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去产能、调结构、供给侧改革的新形势下,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促进消费的决策部署,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消费市场整体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7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8800万元,同比增长12.0%,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1-7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48605万元,同比增长11.0%,位居全省15位,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
一、全市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一)乡村市场增速快于城镇市场
随着乡村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农民收支增速快于城镇的带动,乡村消费品市场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1-7月份,全市城镇市场同比增长10.3%,乡村市场同比增长14.9%,乡村市场增速高于城镇4.6个百分点。
(二)限下及个体零售额增速较快,比重稳步提升
1-7月全市限额以下企业(单位)零售额同比增长12.1%,快于限上企业(单位)零售额增速2.4个百分点,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54.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5个百分点,拉动力比上年同期高1.02个百分点,成为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重要因素。
(三)限额以上企业保持平稳增长,拉动力仍低于同期
1-7月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实现零售额1612948万元,增长9.4%,高于上半年增速0.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44个百分点,拉动力比上年同期低0.88个百分点。
(四)商品零售、餐饮消费平稳增长
1-7月,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实现商品零售1501081万元,同比增长9.6%,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餐饮收入111867万元,同比增长9.9%,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五)主要商品类销售情况
1.基本生活类商品保持稳定增长,增速回落。1-7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4.0%、12.5%、9.1%,均比上年有所回落。
2.日用品、化妆品类销售增速回落。1-7月份份日用品、化妆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1.3%、5.3%,比上年回落18.8、21.9个百分点。
3.“去库存”等政策效应带动家装家居类商品稳步增长。1-7月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五金电料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9.1%、20.9%、18.9%,分别高于上年增速5.2、11.1、2.5个百分点。
4.文体用品再次热销。1-7月文化办公类、书报杂志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0.9%、15.6%、22.3%,均大幅高于上年增速。
5.汽车销售平稳增长。1-7月汽车类零售额增长6.5%,高于上年0.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零售额增长0.77个百分点。
(六)县(市)限上增速整体快于市区。由于受大型批零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的影响,全市六区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整体低于五县(市),其中,卫东区由于中石化以及九头崖销售下滑,高新区由于汽车销售下滑,增速较同期回落较大,新城区由于餐饮企业和汽车销售下滑,增速较同期回落较大。
1-7月份县(市、区)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
|
县(市、区) |
总量(万元) |
增速(%) |
上月增速(%) |
同期增速(%) |
|
平顶山市 |
1612948 |
9.4 |
8.9 |
10.6 |
|
新华区 |
352387 |
12.3 |
12.2 |
13.7 |
|
卫东区 |
467918 |
4.8 |
4.8 |
8.5 |
|
石龙区 |
190 |
-40.5 |
-46.6 |
-53.8 |
|
湛河区 |
102174 |
6.5 |
5.3 |
-0.9 |
|
高新区 |
140498 |
-8.1 |
-10.2 |
2.5 |
|
新城区 |
37190 |
26.9 |
34.2 |
60.0 |
|
宝丰县 |
95778 |
9.6 |
9.0 |
11.8 |
|
叶 县 |
133811 |
13.1 |
13.3 |
18.6 |
|
鲁山县 |
134953 |
20.0 |
18.9 |
19.3 |
|
郏 县 |
108218 |
32.6 |
31.4 |
15.2 |
|
舞钢市 |
39833 |
11.7 |
12.3 |
7.4 |
二、消费品市场增速回落原因
(一)限额以上零售业增速回落,拉动力下降
1-7月全市限额以上零售业零售额增长9.8%,增速同比回落5.1个百分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37个百分点,拉动力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全市限额以上零售业占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比重达74.5%,零售业增速回落是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增速回落的主要因素。
(二)部分比重较大商品零售额增速回落,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拉动力下降
一是石油及制品类。限额以上石油及制品类1-7月实现零售额159955万元,下降13.1%,增速回落14个百分点,对全市拉动力比上年下降0.81个百分点。
二是服装类。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织品类1-7月实现零售额105134万元,增长3.2%,增速回落16.2个百分点,对全市拉动力比上年下降0.48个百分点。
三是家用电器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1-7月实现零售额68278万元,增长4.8%,增速回落13.7个百分点,对全市拉动力比上年下降0.26个百分点。
三、促进消费市场较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居民收入,发掘消费潜力。由于经济不景气,特别是当前煤炭行业的低迷,使煤炭及关联性产业的从业者收入急剧下滑,直接导致购买力水平下降,同时由于对预期收入不确定,影响到了居民的消费信心。因此,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居民的收入,特别是要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拓宽就业渠道,使居民在增收上有更多选择,同时在税收和产业政策上予以扶持,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其次要完善工资增长机制。继续完善最低工资保障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依法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科学制定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完善工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三是要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保障体系,使居民手里有钱敢花,消除其后顾之忧,间接增强其购买力。
(二)积极改善消费环境,满足人民消费要求。一是要合理布局商业网点,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商业设施建设,支持流通企业向小城镇延伸,解决城市新区网点配套发展滞后的问题。充分发挥本市大型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推进新建小区周边的商圈建设。二是优化市场运行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特别是对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突出问题应给予严惩,使消费者放心购买,安心消费。
(三)加快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的引进与创新。加快构建更多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社区商业圈,积极发展城乡居民乐于消费的现代流通商业业态形式,目前,国内的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作为电子商务相对薄弱的内陆城市,平顶山市应该结合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尽快制定全市电子商务的发展计划,以及相关的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