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统计局门户网站!现在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计视点
“双碳”目标:平顶山如何破难题?
文章添加时间: 2022-04-15     文章点击数:


众所周知,我国碳市场已于2021年7月份启动上线交易。何谓“碳排放、碳中和、碳达峰、碳交易”?平顶山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

什么是“双碳”?

碳达峰与碳中和,统称为“双碳”。在解释“双碳”之前,需从“碳排放”说起。

碳排放,即人类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向外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六氟化硫、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行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碳中和,即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期限内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节能减排、植物吸收等方式,中和、抵消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而实现“零排放”。

碳达峰,即在某一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然后逐步回落的历史拐点。

何谓碳交易?

    碳交易,就是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权作为商品,由买方向卖方购买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行为。

碳交易市场是由政府对能耗企业控制排放而设置的市场。通常,先由政府确定碳排放总额,然后按照一定规则,将碳排放配额分配到企业。

如果某企业将来的排放高于配额,就需要到市场上购买配额,以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反之,如果企业通过节能减,碳排放低于所获得的配额,就可以出售多余的配额,获得额外的收益。

何时“碳”达标?

2020年9月,我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其中,到2025年初步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大幅提升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

2030年,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达国际先进水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

2060年,全面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80%以上,顺利实现碳中和目标。

挑战知多少?

平顶山属资源型工业城市,偏重于涉煤产业及能源原材料产业,早期产品多处于产业链的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面临着种种挑战:

一是煤品消费占比高。2020年,全市煤品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84.01%,天然气和油品占比合计则仅占12.81%,能源消费结构导致碳强度偏高;

二是清洁能源发展慢。受资源禀赋限制,风电、光伏发电的电力生产规模虽逐年扩大,但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来看,风电、光伏发电企业的发电量仅占6.39%;

三是高载能行业比重大。煤炭、化工、建材、黑色、有色、电力等6大高载能行业,占全市规上工业总能耗的80%以上。

QQ图片20220408092420(2021.12).png

 

如何破难题?

随着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加之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平顶山的传统产业优势减弱、发展动力欠缺,经济总量也由鼎盛时期的全省第一方阵,逐步滑落到第二甚至第三方阵。

面对诸多挑战,平顶山转型发展成为必由之之路。为此,在实现“碳中和” 的道路上要未雨绸缪,提前布局,以科技为抓手推动低碳经济的快速壮大。

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平顶山艰难转型、负重赶超,走低碳之路,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精彩蝶变。通过改造老产业、培育新产业,构建了大尼龙、盐化工等5条产业链,电气装备等高端制造业逐步壮大。

同时,在城市美化、生态治理、绿色屏障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今,平顶山已由煤尘弥漫的污染城市,转变为“三山秀美河湖清”的园林城市,并上榜“中国宜居宜业城市”。

     在今后的低碳发展进程中,平顶山将努力在电力和工业领域采取有效的脱碳举措,并推行一系列技术革新、公共政策,以此推动绿色发展,为我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