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平顶山市采取了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等措施,消费转型升级态势向好,消费品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兴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稳步发展,消费品市场业态结构、商品结构、城乡结构持续优化,消费继续发挥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的作用。
一、消费品市场基本情况及运行特点
(一)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增长。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21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0.84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含汝州下同),增速高于全省2.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比上年提升4个位次。
(二)批发零售业占主导地位,住宿餐饮业增长较快。2021年,全市批发零售业增长11.8%;住宿餐饮业增长12.6%。批发零售业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82.0%,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9个百分点,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6.3%,是支撑消费品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
(三)传统零售业态回暖,新型零售业态发展迅速。2021年,全市限额以上零售业主要业态零售额稳中有升,传统零售业态回升明显,新型零售业态增速较高。传统业态中回升比同期回升明显的有超市、大型超市分别增长10.7%、21.7%,比同期提高9.8、34.9个百分点。新型业态中仓储会员店、厂家直销中心零售业态首次出现,分别增长25.4%、130.7%,其他如购物中心增长12.1%,比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
全市限额以上零售业主要业态增速
2021年
指标 | 零售额(万元) | 增速(%) |
便利店 | 96444 | 14.0 |
超市 | 195790 | 10.7 |
大型超市 | 255809 | 21.7 |
仓储会员店 | 5889 | 25.4 |
百货店 | 176596 | 3.7 |
专业店 | 970246 | 1.2 |
专卖店 | 412086 | 12.9 |
家居建材商店 | 148061 | 14.2 |
购物中心 | 93229 | 12.1 |
厂家直销中心 | 17688 | 130.7 |
连锁总店 | 274891 | 21.5 |
无店铺零售 | 230.2 | 20.2 |
(四)城乡市场发展更趋协调,城镇市场贡献突出,乡村市场占比稳步提高。在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和消费环境持续优化等多因素带动下,城乡消费品市场均保持了较快增长。特别是随着乡村流通渠道日益完善,消费便利性不断增强以及农村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快于城镇,城乡消费差距继续缩小,消费市场城乡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全市城镇市场增长11.8%,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高达83.9%,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9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增长13.5%,高于城镇增速1.7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6.0%,比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
(五)消费转型升级态势显现,休闲娱乐消费稳步增长。2021年,与休闲和旅游相关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经营情况继续改善。2021年,限额以上住宿业单位客房收入比上年增长11.6%,增速比上年加快0.1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增长11.9%,增速比上年加快4.3个百分点。
休闲娱乐消费方面,居民体育健身、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带动相关商品和服务快速增长。2021年,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类商品比上年增长7.2%,增速比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二、限额以上分类商品销售情况
(一)消费升级效应明显,绿色食品类销售火热。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特别是蔬菜,鲜果等健康、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全年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34.1%,高于同期16.4个百分点。其中蔬菜和鲜果类零售额分别增长43.1%、26.7%,高于同期32.2、16.6个百分点。饮料类、烟酒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5.2%、24.7%,高于同期6.1、24.2个百分点。
(二)金银珠宝类热销。随着金价的逐渐止跌,以及国际形势的不断严峻,金银珠宝的装饰和保值功能再次吸引消费者目光,全年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58.4%,高于同期59.5个百分点。
(三)家装类产品销售回升。随着3月份天气不断转暖,以及装修旺季的到来,家装类相关产品销售比上季度回升,全年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7.6%、19.5%,高于2020年四季度0.8、2.7个百分点。
(四)家电产品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销售态势。随着智能家电,绿色环保家电的持续热销,以及换代销售的拉动,全年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8.4%,高于同期1.1个百分电。
(五)中西药品类较快增长。全年由于天气因素,以及新冠肺炎等流行疾病预防,加之人们对健康日益重视,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增长较快,增速28.2%,高于同期9.8个百分点。
三、生产资料市场销售大幅回升
由于前两年煤炭销售形势严峻,销量大幅下滑,受其影响,相关行业特别是运输行业持续低迷,石油及制品类销售也持续下滑。随着去年下半年煤炭价格的不断上涨,以及煤炭企业降本增效,积极转型,煤炭销量不断回升,密切相关的运输行业形势好转,今年全年,全市煤炭及制品类、石油及制品类销售额分别增长94.1%、23.4%,分别高于同期59.6、42.9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钢铁等黑色系金属价格暴涨,元器件供应缺货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全年全市金属材料类、机电产品及设备类销售额分别增长29.4%、15.1%,高于同期64.2、33.0个百分点。
四、消费品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一)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消费预期。当前宏观环境仍然复杂严峻,正处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阶段,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这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预期,制约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二)消费热点缺乏,消费结构升级趋缓。从居民消费结构来看,城镇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已趋于饱和,进入更新换代消费阶段;广大农村在家电、汽摩下乡政策助推下,已得到较快增长,有消费能力家庭对消费升级的需求逐渐完成,城乡居民消费升级趋缓。
(三)网购对本地消费增长形成冲击。网络购物以其方便、快捷、价格低廉、足不出户完成各种购物迅速在各阶层消费者中普及流行,分流了相当一部分消费群体。由于购物方式和购物场所地理位置的改变,对传统的进店销售模式产生极大的冲击,尤其是服装类更为明显。全年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织品类增长1.7%,比同期回落12.9个百分点。
五、促进消费市场较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品市场持续增长。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消费能否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的增长状况。为使居民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要加快实施好收入倍增规划,调整好收入分配结构,通过稳定和扩大就业,持续提高基本工资标准,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劳动报酬在分配中的比重,增强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提高城乡居民的持久收入水平预期,切实提升持久消费能力。在收入稳定增加的同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二)积极应对消费结构升级,创造有效需求。受部分消费领域政策刺激效应递减因素影响,传统消费增长潜力逐步放缓。而另一方面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品更新换代节奏加快,中高收入群体越来越追求生活的品位和档次,文化消费成为时尚,发展享受型消费成为热点。要积极培育新型热点消费,加快消费信贷改革步伐,提供多样化消费信贷支持,同时要加强市场监测和分析,加强价格监管,稳定通胀预期,合理引导市场供给。
(三)大力推进市场载体建设,构筑商业高地。继续加强主城区商贸圈载体建设,科学合理进行规划布局,构筑主题鲜明、层次清晰、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现代化商贸集群高地。积极完善主城区中心服务功能,不断提升经营档次,努力推动本土知名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积极引进“著名商标”流通企业通过连锁经营、授权经营等形式进驻平顶山,不断增强综合辐射能力,努力提升平顶山商贸综合实力。
(四)充分挖掘农村市场潜力,开拓农村市场。统筹城乡市场一体化建设,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扶持和资金帮扶配套措施,引导和支持大中型流通企业、连锁公司将经营触角向农村地区延伸,促进农产品进超市、进商场,改善农村市场消费环境。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农产品卖方难问题,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在更广范围内刺激释放农民消费需求和潜能,扩大消费规模,不断把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转变成现实的购买力。