上升的影响,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平顶山发电分公司和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能耗累计增长11.6%和13.8%,而单位产值能耗分别下降6.4%和8.2%。全市前五家用能大户的耗能情况如下:
重点企业能耗情况(吨标准煤,%) | |||
单位名称 | 综合能源消费量 | 增长 | 单位产值能耗降低率 |
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平顶山发电分公司 | 585443 | 11.6 | -6.4 |
平顶山姚孟第二发电有限公司 | 487138 | -7.3 | -9.0 |
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183532 | 13.8 | -8.2 |
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139559 | 0.4 | -4.2 |
国家电投集团平顶山热电有限公司 | 134579 | -27.3 | -14.8 |
(四)加工转换企业能源投入产出总效率有所提升。1-5月,受技术进步、设备更新等因素的推动,火力发电、供热、原煤入洗、炼焦等加工转换企业能源投入产出总效率达到86.4%,比上个月提升0.3个百分点。
二、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六大高载能行业是拉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下降的主要因素。1-5月,平顶山煤炭、化工、建材、黑色、有色、电力六大高载能行业共有234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6.7%;六大高载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282.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6.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下降5.2个百分点,其中,化工和建材行业拉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煤炭、黑色、有色和电力行业均拉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下降,分行业情况如下:
六大高载能行业能耗情况(万吨标准煤) | |||||
行业 | 企业数(个) | 综合能源消费量 | 增速(%) | 比重(%) | 拉动点(百分点) |
规模以上工业合计 | 638 | 345.2 | -6.6 |
|
|
六大高载能行业合计 | 234 | 282.4 | -6.4 | 81.8 | -5.2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37 | 29.2 | -26.6 | 8.5 | -2.9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34 | 41.8 | 0.2 | 12.1 | 0.0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25 | 32.0 | 17.5 | 9.3 | 1.3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12 | 36.4 | -14.4 | 10.6 | -1.7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7 | 10.7 | -33.1 | 3.1 | -1.4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19 | 132.3 | -1.6 | 38.3 | -0.6 |
六大高载能行业中,电力综合能源消费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比重最大,占38.3 %;黑色次之,占12.1%;最少的是有色,仅占3.1%。
(二)煤炭消耗占比过大,清洁能源消费不足。从全市能源分品种消耗结构来看,煤炭占规模以上工业总能源消费量的比重高达73.7%,平顶山市属于煤炭高度依赖型城市,工业企业用能结构单一,除煤炭、焦炭、电和热力外,气、油、其他燃料的消费量占工业能耗量的比例不足10%,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在工业上是微乎其微的消费,优质和新型能源在工业生产中没有得到推广应用。不合理的能耗结构不仅降低能源综合利用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妨碍了产业调整,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三)各县(市、区)节能情况不一。受生产下滑的影响,卫东区、石龙区能耗下降较多,分别下降23% 和25.4%,拉动全市能耗下降1.4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新城区能耗虽上升较大,上升9.6%,但能耗总量较小,对全市影响甚微。鲁山县和郏县能耗分别上升0.9% 和4.4%,拉动全市能耗上升0.2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
分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情况 | ||||
| 综合能源消费量(吨标准煤) | 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速(%) | 拉动点(个百分点) | 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 |
全 市 | 3452102 | -6.5 |
| -14.3 |
新华区 | 144886 | -6.8 | -0.3 | -13.2 |
卫东区 | 174103 | -23.0 | -1.4 | -29.3 |
石龙区 | 197951 | -25.4 | -1.8 | -31.6 |
湛河区 | 576179 | -5.3 | -0.9 | -13.4 |
高新区 | 360225 | -5.3 | -0.5 | -13.2 |
新城区 | 1291 | 9.6 | 0.0 | -0.3 |
宝丰县 | 281184 | 0.2 | 0.0 | -9.2 |
叶 县 | 354082 | -3.4 | -0.3 | -12.5 |
鲁山县 | 697666 | 0.9 | 0.2 | -8.8 |
郏 县 | 79506 | 4.4 | 0.1 | -5.4 |
舞钢市 | 585030 | -9.0 | -1.6 | -17.8 |
三、建议
(一)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煤炭消耗。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直接燃烧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燃烧效率低。因此,要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进一步提高煤炭利用率,把煤炭“吃干榨尽”,加大“三废”综合利用水平,利用好煤矸石、粉煤灰和各种余气、余热;减少原煤直接燃烧量,推广各种经济有效的煤炭洁净技术,减少环境污染。
(二)加快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能源加工转换行业,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力争使平顶山市发电煤耗等能源利用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加大回收能利用效率,针对转炉煤气、高炉煤气、余热余压等回收能的产生,要加大对各生产环节上余热余能的综合回收利用,减少能源加工转换损失,减少能源消耗的初始投入。
(三)提高高耗能企业市场准入门槛。要制定更为严格的能评标准,对高耗能项目审批严格把关,将高耗能行业投资项目对区域能耗水平影响作为节能评估审查的重要内容,在市场规律基础上,分步骤、有区别地适度提高高耗能行业考核奖惩标准,形成推动高耗能企业主动进行节能管理和技术升级的良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