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统计局门户网站!现在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计视点
上半年平顶山煤炭利用效率分析
文章添加时间: 2017-09-14     文章点击数:

    煤炭作为工业生产主要动力来源,支撑起发电、化工、钢铁等高耗煤主导产业,同时也被列入环境污染的“黑名单”。面对愈来愈严峻的环境形势,平顶山市在深入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同时,进一步加大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力度,对煤炭消费实施多方面有效控制,确保能源消费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一、煤炭消费情况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占比较大,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2017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消费煤炭657.9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9%,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76.3%。其中,用于终端消费(直接燃烧)的煤炭135.8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同期增长17.9%,占煤炭消费量的比重为20.6%;用于原材料的煤炭0.1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5%,占0.01%;用于加工转换的煤炭522.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0.8%,占79.4%。

二、规模以上煤炭加工转换企业基本情况

    2017年上半年,全市70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煤炭加工转换企业14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0%.煤炭加工转换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13.3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3%,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9.0%;煤炭消费量522.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0.8%。

(一)煤炭加工转换企业加工转换效率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提高。2017年上半年,煤炭加工转换企业煤炭投入量522.1万吨标准煤,产出量362.2万吨标准煤,加工转换效率为69.4%,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6家炼焦企业煤炭投入量占全市的44.5%,1家发电企业煤炭投入量占全市的18.6%,7家热电联产企业煤炭投入量占全市的36.9%。

(二)炼焦企业加工转换效率同比有所下降,但煤炭消费量有所增长。2017年上半年,6家炼焦企业投入洗精煤249.5万吨,产出焦炭195.7万吨、其它焦化产品11.1万吨、焦炉煤气2.4亿立方米。折算成统一的单位“吨标准煤”,炼焦企业洗精煤投入量232.8万吨标准煤,产出量218.8万吨标准煤,加工转换效率94.2%,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炼焦企业洗精煤投入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3.4%

(三)发电企业加工转换效率同比有所增长,煤炭消费量有所下降。2017年上半年,1家发电企业投入原煤174.6万吨,产出电力35.1亿千瓦时,折算成统一的单位“吨标准煤”,发电企业原煤投入量97.3万吨标准煤,产出量43.2万吨标准煤,加工转换效率44.3%,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由于1家企业由上年专门发电改为热电联产,导致发电企业原煤投入量比上年同期下降54.6%

(四)热电联产企业加工转换效率同比有所下降,煤炭消费量增幅较大。2017年上半年,7家热电联产企业投入原煤317.0万吨、其它洗煤9.8万吨,产出热力1173.4百亿千焦、电力49.0亿千瓦时。折算成统一的单位“吨标准煤”,热电联产企业煤炭投入量192.5万吨标准煤,产出量100.3万吨标准煤,加工转换效率52.1%,同比下降8.2个百分点。由于1家企业由上年专门发电改为热电联产,导致热电联产企业煤炭投入量比上年同期增长95.1%

    三、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的制约因素

(一)新增工艺导致煤炭消费量不降反增。2017年上半年一家企业新增炼焦机组,导致炼焦企业洗精煤投入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3.4%煤炭加工转换企业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0.8%。

(二)能源消耗结构不合理,煤炭消费依赖度偏大。2017年上半年,平顶山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76.3%。近年来虽有下降的趋势,但比重仍然偏而属于清洁能源的天然气和热力消费占全能源消费量比重为8.0%,发达国家天然气和热力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普遍高于20%大量直接消费煤炭,会造成对经济生态环境的破坏,尤其对大气的污染严重,增大控制碳排放的压力,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淘汰产能有限,技术节能空间缩小。“十二五”以来,平顶山市相继出台多项节能措施,上大压小,淘汰落后产能,能耗结构得到了改善,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明显提高,技术节能方面已经几乎无潜可挖,部分行业用能效率已经处于先进水平,进一步节能的空间非常有限。

   四、对策建议

  (一)将低碳经济作为平顶山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质之一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是经济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发展模式。为此,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平顶山市要以低能耗、高能效和低碳排放的方式完成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优化产业结构是减少能源消耗量、提高能效的重要途径。关键是要提高高技术含量制造业在工业中的比重, 发展壮大电子信息业、电器机械制造业等低耗能高附加值产业, 压缩高耗能低效率产业。同时还要对现有高耗能行业进行改造, 通过资源整合、实现规模效益等方式降低现有重点用能产业的能耗水平, 提高产业能效。

(三)对能源利用效率进行科学评价

    要建立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评价考核方法,并将此列入到平顶山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对各县区和用能单位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引导各县区和各用能单位进行节能减排,推动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