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统计局门户网站!现在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计视点
2016年7月平顶山市社会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文章添加时间: 2017-09-14     文章点击数:

今年以来,在去产能、调结构、供给侧改革的新形势下,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促进消费的决策部署,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消费市场整体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7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8800万元,同比增长12.0%,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1-7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48605万元,同比增长11.0%,位居全省15位,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

一、全市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一)乡村市场增速快于城镇市场

随着乡村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农民收支增速快于城镇的带动,乡村消费品市场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1-7月份,全市城镇市场同比增长10.3%,乡村市场同比增长14.9%,乡村市场增速高于城镇4.6个百分点。

(二)限下及个体零售额增速较快,比重稳步提升

1-7月全市限额以下企业(单位)零售额同比增长12.1%,快于限上企业(单位)零售额增速2.4个百分点,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54.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5个百分点,拉动力比上年同期高1.02个百分点,成为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重要因素。

(三)限额以上企业保持平稳增长,拉动力仍低于同期

1-7月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实现零售额1612948万元,增长9.4%,高于上半年增速0.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44个百分点,拉动力比上年同期低0.88个百分点。

(四)商品零售、餐饮消费平稳增长

1-7月,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实现商品零售1501081万元,同比增长9.6%,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餐饮收入111867万元,同比增长9.9%,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五)主要商品类销售情况

1.基本生活类商品保持稳定增长,增速回落。1-7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4.0%12.5%9.1%,均比上年有所回落。

2.日用品、化妆品类销售增速回落。1-7月份份日用品、化妆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1.3%5.3%,比上年回落18.821.9个百分点。

3.“去库存”等政策效应带动家装家居类商品稳步增长。1-7月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五金电料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9.1%20.9%18.9%,分别高于上年增速5.211.12.5个百分点。

4.文体用品再次热销。1-7月文化办公类、书报杂志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0.9%15.6%22.3%,均大幅高于上年增速。

5.汽车销售平稳增长。1-7月汽车类零售额增长6.5%,高于上年0.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零售额增长0.77个百分点。

(六)县(市)限上增速整体快于市区。由于受大型批零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的影响,全市六区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整体低于五县(市),其中,卫东区由于中石化以及九头崖销售下滑,高新区由于汽车销售下滑,增速较同期回落较大,新城区由于餐饮企业和汽车销售下滑,增速较同期回落较大。

1-7月份县(市、区)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

县(市、区)

总量(万元)

增速(%

上月增速(%

同期增速(%

平顶山市

1612948

9.4

8.9

10.6

新华区

352387

12.3

12.2

13.7

卫东区

467918

4.8

4.8

8.5

石龙区

190

-40.5

-46.6

-53.8

湛河区

102174

6.5

5.3

-0.9

高新区

140498

-8.1

-10.2

2.5

新城区

37190

26.9

34.2

60.0

宝丰县

95778

9.6

9.0

11.8

 

133811

13.1

13.3

18.6

鲁山县

134953

20.0

18.9

19.3

 

108218

32.6

31.4

15.2

舞钢市

39833

11.7

12.3

7.4

二、消费品市场增速回落原因

(一)限额以上零售业增速回落,拉动力下降

1-7月全市限额以上零售业零售额增长9.8%,增速同比回落5.1个百分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37个百分点,拉动力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全市限额以上零售业占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比重达74.5%,零售业增速回落是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增速回落的主要因素。

(二)部分比重较大商品零售额增速回落,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拉动力下降

一是石油及制品类。限额以上石油及制品类1-7月实现零售额159955万元,下降13.1%,增速回落14个百分点,对全市拉动力比上年下降0.81个百分点。

二是服装类。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织品类1-7月实现零售额105134万元,增长3.2%,增速回落16.2个百分点,对全市拉动力比上年下降0.48个百分点。

三是家用电器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1-7月实现零售额68278万元,增长4.8%,增速回落13.7个百分点,对全市拉动力比上年下降0.26个百分点。

三、促进消费市场较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居民收入,发掘消费潜力。由于经济不景气,特别是当前煤炭行业的低迷,使煤炭及关联性产业的从业者收入急剧下滑,直接导致购买力水平下降,同时由于对预期收入不确定,影响到了居民的消费信心。因此,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居民的收入,特别是要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拓宽就业渠道,使居民在增收上有更多选择,同时在税收和产业政策上予以扶持,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其次要完善工资增长机制。继续完善最低工资保障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依法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科学制定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完善工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三是要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保障体系,使居民手里有钱敢花,消除其后顾之忧,间接增强其购买力。

(二)积极改善消费环境,满足人民消费要求。一是要合理布局商业网点,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商业设施建设,支持流通企业向小城镇延伸,解决城市新区网点配套发展滞后的问题。充分发挥本市大型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推进新建小区周边的商圈建设。二是优化市场运行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特别是对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突出问题应给予严惩,使消费者放心购买,安心消费。

(三)加快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的引进与创新。加快构建更多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社区商业圈,积极发展城乡居民乐于消费的现代流通商业业态形式,目前,国内的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作为电子商务相对薄弱的内陆城市,平顶山市应该结合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尽快制定全市电子商务的发展计划,以及相关的优惠政策。

(四)不断推动餐饮业营销方式创新,转变经营理念。面对当前消费市场严峻形势,针对客源减少、成本上升经营压力问题,住餐企业要继续摒弃以往主要依靠公务消费、高端奢华消费来支撑企业经营的传统理念,树立依靠大众消费、平民消费的新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另一方面要努力转变经营理念,改“被动经营”为“主动经营”,把自身经营的优势长处“亮”出来,增加群众对企业的认识度、认知度、认可度。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